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遇见,幸福蜕变

2018-11-12 09:46段雪芹
教师·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蜕变收获成长

摘 要:文章介绍了作者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主要从挑战激发成长、成长引发蜕变、蜕变带来收获三方面展开论述,并为以后开展教师培养和自身培养方面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成长;蜕变;收获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2

作者简介:段雪芹,女,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教研主任,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国培”于幼儿园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事幼儿园工作的我,只因之前知道有影子实习,以为这就是国培,直到2015年开始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园的幼师国培管理工作,才对国培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从国培管理工作中得到成长,收获蜕变。

一、挑战激发成长

几十年的幼儿园工作得心应手,2015年9月我接手国培管理以后,各种挑战接踵而至,项目申报、训前调研、方案设计、课程设置、专家聘请、培训过程跟班管理,一个个全新的任务,不断考验着我这个“孩子王”。从不知到知之,从难以入手到得心应手。在这个过程中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在挑战中砥砺前行,不断成长。

1. 采用学员小组互助研修模式促进网络研修

我管理的第一个国培项目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种子教师研修班”。这是一个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的项目,学员大多来自湖南省内各地乡村幼儿园。不擅长信息技术的我,四处请教操作流程、程序设置、课程资源、学员作业检查与回复方法。长达四个月,我整天泡在研修平台上,密切关注学员研修动态,指导课程学习、批改回复作业,组织研讨、发布学情通报,跟进学习进度。为了保证偏僻乡村的学员完成研修任务,我采用小组互助研修模式,将学员按地域分组,指定研修组长,由组长负责跟进学员,并用奖励作业分的方式提高组长积极性,确保了70名乡村学员全部完成网络研修任务。

2. 设立“班主任答疑半小时”,解决小主任管理大园长难题

我管理的“乡村园长名园跟岗培训”项目,所有学员都是园长、副园长,我这个教研主任级别比学员低,学员明显不屑,管理出现困难。于是我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立“班主任答疑半小时”。每天研修活动结束后,我用这半小时将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梳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提升,再让学员现场提问我答疑,用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案例,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实际工作中的困惑,让学员看到我专业的魅力与风采,顺利完成“小主任管理大园长”的挑战。

3. 创新“学、研、做一体”培训模式,满足学员不同需求

我管理的培训班里,学员分别来自城镇与乡村,年龄最大的近50岁,最小的不到20岁;学历最高的是本科,最低的初中;教龄最长的20多年,最短的不到两年。在这样的班级里,课程内容、专家聘请、培训形式都“众口难调”。为了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我改变以往讲座为主的培训模式,采用“学研做一体”的培训模式,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观摩、行动研究、成果展示、专家引领、实践提升相结合,激发学员带着问题和任务学习,人人参与实践,实现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在满足学员不同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培训质量。

4. 采用众筹激励、自主管理,增强女性学员团队凝聚力

幼师学员多为女性,来自三湘四水的女性学员在一起生活,经常会有因环境、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差异引发的小摩擦,甚至因地域原因产生的小团体、小帮派之间的矛盾。培训过程中学员的日常管理不但需要耐心、热情,更需要智慧。我采取众读研修方案、众筹班务管理和激励措施、自选班委等方式,充分实行学员自主管理。特别针对学员的性别和“园长”的身份特点,提出“三心”规范学员行为:静心学习、开心生活、平心处事,既严格要求又注意对学员的心理关怀,从理解学员的角度出发,用温暖和关爱感化学员,以学员认同的方式处理问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强团队活力和凝聚力,降低管理难度。

应对挑战是个痛苦的过程,痛苦过后便是凤凰涅槃。在国培过程中,我从一个单纯的“孩子王”变成一个项目工作全方位的管理者,这需要自己不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个人的成长进步。

二、成长引发蜕变

国培管理带来的蜕变,是学会了从培训者和管理者的视角,审视、思考教师成长和园本研修,使工作思路和方法得到改进。

1. 工作思路的蜕变

一直以来,幼儿园的教研主要以领域和专题研究为主,很少考虑到教师個体需求。国培中,因学员职业身份、工作年限、经验不同,对培训的需求也就不同。因此,我开始思考园本研修中的教师需求,将教师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与困惑、存在的真问题作为教研和培训的切入点,使教研真正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思考不同教师群体的培训,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相应的学习或培训活动,如针对新教师的上岗培训、针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技能培训、针对骨干教师的理论提升、针对资深教师的经验总结、教育现象、问题探讨等,通过不同内容和层次的学习研究,使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得到相应的提升与成长。

国培引发我对园本研修中教师心理健康、道德修养、教育意识的关注,思考增加师德、安全与法制、心理健康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等学习研讨内容,促进教师道德水平与教育能力的整体提升,使教师不但会“教”,更重要的是会“育”。

2. 工作方法的蜕变

“学研做一体”的培训模式使学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我改变过去一人组织活动,采取大家一起研讨的方式,采用游戏、分享、世界咖啡、角色表演、故事会等互动体验教研,使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到研讨当中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既能使教师的主动性、参与性得到提高,也能使教研形式多样化,气氛更加活跃,充分体现民主学术氛围。

在将“刚性纪律规范学员行为,柔性关怀打动学员”的国培班级管理经验用于教研,通过教研制度约束教师的同时深入到教师当中,及时了解教师身心状态和思想动态,反馈和帮助解决问题困难,使教师心怀感动,自觉参与教研,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激发教师自我成长欲望,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推动幼儿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三、蜕变带来收获

1. 学会将思考作为行动的先导

幼儿园教师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时,往往是情感为先,几十年单纯重复的幼儿园工作,经验多于学习,行动多于思考。国培是一个办学全过程,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专家和各地各级各类幼儿园不同部门的学员,这样教师对当前湖南省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的现状会有更多了解,对很多教育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引发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行为、教育过程的思考。学会反思学前教育的现状、目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培训。有了这些思考,重新建构自己的教育认知和培训认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学会用思维作为行动的先导。

2. 个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国培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管理者面面俱到。项目申报、调研报告、研修方案、研修简报、绩效报告、微案例等各种文案撰写要求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学习和完成,需要熟悉各种文案体例与架构,提高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在与领导、专家、学员以及幼儿园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过程中锻炼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与专家、同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情商、处事和应变能力;在整个培训活动策划组织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在网络研修、活动方案、活动简报制作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管理国培让我个人素质与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3. 突破职业瓶颈,重获职业幸福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得到幼儿喜爱和家长认可一直是我最大的骄傲。但几十年重復的工作不免会出现倦怠,前进的动力难以持续。国培给我打开了另一扇展示自我的窗,让我再次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由于国培,我的“班主任答疑半小时”成为学员最受欢迎的培训时段,我成了国培优秀班主任;由于国培,我先后在长沙、常德、永州、湘潭、益阳等地担任幼师培训授课专家与师德宣讲专家,并成为最受欢迎专家的前三名;管理的国培项目在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在不断得到认可和肯定的过程中重新领略不同职业风光,再次体验职业成就和幸福。

国培于我,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美丽遇见,让我不断进步,幸福蜕变。以一个幼儿园教师兼一名幼儿教师培训者,在思考如何提高本园所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我会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幼师国培工作做得更专业、更有品质,如何将国培成果运用于幼儿园日常工作。我将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幼师国培与更好的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李 辉.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看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J].特立学刊,2013(1):16-20.

[2]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8,25.

猜你喜欢
蜕变收获成长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