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路径与模式的分析

2018-11-14 05:43吴尚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节事飞地产业化

吴尚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资源,所以加大了对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的力度。因此,本文将对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路径进行分析,并阐述其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希望可以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利用方法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节事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状。因此,必须研究节事资源创意性开发的路径,并了解其具体的发展模式,推动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人口、环境以及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节事资源创意性开发的路径

在产业融合的机制下,节事活动逐渐变成了一种比较优质的旅游资源。在实际生活中,节事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时二者的各自发展也为彼此的深化与拓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就是加强旅游产业和节事资源的融合,有效促进节事旅游产业的发展。节事资源可以分为纯旅游型节事资源、强旅游型节事资源、半旅游型节事资源以及弱旅游型节事资源等四种类型。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节事类型或者是其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来对节事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节事资源,其开发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发挥融合性好的方面,提高融合性中等的方面,改善融合性较差的方面,从而有效促进节事资源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例如,纯旅游型节事资源指的就是演艺资源以及节庆资源,其产业化开发策略是把相关的节庆活动融入到当地的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并加大对节庆活动中娱乐体验活动项目的开发力度。而弱旅游型节事资源指的就是展览会资源,其开发策略是加强当地旅游和展览会服务内容的对接,延长参观者的逗留时间,从而使观众成为该地区的旅游者。

二、节事资源创意性开发的模式

与物质资源相比,文化资源本身并不具有独占性,因此也就不具备属地原则。根据属性的不同,节事资源集聚依附空间可以分为两种,即属地空间与飞地空间,所以节事资源的创意性开发也有属地化模式以及飞地化模式两种。而这两种开发模式也为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路径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属地化开发模式

属地空间指的就是节事资源赖以生存的直接的原生态空间,通常是在这一空间中,对节事文化生态进行直接、完整的保留。作为直接的体验场所,属地空间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对有代表性的属地空间中的节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因此,属地化开发模式指的就是原生地对当地的节事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即在尽可能保持原生地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就地开发的模式对原生属地的节事资源进行开发。其中的节事资源既包括节事本身,还包括与其相关的事象资源。例如,我国广西的民歌艺术节、傣族的泼水节以及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等都属于属地化开发模式。不同的地区可以有效利用自身的文化以及自然资源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节事活动,把当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充分展示出来,从而加强不同解释产业资源的集聚,并为当地的节事、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内蒙古地区通过草原那达慕大会的开展,把蒙古族的礼俗、习俗以及传统的游艺活动等都展现了出来,同时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创意开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把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综合展示给旅游者,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还可以促进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从而有效推动草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飞地化开发模式

飞地空间指的就是间接呈现、展演节事资源的空间,其通常是在其他的空间中以间接的方式展示出节事文化的内涵。作为间接的展现场地,飞地空间的数量越多越好,但要注意的是,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空间来开发节事资源。因此,飞地化开发模式指的就是某一地区对异地的节事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即在与节事资源原生地文化生态环境分离的基础上,以飞地式开发的模式对异地节事资源进行开发。这一模式也被称为引入式开发模式。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其他地区的文化资源分析,开发出容易推广的文化产品。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这一模式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长期、固定的飞地化开发模式,例如深圳地区的世界之窗以及民俗文化园等,就是通过旅游演艺的方法,把各地区的节事文化活动以及民俗活动展示出来,从而吸引游客目光,并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这种开发模式还促进了深圳以及华侨城的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种就是临时、流动的飞地化开发模式,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2014年上海K11广场引入的莫奈画展等,都是通过引进国际节事活动的方式,有效聚集传播媒体以及节事吸引物等相关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利用属地化开发模式以及飞地化开发模式对节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并加强节事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才能有效实现节事资源旅游的產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转型,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节事飞地产业化
全省首批南北共建科创飞地揭牌
基于内容分析的景区节事活动探究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基于体验视角的旅顺(北海)渔人节开发研究
系统产业化之路
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以广州马拉松比赛为例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