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增信心 “四助力”帮脱贫

2018-11-15 08:11潘承丽
当代贵州 2018年40期
关键词:营盘水城县三下乡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潘承丽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贵州省民宗委组织开展“三下乡·四助力”活动,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实用的生产生活科学常识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少数民族地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推进、科学素质提升、健康生活培养、文化生活丰富,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节目表演得真好,既向我们传达了党的扶贫政策,又让人喜闻乐见,增强了脱贫信心。”看了贵州省民宗委主办的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三下乡·四助力”文艺演出后,水城县营盘乡群众刘翠英赞道。

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掀起振兴乡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之际,由贵州省民宗委主办,贵州省科协、省卫计委共同协办的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三下乡·四助力”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如火如荼开展。

“三下乡·四助力”活动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广泛普及安全卫生知识,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图为医护人员在紫云自治县大营镇为群众义诊。

“三下乡·四助力”活动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实用的生产生活科学常识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少数民族地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推进、科学素质提升、健康生活培养、文化生活丰富,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文化下乡提振群众精气神

9月6日下午2点,在水城县营盘乡的操场上,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舞蹈《芦笙场》拉开了“三下乡·四助力”活动文艺演出的序幕。接着,乐器演奏、民族舞蹈、小品、民间绝技等节目依次上演,现场热闹非凡。

演出的小品《懒汉脱贫》讲述了驻村干部想尽办法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故事,诙谐幽默的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小品很接地气,驻村干部也经常来走访和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努力脱贫才行。”现场观众刘朝叶激情满满地说。小品里懒汉“造孽哥”的扮演者汤家栋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懒汉脱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从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驻村干部帮扶的视频,这也是当前贵州在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中,帮扶干部以真情实意关怀贫困户,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

“上刀山的绝技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终于见到现场版了。”一位村民兴奋地说。贵州民间表演艺术家和传承人李剑晨介绍:“在外人眼里,上刀山可能只是一个表演项目,其实它代表的是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既有对乡风民俗的真切反映,又有对脱贫攻坚的深入宣传,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接地气、贴民心。

省民宗委整合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民族报社资源,不断丰富“三下乡”活动的内容,用图画展板、舞蹈、音乐、语言类节目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振广大群众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精气神”,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力量。

科技下乡搭建科普平台

活动现场,除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外,一旁的科协咨询服务点也被水城县营盘中学的学生团团围住,大家饶有兴致地看展品、做实验。

一个装满水的白色塑料瓶、一根烟、一张纸,实验“会吸烟的瓶子”直观展示了吸烟的过程和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希望通过直观的实验,不仅让学生们知道吸烟的危害,而且知道造成这种危害的具体原因。”贵州省科技馆培训部部长杨毅说,另外一个“纯净水器”的实验则是通过探索“干净的水”的由来,让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了解水的相关科学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接到活动通知后,我们就开始精心筹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流程。这次带来的展品和实验,主要根据中学生教学课本知识点制定,目的在于巩固课本知识,拓展学生们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杨毅说。

“我是第一次见到无人机,觉得很有趣,也在看实验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水城县营盘中学初三学生谢万才说。现场的无人机飞行展示及知识讲解,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此外,工作人员还为当地群众讲解了实用的农业农村科普知识。“真是太好了,不出村就能学到实用种植技术。听了专家的讲解,我不仅认识到以前种地的误区,也更加明白要增收致富,还得靠科技、靠勤劳的双手。”水城县营盘乡群众李小朵高兴地说。

“三下乡·四助力”活动中的“科技下乡”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力度。图为贵州省科技馆工作人员在水城县营盘乡用“会吸烟的瓶子”实验向学生们直观展示了吸烟的过程和对人体的危害。

扶贫扶智,科技先行。“科技下乡”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力度,为培养一批懂技术、爱农民、会服务的农业科技人才,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贡献了力量。

卫生下乡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9月7日,满载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医护车队驶入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当地群众热切期盼的“三下乡·四助力”义诊活动拉开序幕。医护人员热情地给群众逐一检查,耐心细致地讲解医嘱,向群众赠送降血压类、心血管类等多种常见药品,送去蚊帐及相关的医疗卫生用品,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大营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看病出行困难,防病治病的意识也很薄弱,针对居住分散偏远、通讯不畅的村民,我们就挨家挨户走访义诊,不落下一家一户,让每个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切实得到帮助。”紫云县大营镇卫生院院长龙晓阳说。

在义诊过程中,医务人员除了给群众做常规检查外,考虑到一些看诊人员患有其他疾病的情况,医疗队还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和用药方案,并记录在案。

此次义诊只是“三下乡·四助力”活动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活动将继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广泛普及安全卫生知识,配合好相关部门,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最大限度缓解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下乡·四助力”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化、科技、卫生送到基层,为贵州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极大地提振了当地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士气。据统计,活动期间共计举办文艺慰问演出8场(次)、脱贫攻坚图片展6场(次)、赠送慰问品及卫生宣传册1000余件(份)。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凯里市分公司电商管理员向面条加工厂负责人宣传邮政电商平台的政策。

猜你喜欢
营盘水城县三下乡
无穷尽的一天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此时
水城县荣获全国第二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多项殊荣
不需要太多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