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军营

2018-11-06 04:45李雪濛
大学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防生清华大学清华

李雪濛

入伍,先瘦几十斤

2009年的10月16日,门良杰一直记着这个日子。那天下课后,在清华大学数学系读大二的他,像往常一样走过两旁杨树挺拔的学堂路时,一行大字闯入眼帘:好儿女,去当兵。他的心被猛地触动了一下。他想起参加国庆60周年游行时,和受阅部队一起走过天安门广场那一刻的自豪与激动。

报名、体检、政审,告别师友,门良杰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装甲部队“大功三连”。

门良杰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家长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他高分考入清华,在军队是不是也有特别的表现呢?他开玩笑说:“刚入伍时如果说有特别的地方,就是‘特别差。

入伍第二个月,一次戴防毒面具演练时,他感觉浑身无力快要窒息,实在坚持不住摘下面具后,发现里面全是汗水。那次他高烧40度,反复七八天才退烧。

班长背着他一路跑到卫生队,生病期间炊事班给他做了可口的病号饭,这些让他感受到了部队的温暖。

病好后,他主动增加训练量,埋头苦练三四个月,瘦了几十斤,8个训练科目均达到优秀。随连队到内蒙古参加演习,在一次夜间射击训练中,他打出10发全中的好成绩,成为全连唯一获得嘉奖的列兵。2010年年底评功评奖,全连投票推选,他全票当选。

海军,新愿望

2011年12月退伍后,门良杰回到清华大学。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可以转为国防生继续服役,但他回校那年数学系并没有培养国防生的计划,可以转专业到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国防生,但要再读一次大二。

参军中断学业两年,年龄本就偏大,还要从理科转到文科,怎么办?门良杰说:“当时刚脱下军装,特别努力地想要转成国防生,感觉转成了自己就不算离开部队”。

2012年7月,门良杰转系到新闻与传播学院。3年中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三名,多门专业课年级第一。

这期间他还参与了清华大学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的工作,组织了很多大型活动和宣讲会,他筹办的“清华国防”微信公众号,在解放军报的新媒体榜单中,常常名列前茅。

很多学生通过微信咨询他参军的事情,门良杰都热心回应,先后帮助了数十位有志青年加入军营。

一名自动化系的同学,入伍进入了他所向往的火箭军,但这里涉及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比较多,新兵刚到部队不能操作,就集中练体能,或者做体力活儿,他觉得这不公平,接受不了,就要求换单位。

经过门良杰的开导,这位同学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阶段,不仅立了三等功,回校后还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做了国防班辅导员。他说:“正如门师兄说的,在部队吃的任何苦都是在促人成长。”

成为国防生后,门良杰又有了新的愿望,到海军去,上舰艇!

他参加了很多学校和海军的共建活动,参观益阳舰、随郑和舰出海……学习《海军军人手册》,订阅专业期刊。 2014年海军节,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活动上,他作为国防生代表发言,表达了自己加入海军的愿望。海军也看上了这个 “铁了心想要当海军”的清华学子。

2015年,作为清华大学优秀国防生、优秀国防生干部,门良杰毕业了,顺利穿上洁白的海军服,又一次从学校走入军营。

辅导员,班长

清华大学有个传统,就是选择优秀的思想政治过硬的学生做辅导员。2013年8月,门良杰被选拔成为新闻学院国防生班级新法3班的“双肩挑”辅导员,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一肩挑业务学习。

考虑国防生特点,他尝试做个部队“班长”式辅导员。军队讲究班长与士兵要做到“五同”,即“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整个大一,新法3班的同学们都在门良杰辅导員的“五同”陪伴中度过。

从新生军训开始,他每天六点组织早操训练,训练之余与学生围坐在操场上,讲述自己在军队的故事。不知不觉间门良杰眼中的小弟弟小妹妹逐步适应了清华,适应了部队节奏。当有人问到,你们新法3有多少个人?班里的12名国防生都会异口同声回答:13个。

门良杰说,做辅导员最有成就感的瞬间,就是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从青涩到得体大方;从畏难训练,到训练再苦都劲头十足;从刚入学的主题活动准备的措手不及,到策划有模有样在学校里拿奖。

2017年12月,门良杰获评清华大学“林枫”辅导员奖,获奖评语是学生们写给他的一句话:“整个世界都变了,只有门哥一如既往在我们身边。”

2018年6月,门良杰研究生毕业,他选择继续在部队服役,登上舰艇再启航。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国防生清华大学清华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清华,北大,我来啦
心理检测对招收国防生质量的影响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