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2018-11-15 08:11马红梅
当代贵州 2018年40期
关键词:牛鼻子刘先生蓝莓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马红梅

近年来,麻江县在农业发展上抓住了“有机”这个“牛鼻子”,不断让产业全面融合,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麻江县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为抓手,激发农业产业发展活力,推进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路越走越宽,产业饭越吃越甜。

打好“有机”牌

8月4日,星期六。家住贵阳的刘先生难得休息,早晨8点带着家人,直奔麻江县龙山镇。两个半小时后,刘先生一家到达位于龙山镇的蓝梦谷万亩有机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

待车停稳,刘先生6岁的女儿跳下车,指着眼前的蓝莓园兴奋地说:“爸爸,这就是你说的万亩蓝莓园吗?真的好大呀!”

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刘先生十分开心地回答:“对呀,而且里面的蓝莓都是有机的,你可以尽情采摘哦。”

刘先生语未毕,女儿已欢快地奔进蓝莓园。

“注意,别撞到人!”看着蓝莓示范园络绎不绝的游客,刘先生的妻子赶紧追上去。

时值蓝莓成熟的季节,7月份以来,像刘先生这样携家人前来蓝莓园采摘蓝莓的游客不在少数。

游客增多,靠着卖蓝莓及在蓝莓园每月2000多元的务工收入,麻江县龙山镇翁安寨52岁的农户李德秀7月份收入突破6000元。腰包鼓了,李德秀说话也有了底气,游客询问蓝莓价格,他顺口便答“园内蓝莓随意吃,带走每斤20元”。

“进园务工以前,我在家里种玉米,月均收入几百块,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不同了,种植蓝莓和进园务工的收入除去一家人开销,还有盈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李德秀说。

万余亩有机生态蓝莓示范园是麻江为了带动百姓致富、打造蓝莓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的一条让百姓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自1999年引种蓝莓,2003年引种成功并规模化推广种植以来,麻江县先后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及“中国绿色生态蓝莓十强县”称号。

如今,麻江县以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引领,利用蓝莓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契机,着力推动以蓝莓、蔬菜、锌硒米为主导的有机农业发展。目前,麻江有机认证获证企业已达30家、证书32张,认证面积903公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占全州总数的31%;蓝莓种植已达6.3万亩,“麻江蓝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建好“产销”路

辣椒丰收了!7月10日至11日两天,龙山镇农民向麻江县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售了19吨青椒。

龙山镇干桥村村民罗国才感叹:“往年种多了愁销路,今年销路有了愁种少了。”

“你也太贪心了吧,你种的20亩辣椒,年收入少说也得4万元,还嫌种少了。”一旁的村民打趣道。

辣椒收购现场很热闹,正在数钱的罗国才笑着摆摆手:“莫吵莫吵,我又数乱了!”

罗国才说完,周围的村民哄笑作一团。

这样热闹繁忙的场景,在麻江县的杏山街道、金竹街道、宣威镇、谷硐镇、龙山镇、贤昌镇、坝芒乡随处可见。随着全县辣椒的丰收,麻江县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5个乡镇2个街道定点开展青辣椒收购工作,村民难得地聚在了一起。

据介绍,今年麻江县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全县收购青椒6000吨,全县青椒销售收入预计达120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将实现2000元以上。

麻江县按照省“5+1”、州“一减四增”和县“2+3+N”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强产销对接,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调减7.58万亩玉米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其中发展辣椒1.1万亩。

在推进辣椒产业中,麻江投入财政资金947万余元,发放1.1万亩辣椒苗及8.8万公斤农膜等物资到贫困户及种植主体手中;制定《2018年辣椒产业移栽时间计划安排表》,安排63个专业技术人员对63个村开展辣椒种植技术培训;依托明洋食品公司,在产业推进中积极跑市场、引企业,在青椒收购上与织金县玉水玉园绿色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签订6000吨青椒收购合同,与明洋食品公司签订1.1万亩红椒收购协议,实现了“以销定产”。

出好“融合”招

7月26日,位于麻江县西部的坝芒乡水城村中坝、沙冲、水头、新寨等蔬菜生产基地,百亩连片的坡改梯蔬菜长势喜人,绿色的黄瓜、紫色的茄子、鲜红的番茄等蔬果缀满枝头,分外诱人。

麻江旅游业乘势而上,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图为国外游客在乌羊麻嘎尤苗寨观看麻江农民作画。(王桂明 / 摄)

水城村蔬菜种植大户郑月娥忙个不停,她正和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一起将采摘的新鲜蔬菜搬进冷凉蔬菜产业园区厂房称重销售,“我们在基地就可以育苗、存储、销售,省去了很多中间运输环节,节省了不少成本”。

郑月娥从2005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蔬菜,规模已从当时的7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亩,近几年,她种植的蔬菜年利润已突破20万元。

冷凉蔬菜产业园区的规模化发展不仅让像郑月娥一样的种植户受益,而且让当地3000多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其中343名贫困户通过发展蔬菜产业达到脱贫标准。

近年来,麻江县通过明确定位,科学规划市场,加强产业化运营,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龙头带动,采取“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将原本高山气候的发展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建设规划了冷凉蔬菜产业园区,初步实现了从蔬菜育苗到储存销售的一条龙式产业链建设。

此外,麻江县还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为抓手,搭建了“东部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中部花果源生态农业示范园、西部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园”三大平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在东部片区,建设辣椒等酸食原料基地1.1万亩;投资1.1亿元创建蓝莓创意工坊,引入企业38家。在中部片区,投资1.08亿元,建成夏同龢状元文化产业园3.8平方公里,发展精品水果和花卉产业0.35万亩;抓好“花果源”省级示范园区,发展猕猴桃等精品水果0.3万亩。在西部片区,建成坝芒乡为核心区的高科技蔬菜博览园,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示范0.58万亩。

此外,麻江县围绕蓝莓、锌硒米、蔬菜等系列特色农产品,结合“清水江百里田园画帘”的功能定位,乡村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牛鼻子刘先生蓝莓
蓝莓
牵好“牛鼻子”
旧事
父子间的硝烟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漫说“牵牛鼻子”
细节刻画:牵住初中作文教学的“牛鼻子”
蓝莓
日本人害怕“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