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2018-11-12 09:46张彬
教师·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陪伴职业教育

张彬

摘 要: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教师对职业的敬畏,体现在对学生的包容和期待,体现在对学生心存感激。教师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感受职业幸福和尊严,和学生一同成长。

关键词:爱;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獻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03

作者简介:张 彬(1969—),女,满族,辽宁抚顺人,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各位小主:恭喜你们结束高考,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程。感谢一年来的真诚陪伴,让我重温着青春的美妙时光,有时由于工作需要会串课,但我会把上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我深知,高考对于你们真的很重要,如果我能尽最大努力为你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那就是我的价值所在。当高考离你们而去,老师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在你们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一丝痕迹,那便是我的教育追求。尽管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是这个集体真的让我感觉温暖开心,我爱你们,祝愿小伙伴们一帆风顺!”

这是高考后一位教师在任教只有一年的班级的微信群发出的,至今仍然被这位教师收藏着。三年抑或是一年,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就如母爱,不关乎时间的短长。高中生活紧张充实,充满着竞争与压力,教师要用爱去温暖学生艰苦的岁月,用爱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教师对职业的敬畏。教师职业看似平凡,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因此教师要把“课堂神圣”的观念根植于心。多年的教学工作让很多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点的掌握已经很娴熟,但是社会在发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变化,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也在变化,一生一世界,一课一人生,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专业的知识、用教育和生活中累积的智慧,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努力为学生呈现精彩高效的课堂。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说:“只有当我们对所教授的内容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才能得心应手,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才会有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以及触及心灵的影响,也才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渴望,才能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和深刻的启迪,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感受职业尊严和幸福,和学生一同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对学生的包容和期待。班级的学生总是有差异,有的学生遵守纪律、学习刻苦;有的学生缺乏自律、管不住自己。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如果强硬地提出要求,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和对抗的心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包容学生,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错误,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和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有温度、有情怀的人。教师的温暖包容会传递给学生,教师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喜悦。

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对学生心存感激。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成就自己。有位校长说过:“我们真的应该感谢我们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们时刻温习着青春、复习着童年。我们更应该感谢我们的职业,是这份工作让我们永远与知识为伴,于是,思想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精神不断充实,心灵不断净化。这样的职业不是奉献,而是收获;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我们真真切切的生活的本身。教育工作中,始终有一群充满朝气的孩子陪伴着我们,让我们不太感觉自己在慢慢变老,始终有鲜活的思想让自己与时俱进,不会远离这个时代。”肖川博士有一篇文章为《大学真好》,多年的高中教学,我们也可以说:高中真好,高中的学生不像初中生那样叛逆,他们可以和你像朋友一样去交流,也会像孩子一样去依靠你、依赖你,寻求你的帮助,有的时候又会和你有分歧甚至是一些小小的不和谐。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会有一种存在感;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成长,我们又会有一种成就感。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每一届毕业生离开的时候,我们都会为他们的成长感到欣慰,为他们的离去感到不舍。教师就是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我们用爱去温润学生的心灵,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也会把爱播撒在更广阔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刘月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肖 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师陶学刊,2016(3):4-12.

猜你喜欢
陪伴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陪伴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