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五学”模式,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2018-11-12 09:46余文香
教师·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五学综合性学习模式

摘 要:“综合性学习”是教材中的一种新事物,它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培养广大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将两者好好地结合在一起,用新方法来破解新事物,可能就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五学”模式;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30

作者简介:余文香(1981—),女,福建尤溪人,一级教师,本科。

笔者在经历了一种由“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五个模块组成的“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总结后,逐渐摸索出了一点门道。本文结合“到民间采风去”这个课题“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五学”课堂模式运用的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确定目标,明确活动主题

在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取的课文中,有讲述各地风土人情的,有介绍民间艺人趣事的,也有描写街头巷尾商贩买卖吆喝的,通过这些角度,向我们展现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而该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选定的“到民间采风去”(下设“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专题板块)这个主题则给学生提供了关注和探寻本土民风民俗的契机。在进行“到民间采风去”这个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开始,笔者就给学生们定了主题“尤溪——我美丽可爱的家乡”,同时也提出了学习的目标:①选择一个板块进行民间文化探寻,提高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探究与合作意识;③感受当地名俗文化的魅力。虽然主题只有一个,但我鼓励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合理分工,自主收集资料

“五学”课堂模式是以小组形式学习的。在确立了主题和目标之后,我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各组成员的兴趣及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本地资源文化来确定他们的探究方向和所需要收集的素材。例如,有一个小组对“家乡素描”这个板块感兴趣,笔者就建议其从两个方面收集材料:①尤溪的地理位置如何?②尤溪有哪些风景名胜和故事传说?另外一个小组对“乡土发现”很感兴趣,笔者则建议他们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资料以及与尤溪相关的历史人文资料等。根据计划,学生们应由每个小组组长对任务进行分工后开始资料的收集。如果分工不合理可能会对一些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指导组长做好恰当的分工,指引学生努力的方向,尽力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锻炼。

三、小组合作,通力整合材料

各小组内部的合作应由学生自行组织和开展活动。当小组成员把各自收集的资料汇总在一块后,那么,接下来如何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甄别、分析、筛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小组成员们一起对收集到的这些原始信息进行逐条登记;然后,小组成员们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按类别归纳整理,形成纲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并在活动中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帮助,让学生们从中体验到合作探究、共享成果的快乐。

四、成果展示,尊重个性体验

在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中,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手抄报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到民间采风去”的活动中,学生们找到了很多尤溪县境内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如特色小吃:大條面、锅边糊、泥鳅粉干等,土特产:管前金柑、坂面红酒、汤川小笋等,生态乡村旅游点:坂面蓬莱山、汤川大峡谷、西城九阜山等,社会人文景观:“朱熹诞生地”“朱子理学文化名城”“千年古县”等。在这些产品及其资料的搜寻和展示过程中,很多学生第一次这么大范围地接触到家乡有影响力的本土文化,也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五、检测评价,重视知识转化

“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材,去感受和体验课本之外的心灵和情感冲击。在这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中得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锻炼。同时,学生通过活动的实践,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将课本上一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后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过程中系统地检验课本知识的正确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践进行合理的迁移运用,以促进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运用好“五学”教学模式,让教学更规范,让学生们在“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真正学到知识和探寻真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燕鸣.谈“五学”课堂教学模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9):97-98.

[2]池成凤.初中语文应渗透民俗文化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刊),2015(9):90.

[3]王宏晶.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15(23):74.

猜你喜欢
五学综合性学习模式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
山西夏县瑶峰镇:“五学”全会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五学《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