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8-11-02 10:23郭吉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安乐终生归隐

郭吉平

寻寻觅觅,哪里都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兜兜转转,何处不可琴棋书画诗酒花?晨光熹微,倾心徜徉,我愿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一边是风光迷人的山村,一边是熙来攘往的都市,这时你若来问我:“如果只住一个月,你会选择哪里? 倘若选择终生的栖息地,你又会选择哪里?”

如果只住一个月,我会选择都市。如果终生栖息,我仍会选择都市。

一个月,我会在象征都市名片的各种名胜古迹前流连忘返,在形形色色的博物馆、艺术厅中长久驻足,在各具特色的风情街巷里穿梭奔波。通过眼睛与舌尖的享受,来感受历史的悠长、文化的璀璨、先辈的智慧。

这几年,有不少北上广的年轻白领辞去工作,来到二三线小城,甚至原始偏远的乡村,抛却喧嚣,于静谧悠然中享受自然生活。他们无疑是大胆的。

雍正帝即位前,常常与妻子儿女在圆明园体验农家生活,给康熙帝留下了淡泊不争的好印象。他不动声色地清理掉一块块绊脚石,最终登上大位。九龙夺嫡时何其惨烈,四阿哥是当真只事农桑、归隐田园么?

一个月不短,一生亦不长。我选择在分分秒秒都能获得新知的大都市中不断提升自我,强壮心智;在时时刻刻都会降临机会的大都市中追逐梦想,丰富人生;在随时随地都可能涌现新思潮、新科技的大都市中不断徜徉,攀登,汲取,奉献。只要心有光风霁月,谁说只有安于贫贱、甘于平淡、归隐山林才是真正高洁呢。就像“花满楼”青年旅社,庭前种花,楼梯屋顶皆托丝萝,墙壁满是创意涂鸦,于都市中辟出一片樂土。不是乡村,但让人惬意舒心。

天下没有完完全全的净土,天涯海角都有是非,五洲四海皆“居大不易”——要不怎么叫“自我放逐”呢?因此,梦寐以求乡村恬淡美好的终会回到城市,三十年前的知青们早已用千万人的血泪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命题,几十年来那些企盼考上大学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学子还在延续着这个话题。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索求与现实相异的所在中挣扎。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栖息于快节奏的铿锵都市,我会因激情飞扬而忘却嘈杂,更会因心灵充实而超脱钢铁森林、酒绿灯红。我相信都市是孜孜求索、追寻梦想的热土,退隐乡村是逃离现实的无奈之举。只要生活在都市的每个人都能够真正以都市为家,爱惜她,打扮她,反哺她,都市同样能够树常绿,水常清,洁净清新,鸟语花香。

身栖都市,不懈,不老。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编辑:于智博)

首段直接亮出观点:“我愿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接着作者以设问引出自己的思考,写出了都市的优势。接着笔锋一转,结合当今大都市的人们回流到小城市甚至乡村的现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既然提到了乡村,作者便由此联想到了雍正皇帝农家生活的历史,为文章增加了趣味性。总之,无论如何,“我”都要留在大都市,活出自我,诗意地栖居。全文对比手法突出,说理性强。

猜你喜欢
安乐终生归隐
安乐蜥,你别那么皮
张珖隶书“安乐泉”三大字碑
草堂归隐
天宫院
最后一次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
一世媗妍,不负安乐负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