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红军城”

2018-11-05 05:36何广华
党史纵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红四方面军红军红色

何广华

初夏的阳光,在水晶般的空气中流淌。笔者和几位朋友相约周末,去仰慕已久的“中国红军城”走走看看,零距离触摸那些红色遗迹,倾听那些慷慨悲壮的红色故事,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洗礼……

“中国红军城”位于四川广元旺苍县老城,清澈见底的东河与黄洋河在此交汇。穿过东河上连接新城和老城的桥梁,顺着老城窄窄的街道,一片木架穿斗、青瓦屋面的民国时期建筑便呈现在眼前。这里就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后期首府“中国红军城”所在地。

20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这股钢铁洪流,给川北的崇山峻岭带来无数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勇与谋的搏击……如今,这一切已被岁月沉淀为一串串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深邃的历史时空里熠熠生辉。

“中国红军城”系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命名,入口处建有一处硕大的牌坊,集毛泽东书法的“中国红军城”几个鎏金大字,飘逸潇洒,雄浑威武。全城由龙潭街、王庙街、文昌街3条街道和木市巷、何家巷2条小巷构成,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为全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遗址最多的红军遗址群之一。

沿着青石铺就的路缓缓而行,路两边那低矮的瓦檐木板门面,使人犹如走进时间隧道。那宽不过5米的小街,当年走过了千军万马的匆匆脚步,那些数不清的斗篷、草鞋、步枪,那些推着鸡公车支前的民工,那些母亲送儿当红军的感人场面,早已幻化成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在人们的心中代代传承。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由南江、巴中进入旺苍,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的“围剿”,从入川时的4个师、1.4万人扩充到5个军、8万余人,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红军在旺苍先后发动了智取木门镇、青龙寨阻击战、三江坝战斗、反六路围攻时的快活岭战斗、旺苍坝追歼等战斗,歼灭敌人3万,活捉敌旅长1人,击毙敌旅长2人,歼灭敌下级军官无数,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四川地方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川陕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恢复和扩大。

1934年3月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制定了依托老区,向甘南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15个团计2万多红军官兵集结于旺苍,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革命法庭、苏维埃工农银行、苏维埃政府财经委员会、苏维埃邮政局、川陕省工会执行委员会等46个党政军地机关纷纷迁来,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先念、张琴秋、熊国炳、洪学智等领导先后入住,旺苍顿时成为川陕革命根據地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红军总部机关在旺巷停留的时间长达半年。

一时间,这里到处是打着红旗的红军队伍,到处是戴着红袖标、背着大刀的赤卫队员,到处是扛着红缨枪查路条的童子军,到处是扭着秧歌、宣传扩红的女兵。红色的旗帜、红色的歌声、红色的足迹,这么多的红色连在一起,串起了红色的记忆、红色的精魂、红色的家园。

“王老五,苦不苦,黄连加上苦瓜煮。今天你到哪里去,投奔红军打官府。官府街门兵刀多,革命哪怕丢脑壳。打倒官府干什么?夺得江山人民坐。”

演唱顺口溜的是一个来自旺苍天池村,年仅11岁的红军小战士史琼英,时间是1933年11月初。

当时,红四方面军要组建一个新的宣传队,从小就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史琼英便成了宣传队的一员,她和小伙伴们兴奋地敲着大锣,走村串户,唱起了自编的顺口溜,演了不少好节目。在她的宣传鼓动下,许多青年纷纷报名参加红军,因为扩红颇有成绩,上级奖励史琼英笔记本、铅笔、毛巾等,还把她的事迹登在《战士报》上。至今,旺苍的许多老人对她演唱的顺口溜仍记忆犹新。

据报道,张国焘当年曾下令将旺苍改称“列宁市”。但老百姓不习惯,说洋名不好听,亲戚朋友都搞不清楚“列宁市”是个啥地方,还是叫“红城”好,既亲切,又接地气。于是“红城”的称呼便延续了下来。

“脚不缠,发不盘,剪个毛盖变红男,跟上队伍打江山。要问领兵是哪个,他的名字徐向前。”“茄子开花像灯笼,徐总打仗真英勇,计谋胜过诸葛亮,武略赛过赵子龙。”今天,无论在旺苍城镇还是乡村,总会听到有人传唱这首苏区民谣……

位于文昌街168号的王家院子,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曾经住过的地方。这座青瓦屋顶的四合院,中间是只有10个平方米大小的天井,朝东一排青瓦粉墙的房子,窗户低矮,光线暗淡,条件简陋。站在徐向前元帅的照片前,想象着当年他是怎样克服种种艰难和来自人为的阻力,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一个又一个战役,又是怎样决战千里,歼敌万计,为红四方面军打开了长征之门,不禁感慨万千。

在红军大学遗址前,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徐向前曾来到学校,问学员们:“我们在战场上抓住敌人,是杀还是不杀?”有的回答立即杀掉!有的说不该杀。徐向前亲切地说:“我的意见是这样,你们看对不对?为了有利于瓦解敌人,我们不应该杀掉俘虏,相反,还应该优待才对。这样,敌人就会向我们投诚,有的还会当我们的宣传员。”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王庙街,这条红军城里普普通通的小街,诞生了我军第一支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和第一支水兵部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在这里宣告成立,张琴秋、曾广澜出任师长和政委。全师2800多人,60%以上是广元籍妇女。当时,苦难深重的广元女儿们,个个像飞出笼子的鸟儿,奔走相告,喜上眉梢,不少妇女逃出家门,跑去找红军,主动为部队当向导,送情报,通消息,积极要求参军作战。

据党史学者披露,当年旺苍县有3000多名妇女参加了红军。这些穷姐妹、苦丫头、童养媳,小的十二三岁,还没有步枪高,大的也不过20出头,全都是自愿参加红军的,有的甚至是哭着跪着苦苦哀求才被批准入伍的。据统计,解放后旺苍批准追认的红军女烈士达235名,后来走上领导岗位的有23人,其中副师级以上10余名。

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岁月里,这支红色娘子军曾智取“双枪兵”,激战普子岭,陈兵杂谷脑,浴血祁连山。她们用鲜血撑起了那段红色的历史,撑起了中国革命,其坚持斗争之长,经历战事之多、道路之曲折,在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史上绝无仅有。

“为了充饥,红军连树叶都吃得干干净净。过沼泽地,陷下去齐腰深,有的落下去,就再也没有爬起来。有的女红军来了月经,走过沼泽地,水就染成一片红色……”12岁参加红军的薛莲萍,是如今红军城唯一健在的红军妇女独立师见证人,每当老人回忆起那些戎马倥偬、激情燃烧的岁月,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1935年2月中旬,还是在王庙街,王爷庙戏楼处人声鼎沸,军歌嘹亮,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直属水兵连正式组建,这可以说是我军第一支水兵部队。

“江水那个冷啊,我们喝了烧酒都冻得站不住。”当年担任水兵连长的杜万荣回忆道。

强渡嘉陵江前一天,副总指挥王树声亲自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渡江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就在水兵连!大家要做好牺牲准备,即使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决完成任务!”听完副总指挥的动员,全连指战员们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宁愿死在枪炮下,也不当怕死鬼!

1935年3月28日夜,渡江战役开始。霎时,战船齐发,洪波涌起。水兵连大船小舟一字排开,破浪前进。“咣咣咣!嗒嗒嗒!”敵人以密集的炮火封锁江面,江上腾起一个个冲天水柱,勇士们勇往直前,劈波斩浪,全速冲向对岸。有的船被打穿了,战士们便奋勇地跳进寒彻刺骨的江水,游向对岸。

现年106岁的女红军王定国曾回忆道:“1935年3月29日,嘉陵江。呼啸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光芒划破黑暗的夜空,机枪的火舌从对岸的角落里‘嗒嗒嗒地吐个不停。我躬身猫在被称为‘毛蚌壳的小船里,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战役已经打响。江面在摇晃,小船在沉没,战士在呐喊,大地像地震一样在抖动。左边是剧烈的爆炸,右边是横飞的子弹,头顶则是爆炸掀起的浪花,一波接一波倾泻而下。我看见一名年轻女红军的肚子被弹片划开,虽然肠子都掉了出来,鲜血湿透了衣襟,染红了脚下的船板。但这名英勇的战士用手将肠子塞回腹部,裹紧衣服勒紧腰带继续划船,直到送战友冲上阵地,才倒进江中。她名叫石磨玉,牺牲时只有19岁。正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好战士,我们才能在最危险的时候转危为安。”

中午,川军苦心经营的600里江防被红军彻底冲垮,近10万头戴斗笠的大军跨过嘉陵江,开始了铁流万里的长征。

“炮火连天响,军号频频吹,决胜在今朝,我们少共国际先锋师,英勇武装上前线,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嘿!坚决与敌决死战……”这是《少共国际先锋师军歌》中的一段歌词。1935年1月初,春寒料峭,少共国际先锋师在旺苍瘟祖庙正式建军,2000多名战士装备整齐,阵容威武。这支少年武装先后参加了广昭、陕南、强渡嘉陵江战役,走出了两位开国将军,为壮大红军队伍,巩固川陕苏维埃政权,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95岁的王朝秀老人家住红军城龙潭街,老人的头发已经斑白,耳朵也听不太清楚,一谈到83年前的事,老人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红军解放了旺苍后,我成为少共国际先锋师的一员,每天早上8点下了操以后,我就和战友们背上一把木枪,一起去渣滓路拦路人,收路票。红军北上长征之时,我已经做好了追随红军的准备。出发前一天,母亲打发人来叫我回去吃饭,强行把我锁了起来,任凭我怎么哭闹都不开门,等到我被放出来的时候,红军已经走远了。”

“那时我只有12岁,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到这儿,老人落下了眼泪。这眼泪里,饱含了老人80多年的委屈和遗憾。

王朝秀的老伴已去世,膝下有两儿一女。老人独居在红军城内,家人多次接她出去住,都被她拒绝了。老人“固执”地每天都要去当年站岗的地方看一眼,她说,那个时候,是自己感觉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

在参观了红军史迹陈列馆、红三十一军军部、巴山游击队遗址后,我又来到了浓缩了全县红色“经典”的纪红广场。站在“红旗漫卷”“红军大学”“木门军事会议”等主题雕塑旁,看着湛蓝的天空、白色的和平鸽、嬉戏着的孩子们,心中生发出无限遐想,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近年来,旺苍县大打红色文化牌,实施了“红城绿谷,幸福旺苍”战略,未来五年,全县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将实现“三个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将进入全省181个县、市、区的90位以内……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阳光明媚。

我在百度上轻轻键入“中国红军城”,看到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投入6.9亿打造‘中国红军城,建成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川陕旅游黄金线上红色文化体验目的地。”……

(责任编辑:吴玫)

猜你喜欢
红四方面军红军红色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十送红军
追忆红色浪漫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看红军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
历史瞬间之九:激战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