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隐形”爸爸

2018-11-14 04:47张首文
中华家教 2018年6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隐形陪伴

某幼儿园在“父亲节”的时候组织了一个主题活动——“我想对爸爸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想对爸爸说的话:

“爸爸能到幼儿园来接我吗?”“爸爸能给我讲故事吗?”“爸爸每天能早点回家吗?”“爸爸能少玩手机,好好陪我玩吗?”“爸爸能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吗?”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爸爸都很忙,平时少有时间可以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玩在一起。但在孩子们的心里,爸爸和妈妈一样,都是不可缺失的。

调查显示:有六成的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爸爸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四分之一,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一成。爸爸,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中消失。

爸爸去哪儿了

环顾身边不难发现,一部分爸爸确实很忙,在外忙工作、忙应酬、忙加班,给孩子的背影远远多于给孩子的笑脸;在家忙着聊微信、看朋友圈、玩游戏或玩电脑。记得有一次去某幼儿园参加一次户外亲子活动,幼儿园邀请的时候特别强调,希望孩子们的爸爸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参与亲子游戏,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但是去了后发现全班只来了四个爸爸,大多数都是妈妈,还有一部分是奶奶或者姥姥。在参与亲子游戏时,也能看出孩子们对爸爸没有来的些许失望。

还有一部分爸爸付出了不少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却没有形成很好的亲子关系,因为他们对孩子的陪伴是假性陪伴!即经常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孩子在做什么爸爸不清楚,孩子在想什么爸爸也不知道,爸爸也没有深入地与孩子一起交流互动,虽然表面上是在陪伴孩子,但是并没有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得陪伴“有其名无其实”。

爸爸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这是一个呼唤爸爸归位的时代,爸爸理应是主角,而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如果爸爸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爸爸的独特力量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叫小芒果,非常聪明伶俐,但是每次爸爸在家的时候,常有“人来疯”的毛病,爸爸不在家的时候,都比较正常,这让父母十分头痛。后来经过观察以及与孩子沟通,发现小芒果这种反常态的表现,其实是在向爸爸暗示一种最基本的心理交际需求:爸爸,给我一点关注吧!因为小芒果的爸爸经常加班,每次回家的时候,小芒果都已经睡着了。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诸如焦躁不安、夜哭不眠、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所谓“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与爸爸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容易出现焦虑、自尊心低下、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据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经常参与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15年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研究还发现:孩子智能发展的高低与爸爸和他接触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男孩子,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儿数学成绩更佳。不难看出,爸爸在孩子的情感、性格及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爸爸有助于孩子良了品质的形成 爸爸通常具有刚毅、博大、勇敢、自信、顽强、良好人际关系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爸爸的长期陪伴或游戏中,会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爸爸良好个性特征的积极影响。同样带孩子玩游戏,妈妈往往更担心孩子的安全,总会不自觉地将孩子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爸爸带孩子玩游戏,往往更带有一定的冒险性,更刺激些,比如追逐跑、踢球、攀爬等,这是妈妈难以替代的。这对孩子人格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做爸爸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塑造孩子人格和阳刚之气的人生历程中的作用。

爸爸有利于性别角色的认识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种种与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是他们在婴幼儿时期与爸爸的教养分不开的。幼儿期是孩子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男孩从爸爸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起“男子汉”的气概;而爸爸和女儿的交流中,也可以让女儿从小接触到良好的、明确的男性榜样,并分清男女之间的差异,更有利于培养女孩子的女性气质。

爸爸参与育儿小锦囊

幼儿园的一位妈妈问道:“我的爱人也意识到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是不知道如何参与进来?”其实做好孩子心中的好爸爸一点也不难。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建议。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不做“隐形”的爸爸,需要从妈妈、姥姥或者奶奶的背后走出来,与妈妈一同担负起照顾、养育孩子的责任。作为爸爸首先要做的是尽力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自己的妻子、对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让孩子更多感受到家庭处处洋溢着爱,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成长。

多多参与亲子活动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互动,陪伴孩子成长。亲子活动是爸爸与孩子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让孩子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

爸爸是孩子生命中的一个纽带,一端穿起责任、奉献、守望;一端连着爱、幸福、平安!童年很短,不做“隐形”的爸爸,让我们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张首文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爸爸如何陪伴孩子

日常活动:每月有一定次数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参与几次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或者其他活动。

家庭活动:每月有几次和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商场、博物馆或者郊区游玩,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

户外活动:爸爸不妨在下班后、周末在小区、公园里带着孩子,进行追逐跑、各种跳、攀爬、踢球、跳绳、游泳、爬山等活动性游戏。

竞争性活动:例如投准、抛接球、赛跑、捉迷藏等,孩子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时爸爸不妨故意多输几次,以增添孩子的自信心。

智力性游戏:爸爸可以多参与孩子搭积木、猜谜语、走迷宫等启智性活动

讲故事活动:每周有一定次数在睡前抽出一点时间和妈妈一起陪孩子读一读孩子最喜欢的绘本故事。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隐形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隐形药水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0感无暇” 隐形妆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