渣津水文站测流断面变化及水位流量关系浅析

2018-11-02 07:01曾倩倩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测流水文站河床

曾倩倩,易 云

(江西省九江市水文局,江西 九江 332000)

1 概 况

1.1 流域概况

渣津水是修水一级支流,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幕阜山脉之黄龙山东麓,河源位于东经113°57′,北纬29°03′;流域面积952 km2,主河长71.5 km,流域平均高程364.00 m,主河道纵比降3.20‰,流域平均坡度0.54 m/km2,流域长度47.8 km。流域地形呈扇形分布,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为幕阜、九岭两山脉蟠结,地面崎岖,河道蜿蜒曲折,支流众多。渣津水自芦家祠由西南向北,在大庄塅集白岭水折向东,全丰镇纳黄沙港水,过青板桥折向南,出古市会杨田水折向东,直奔渣津镇,与上衫水、东港水两大支流会合,于司前纳杨津水,在修水县马坳镇塘三里村注入修水干流,河口位于东经114°21′,北纬29°03′。

图1 渣津水水系图

渣津水上游河面宽一般小于60 m,属山区性河流,水势暴涨暴落,靠近渣津地势平坦,河槽逐渐开阔,一般有150 m左右,宽浅弯曲,河床多为粗、细沙覆盖。流域内杨津水、东港水,两支流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噪口水、上杉水两支流以荒山为主,植被较差,古市以上白沙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流域严重水土流失区,面积达65 hm2。由于多处采金,造成河道淤塞,河道不通航。流域内为构造剥蚀或侵蚀构造中、低山区,下部为花岗岩、砂岩,已探采的有金矿。

1.2 测站概况

渣津水文站位于江西省修水县渣津镇朴田村,集水面积644 km2,其前身为杨树坪水文站,1957年12月设站,后因苏区堰电站建设,2005年1月,九江市水文局把杨树坪水文站迁到渣津镇,更名为渣津水文站,是渣津水控制站,属国家二类水文站和省级重点站,隶属九江市水文局。设站时观测项目有降水、蒸发、水位、流量,后增加泥沙。其测验河段顺直,测验条件主要为河槽控制,河床由细沙、砾石组成,冲淤较频繁;枯水露沙州,左岸有串沟。

2 分析方法与资料使用材料

2.1 资料使用情况

文中数据均使用渣津站2005~2016年资料整编成果,数据可靠。

2.2 分析方法

根据所选资料,绘制历年实测大断面图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测流断面的稳定性;绘制历年水文流量关系图,选取同级水位对应的流量、面积、流速进行对比,简要分析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情况。

3 测流断面稳定性分析

3.1 测流断面变化分析

由图2可知,2005年4月28日~2010年11月10日河床底部在起点距33.0~57.0 m处发生了较明显的下切现象,河床两侧河槽边壁无明显变化。河床底部较明显的下切主要发生在2005年4月28日~2006年7月18日这一期间。根据渣津站水文资料可知,在2005年6月27日曾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水位达126.50 m,超警戒水位1.50 m。因此,这次大洪水是造成渣津站断面较大冲刷的主要原因。

图2 渣津站2005~2010年测流断面对比图

图3 渣津站2010~2016年测流断面对比图

122.00 m(低水)123.50 m(中水)125.50 m(高水)年份面积/m2年际变化幅度/%年份面积/m2年际变化幅度/%年份面积/m2年际变化幅度/%20056.30/2005145/2005390/200614.7133.3320061514.1420063930.77200712.7-13.612007147-2.652007389-1.02200810.1-20.472008145-1.362008386-0.77200917.270.3020091535.5220093942.07201023.033.7220101583.2720103981.02201136.056.5220111696.9620114113.27201249.637.7820121806.5120124222.68201372.145.3620131947.782013411-2.61201496.934.40201422013.4020144376.33201595.8-1.142015219-0.4520154380.23201610913.7820162336.3920164574.34

由图3可知,2010~2014年河床逐年下切,其中,2010~2012年河床下切比较明显,2013年、2014年河床下切严重,河道两侧变窄。2014年与2015年的测流断面基本吻合,无明显变化,2016年测流断面整体变化较小,但河床底部下切比较明显,左岸护坡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渣津站实测资料得知,渣津站在2011年6月10日和2012年5月12日发生了两次洪水过程,洪峰水位分别达126.67 m和126.01 m,超警戒1.67 m和1.01 m。2010~2012年河床下切,主要是因为下游河道采砂导致渣津站纵比降变大,同级水位流速变大,特别是2011年6月10日和2012年5月12日两次大洪水对河床产生的冲刷。2013年和2014年河床底部下切严重,河道两侧变窄,主要是因为中小河流治理对河道疏浚,两岸砌了护坡。2016年河床底部下切较明显,根据渣津站实测资料得知,2016年7月2日发生了一次较大洪水过程,洪峰水位达122.93 m,涨幅1.88 m,平均流速达3.08 m/s。因此,2016年河床底部下切,主要是受洪水冲刷影响;左岸护坡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因为渣津站2016年对缆道设施进行了改造。

3.2 测流断面面积对比分析

依据渣津站测流断面情况,选取122.00 m(低水)、123.50 m(中水)、125.50 m(高水)来对比面积变化。由表1可知,122.00 m时断面面积除2015年较上年变化较小外,其余年份均变化很大,其中2006年断面面积较2005年明显增大,主要是受2005年6月27日洪水冲刷的影响。123.50 m时年际变化比较大,其中2009~2014年断面面积逐年增大,主要是受河床下切影响;2015年趋于稳定;2016年面积增大,主要是受河床下切影响。125.50 m时年际变化比较小。

3.3 测流断面深泓高程历年变化分析

图4 渣津水文站深泓(起点距)断面高程变化图

由图4可见,因渣津站断面发生变化,断面深泓高程除了2007年、2008年和2015年持平或略微抬高,其余年份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2013年断面高程下降最为严重,达0.75 m,主要是受中小河道治理影响;2011年断面高程下降次之,达0.61 m,主要是受2011年6·10大洪水冲刷影响。

3.4 纵断面变化

因渣津站没有纵断面实测资料,根据测站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和基本断面历年变化情况来看,渣津站上下游河道均被冲刷,其中下游河道在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中小河流治理对河道疏浚后,冲刷较为严重。

4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4.1 流速、流量对比分析

将2005年和2016年同级水位对应的流速、流量进行对比,2005年123.00 m水位级对应的流速和流量分别为0.63 m/s、52.7 m3/s,2016年123.00 m水位级对应的流速和流量分别为3.08 m/s 、576 m3/s,相差388.9%和993.0%。

表2 渣津水文站123.00 m(中水)时的流速、流量对照表

另根据渣津站实测大断面数据,选取2005年和2016年断面中泓点起点距54.00 m处河底高程进行对比,2016年(120.02 m)较2005年(121.96 m)下降了1.94 m,纵比降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河床下切,纵比降变化导致流速逐年增大,特别是2009~2016年流速明显增大;面积和流速增大,导致流量增大。河底高程发生变化使得河道行洪能力更强。

4.2 水位流速历年变化关系分析

根据渣津站历年资料整编情况,选定2005年作为基准年,选取2005年122.15 m(低水)、123.00 m(中水)和125.50 m(高水)对应的流速0.26 m/s、0.63 m/s和2.07 m/s,再通过分析三个流速从该站2005年至2016年水位流速关系曲线中反查相应的水位值,以此来分析水位流速以及与河床变化情况的关系。经分析得出,同一流速值所对应水位有逐年降低趋势,高中低流速均为如此,反过来可以推算出同一水位值,流速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从而佐证渣津站河床逐年下切,水位逐年有降低的变化规律,也反映出水位流速关系之间的上述变化规律。

4.3 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据渣津站历年实测断面绘制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分析(详见图5),渣津站各级水位流量关系逐年偏大,水位流量关系线逐渐右偏。选取中水123.00 m同级水位级对应的流量计算平均偏差为26%。

图5 渣津站2005年~2016年水位流量关系图

5 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渣津站自建站以来,由于受洪水冲刷、中小河流治理以及下游人工无序超量采砂的影响,测流断面主河槽冲刷严重,河床底部发生了严重下切,低水(123.00 m以下)断面很不稳定,中水(123.00~125.00 m)断面不稳定。尤其是河床纵比降发生变化,断面面积、流速的增大,各级水位流量关系逐年偏大,水位流量关系线逐渐右偏。

建议渣津水文站加强水文测验河段的保护和执法,使测验河段不受人为影响,确保历史资料的延续性;同时,为确保流量测验质量,掌握流量变化过程,应增加断面施测频次,中水时全年不少于2次全断面3点法;在大洪水期间加密对河道进行水下地形和断面测量,洪水前后不得少于2次,当测洪条件具备时,全年不少于2次全断面3点法以上测次。当水位涨落率大,测流期间的水位变幅超过平均水深的20%时,可改为施测2次以上部分垂线3点法以上垂线平均流速,大洪水后进行大断面测量,以便及时掌握河道变化情况。

猜你喜欢
测流水文站河床
全自动缆道测流控制软件分析与设计
渠道断面自动测流系统在位山灌区测水量水中的应用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河 床(外一首)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基于水文测站测流垂线精简试验分析研究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大青河水文站ADCP流量比测分析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水文站缺测资料插补展延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