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意识的培养

2018-11-07 11:40闫良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意识课文语文

闫良军

毋庸置疑,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项目多、目标任务重、方式方法繁。作为一线科任教师,如何从容应对呢?

三年多来,我经历了多次听课评课活动。2014年11月,我依据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总提炼,拟写了《语文学科听课评课活动总结与思考》。12月听了老师们的达标课,我有感而发,拟写了两篇文章《我们看什么识教学》《守得云开见月明——谈〈看云识天气〉》,先质疑,后求解,引导教师下大力气研究好教材。2015年10月份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我又让各片区评委组拟写了总结材料,及时进行了反馈。2016年9月底教研室组织了优质课评选活动,9月19日抽签,20日上午我就在语文群里发布了《语文学科优质课参评教师须知》,就是想借这次活动,让执教者钻研教材,上出好课;让听课者通过观摩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对比中明辨教学设计的优劣,启迪教学智慧。听完36节课,真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此,我迫切地想再跟大家交流关于“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的问题。

一、关于“教什么”的意识

走上讲台,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要有计划、有目的的,不能想当然。一堂课,我们能教给学生什么,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面面俱到,“大水漫灌”势必会耗时低效。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弄清“教什么”,然后再琢磨“怎么教”的问题。

1.依“纲”靠“本”的意识

“纲”,即《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連教材编写者都在积极贯彻落实的这一纲领性文件,我们一线教师怎能忽视,甚至是无视?

“本”,即教科书,这是我们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抓手,务必深刻领会其编排意图,精准把握其编排体系。

研究好这两项内容,就能够做到方向明、思路清,心中有数。那么,课堂教学就不会盲目无序、杂乱无章了!

2.单元教学整体规划的意识

每一册教科书均设了六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均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单元提示第二段)。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始,教师只有引领学生达成一个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才能一步步地构建语文学科体系,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教科书编者王本华的报告,我们发现,前后单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施教时,教师务必引领着学生脚踏实地地完成单元目标,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3.一课一得的意识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研究,在我们的头脑中已有了明确的教学任务。接下来,问题的关键就是——有效落实课时教学。

备课时,务必紧扣单元学习目标,结合课后习题,合理分配课时学习任务,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教师需明确1个(最多2个)教学侧重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不能每篇文章都从字、词、句、段、篇、语、修、文等面面俱到,生怕漏了哪个点、缺了哪一环,耗时多不说,效果还不好。

这样,每一堂课在某个单元学习任务的关键点上下足功夫,甚至好几篇文章都训练一个“点”,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更有深度。

二、关于“怎么教”的意识

1.指导、检查学生预习的意识

学习一篇课文,如果学生不提前预习的话,课堂的效率就大打折扣。部编新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的预习,教读课文都给出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很明显,这里边渗透了“先学后教”的思想。

有的教师说“学生不预习”,这是事实,的确存在。我们不妨问问:学生会预习吗?习惯是需要养成的,预习是需要教师指导的,预习什么内容,教师要分条列出来,如果课下不好把握,就课上给时间。然后运用多种方式认真检查,当堂反馈,表扬批评。每一篇文章都抓好落实,反复强调,不出一个月,就能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整体—部分—整体”的课堂结构意识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的完整结构,通常采用“总—分—总”的形式,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我觉得,针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大致也有三个层次:首先,学生要对文本内容、主旨(中心)有个整体上的把握,具备了这个基础,再引领学生做好教学侧重点的研究和学习,这就要深入到文本局部——字词、语句、段落,最后要强化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有的“点”还要联系旧学,连缀成“面”,从而逐渐构建起语文知识体系来。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

3.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的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听、说、读、写要有机结合,不能失之偏颇。比如,有的课堂关注了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说”,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听”,仿佛这个学生只是在说给教师听,此时此刻到底有多少同学在认真地听、投入地思考,上课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和提示。所以,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听说读写的活动时,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4.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打基础、做铺垫的意识

一些教师重视阅读教学,忽略了写作训练,或将二者割裂开来,又埋怨学生作文水平低。其实,每个单元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指向大都是一致的。所以,只有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达成既定的目标,完成单元的任务要求,学生才能在写作时有所参考和借鉴。学生写作文是离不开最初的模仿的,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写作范例。

5.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融为一体的意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两眼紧盯着中考,将语文课上成习题课,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也不能一味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只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将语文课上成品德课。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方向,把握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意识课文语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