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赏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2018-11-05 05:51廖小琴
教书育人 2018年32期
关键词:班会课集体班级

廖小琴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被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被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重建其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故此,班主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以生为本的赏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现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论述:

一、班风管理,以生为本

做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班主任的工作琐碎而繁忙,学校的要求又很高,像卫生规范、课室规范、仪容仪表规范等,需要很多的耐心。学生毕竟还都是孩子,如果对他们提出很多的要求,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班主任开展工作要注意方法。如果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做到以生为本,效果会更理想。如,学生经常会把书箱和杂物放在桌子旁的过道上。很多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要把这些东西收到椅子下面,但很多学生都没有理会。如果将其跟安全教育联系起来,告诉学生这些过道其实就是发生火灾时的逃生通道,一旦堵塞,将会带来很大的危险。他们很快就能理解教师的苦心,并注意拿书后把箱放到椅子下面。

二、集体氛围,赏识助推

有些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级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级中存在的好现象往往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要集体有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他们就一定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每周班会课上,我们都可以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觉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在这样优秀的班集体中,我也不应该落后,应该为集体争光,以此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例如,很多班主任都很想知道我班那么多男生,早操是如何落实的?其实除了你们看到的我用录像机记录他们做操的情况以外,我还会利用班会课的时间,邀请做得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让其他同学知道:什么是动作美。如果学生做好了,就要给予肯定。并马上将此肯定提升为集体凝聚力教育。可以这样说:我们班是重点班,也是站在队列最中间的班级。学校领导或校外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我们班肩负着展示我校学生精神面貌的重任,我们一定要抓好早操,不要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也让学校的其他教师知道我们班是一个精力充沛,天天向上的班级。

另外,我非常重视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2010年,给玉树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积极捐款,成为全年级捐款最多的班级,并因此得到了一个植树的机会。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1.集体主义教育,告诉学生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在校园中,终于有了属于我们班同学的一个永恒的记忆,那就是我们种下的一棵树。种树当天,我带了相机,除了记录他们种树的过程以外,还为他们拍了一张集体照。激动的孩子们还相约十年后回来给小树立碑呢!2.依托母亲节,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们以“我与小树共成长,种树立志做栋梁”为题,每个人写一篇短文,并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的桥梁,班主任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三、学风建设,多方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彼此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能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可是,班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个性品质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赏识呢?

1.成立学习小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造取得成功的机会

成立学习小组,计算德育分这个方法可能很多老师都在用,并且各自的实施方式都不一样。我的方法是:在学习小组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进去,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争荣誉。

2.设置形式多样的光荣榜

充分利用墙报、家长会、QQ群、互教通等媒介,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优秀榜”“进步榜”和“单科前十榜”等。经常激励他们,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在学生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只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方式,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就都能茁壮成长。

3.父母同步开展,效果事半功倍

学校家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很怕教师跟家长联系,原因是很多时候教师联系家长就是为了告状。去年,我刚接手高一(1)班的时候,我班就有名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我像平常一样打电话与家长沟通,但是,我一般会先表扬学生的优点,然后从为他着想的角度给家长分析不做作业的危害。讲完后,这位家长非常感谢我,原因是这位家长以前接的教师电话,全是批评孩子,指责家长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话已成为教师和家长沟通孩子情况的重要手段。但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就会让学生感到恐惧、紧张,家长感到尴尬。如果通过电话、QQ、互教通等媒介,把孩子的优点和他们取得的好成绩及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也能配合教师多鼓励孩子,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能提高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赏识教育,能重塑学生的自信,发现学生的长处,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最终助其走向成功。但是,赏识教育也并不能等同于过分的、盲目的“表扬”。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所以切记:物极必反,把握分寸才最重要。

猜你喜欢
班会课集体班级
我为集体献一计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级英雄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警犬集体过生日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