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引领:在思维最深处的“美丽邂逅”

2018-11-12 09:46于海燕
教师·上 2018年5期

摘 要: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阅读教学聚焦语言,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思维运行的质态,在思维的最深处与学生相遇,并及时进行点拨与引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养的高效发展。作者就以《姥姥的剪纸》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点拨引领;扭转跟风;消除障碍;梳理认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21

作者简介:于海燕(1978—),女,江苏扬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一拥而上,在扭转跟风中点拨引领

一位教师在执教《姥姥的剪纸》一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那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学生的用词可谓丰富,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等等。随后教师作总结:“是啊,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高超,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实只要认真关注学生的回答,我们就不难看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几个词是从侧面烘托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运用得也算贴切,而“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用来形容剪纸有大“词”小用的嫌疑,用在此处就不恰当。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是好的,应该给予肯定,然而教师没有敏锐地洞察到学生的“随波”思维,只用备案中的“炉火纯青”就“草草收兵”,以不变应课堂的瞬息万变,不免遗憾。此时,教师不妨放缓课堂节奏,引导学生填入不同的词语读一读:姥姥剪纸技艺已经到了 的地步!借助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小技艺用“大词”不协调,用“炉火纯青”更贴切。

学生由于认知积累的限制,在课堂中不免会出现“随波”思维,而正是这些思维的偏差,形成了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此时教师就需要敏锐捕捉这一训练契机,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静下心多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增强其语言感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认知困惑,在消除障碍中点拨引领

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教材中的文本有着客观存在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偏差。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认知错误出发,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资源,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基。

课文《姥姥的剪纸》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无所不能。”教师问学生:“普普通通的彩纸用此普普通通的剪刀居然剪出无所不能的事物,自相矛盾吗?”课堂陷入沉寂,很多学生显然无从下手,这时一个学生回答道:“正因为通过普通的剪刀和普通的彩纸,姥姥却剪出了不一般的剪纸,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非常了得。”此时教师出示了之前学过的《最后的姿势》第8~10小节,并与刚才一段进行比较、思考:“这两处描述中表现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这一片段中借助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身边同事之口描述了最后的姿势,侧面烘托谭老师的伟大形象;普普通通的剪刀和普普通通的彩纸剪出活灵活现的事物也是从侧面进行描写,正面烘托剪纸技艺高超。”从不完美的回答中,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概念有些混乱,他们认为正面描写是能看到的物象,普通的剪刀和普通的彩纸是眼睛看到的,剪出来的剪纸理应是普普通通的,而事实却是栩栩如生的剪纸,这是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所在。其实不然,从眼睛看得到的普通映射出看不到的“普通”正是侧面烘托所在。当学生思绪凌乱、内心困惑时,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学生自然会明确侧面烘托的真正含义。

三、打结置换,在梳理认知中点拨引领

阅读教学已经开始从文本内容向文本写法转身,但由于原始储备的薄弱,很多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文本中的写作范式,在体悟感知的过程中会遭遇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实现文本内容的迁移训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素养不断发展。

比如,教师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在初读句子后,教师让学生照样子写一写,表现出姥姥剪纸技艺之神。很多学生都能举出四种动物,也能抓住动物特点来体现“神”。但学生仅仅有这样的认知还是不够的,他们并不没有窥探出其中的妙密——猫和虎、母鸡和公鸡之间其实是存在着相似之处的。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及时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写与原文对比,学生便会豁然開朗,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例如,有学生写道:“你姥姥神了,剪鸟像鸟,剪鸡像鸡,剪头毛驴能拉磨,剪头黄牛能耕地。”

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产生全新的观念、不能从文本的语言中生长出应有的灵魂,那语文教学还能叫什么语文教学呢?”而在学生思维认知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障碍与难度,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点拨引领者的角色,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11-14.

[2]林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