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与学习平台的关系探究

2018-11-12 11:01王安然刘照
科教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学习平台关系

王安然 刘照

摘 要 一直以来,高校网络文化都是党中央关心的重要课题,而学习平台的推广对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通过整理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挖掘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即高校网络文化对学习平台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学习平台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 学习平台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07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yber Culture

and On-line Instruction Platform in University

WANG Anran, LIU Zhao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51)

Abstract The cyber culture in universit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hile the popularization of on-line instruction platform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cyber culture construction. By describing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m, the research tries to explore their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hip.

Keywords cyber culture; learning platform; relationship

一直以来,网络建设和管理都是党中央十分重视的工作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作为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高校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其中,文化经常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来抓,为此,许多学者就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提供了大量积极的参考意见。该研究认为,学习平台的推广对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下面,该研究将通过整理前者和后者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挖掘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1 高校网络文化概述

1.1 界定及特征

高校网络文化,顾名思义,是高校文化和网络文化发生碰撞后的文化现象,它发生在大学校园中,又以數字化信息的形态呈现,并产生了相应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①

与一般网络文化相比,高校网络文化除了具备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共性特征以外,有别于前者的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后者具备更为鲜明的主题以及更高层次的人文精神,这种特质与所属的高校群体有关,也有赖于日常的建设。

1.2 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现状

从主体而言,高校师生共同享有话语权。网络的开放性削弱了高校官方的绝对话语权,高校的所有群体共同形成了高校网络文化话语。在自由使用网络的前提下,高校师生都可以发布信息,大学生尤其善于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内容而言,与高校信息动态紧密相关。高校网络文化立足于高校校园,所传达的信息大部分与高校相关,包括高校群体的会议、活动和言论等,也就是说,高校群体存在着有共性的话题与价值观,使得高校网络文化有一定的凝聚力。

从平台而言,手机移动端成为传播主力。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53 亿。②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加大了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力度,“两微一Q”的盛行更是助长了这种趋势。

1.2.2 趋势

一是参与主体逐渐扩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增强使用网络的技能,尤其对于高校师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集传媒、交往、教育与学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越来越多的师生会成为高校网络文化的参与主体。

二是主流思想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如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增加网络文化活动和加强网络监管等,以期望通过网络来规范校园文化秩序并进行舆论引导,长此以往,高校网络文化会越发凸显主流思想。

三是表达渠道更加多元。从长久来看,为了实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各高校不仅需要整合好校内媒体来传播网络文化,还需要拓展更多的媒体渠道,与校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合作,共同发布新闻、创建平台和举办网络活动等。

2 学习平台概述

2.1 概念及分类

网络学习平台是指一整套提供远程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以网络教学资源为核心,在教学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为实施全方位的现代远程教与学提供服务。③

目前,网络学习平台大致可以分为国内外商业化平台、高校自主研发平台以及可进行个性化改造的开源平台这三类,这些平台在稳定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在这里就不做详细探讨了。

2.2 功能

一是课程管理功能。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构建相关专业的课程网站,将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上传到平台,如教学大纲、课件、视频、习题和试卷等,实现课程资源内容和形式呈现的丰富性和集中化。这些资源可以被教师重复使用并不断加以改进或充实,可以说网络学习平台就是一个优质的课程资源库。

二是在线互动功能。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媒体环境相比,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就在于拥有这项功能,通过邮件、讨论区或聊天室等小工具可以实现即时或非即时的交流和讨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效率,关于学习、实践等方面的话题迅速汇集,活跃的思想也在此得以碰撞。

三是自主学习功能。网络学习平台上海量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在课程站点完善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且通过完成和提交习题、作业和测验来检验学习效果,当然,学生在学习平台的这种自主学习行为也有赖于教师的合理引导,使之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3 高校网络文化对学习平台发展的影响

3.1 鼓励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高校网络文化具有开放共享的精神,能够实现大量信息资源的汇聚和分享,包括教育资源。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课本与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挖掘知识的内涵,还渴望领略知识的外延,同时,更向往着知识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而这就对教育资源的内容与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网络文化为教育资源的这种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学习平台作为整合教育资源的平台应运而生,由此学生们接受教育的时空被无限放大。

3.2 利于互动主体平等交流

基于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个体之间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轻松自在地实现各种互动,同时,手机移动端的迅速普及使得这种交流变得更加高效、频繁与方便。在网络空间中,人人拥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高校是文化传播的殿堂,是灵感迸发与思想升华的地方,而高校网络文化为这种思维的互动提供了更为宽容的空间。学习平台集多种互动形式于一体,不失为平等交流的最佳选择之一。随着高校师生对于互动需求的不断增强,学习平台的互动功能也将不断提升。

3.3 促使高校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播内容层面上,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更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科学性。在高校网络文化的熏陶中,学生们追求的是更有深度、更加高雅的信息,对于不良的网络信息具备较强的免疫力,加之对于自我深造的需求,大学生倾向于寻求有价值的信息来充实自己,这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表现。大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为学习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学习平台可以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空间之一,而学生之间的高质量互动又促使有价值的信息在学习平台快速汇聚。

4 学习平台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

4.1 加速高校文化资源有效整合

教育资源是高校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傳统课堂通过教师口头传播和教学演示等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之一。学习平台的出现可以使这种不可逆的教育行为永久地保留下来,并以文档、图片、视频和网页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习平台上,每个学科都能建构课程空间,海量的教育资源在这里汇聚,可以被高校师生随时随地进行重复利用,而师生在平台的相关互动信息也能够成为文化资源。可以说,学习平台是高校优质文化资源的集中体现之一。

4.2 助力师生媒介素养稳步提升

1992 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④学习平台在高校的普及能促使教师不断触新型的教学技术,通过网络筛选并上传优质的教育信息,从而提升他们对于“互联网+教育”的认知与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使用学习平台能够帮助他们辨识并选择网络中的有效信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3 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学习平台的推广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使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目的由“娱乐”向“学习”转变。对于大学生讲,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多元世界,在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甚至使学习和生活偏离正轨。而学习平台创建了一个较为纯净的网络环境,以共享、平等和互助的精神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于网络积极功能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净化高校网络的风气,这对于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综上,高校网络文化鼓励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利于互动主体平等交流和促使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平台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学习平台加速高校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助力师生媒介素养稳步提升和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顺应高校网络文化发展趋势从而不断完善学习平台构建,这方面的研究就变得充满意义。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顺应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完善高校学习平台构建(编号:201704040112)

注释

① 李成恩,张远航.论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结构与价值导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6(3):1-5.

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11.

③ 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8):60-63.

④ 陈小红.浅论媒介素养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新闻战线,2015(11):130-131.

猜你喜欢
学习平台关系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微信及微网站的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
泛在背景下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平台设计研究
基于校本微课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在线教育嵌入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