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2018-11-15 07:57金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分泌量屈光度泪膜

金梅

近年来,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 长时间用眼以及电脑、电子游戏、智能手机, 导致青少年干眼症患者日益增多。干眼症是指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 导致泪膜不稳定, 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2]。干眼症与视疲劳的关系非常密切, 干眼症会导致干燥, 异物感、不适、视力波动, 长时间的视力波动会加速近视。但是, 临床上对干眼症导致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视力波动以及进一步视力下降、屈光进展相关研究仍重视不够。我国是青少年屈光不正高发大国[3],本研究立足于临床上有干眼症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 足矫视力后, 治疗干眼症后, 视力有了明显改善。干眼症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泪膜在维持清晰视觉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 各类原因引起的泪膜异常会导致患者视觉成像质量下降[4,5]。在屈光不正青少年中存在视觉成像质量下降, 这些患者不确定是否合并存在泪膜功能异常。本文对各类屈光不正青少年的泪膜功能进行了研究, 对近视青少年患者进行一系列干眼症相关检查和评估, 进而分析近视青少年患者干眼症患病率和眼表相关情况。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 月~2018年4月本院眼科门诊收治的40例(80眼)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20例(40眼)。纳入标准: 近视青少年患者, 年龄7~16岁, 诊断有干眼症。排除标准:风湿免疫病史、眼部过敏史、近1个月眼部用药史、结膜炎症、睑板炎症等。

1. 2 诊断标准[6]①主观症状: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主观症状之一等;②泪液分泌情况检查:泪河高度、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③泪膜稳定性检查:BUT检查;④眼表损害: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症的诊断如出现以下一种即可:主观症状+BUT≤5 s;或主观症状+5 s

1. 3 方法 电脑验光及分组应用电脑验光仪(TOPCON-2000, 日本TOPCON公司)对患者进行电脑验光6次, 记录屈光不正度数。并按照初诊时屈光度(球镜度数), 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屈光检查, 并均进行相应的屈光矫正。实验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羟糖甘滴眼液, 爱尔康公司)4次/d,对照组只给予屈光矫正。两组均治疗时间为1个月。

1. 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 并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BUT、FI、视力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泪液分泌量、屈光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 3 实验组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BUT、FI、视力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泪液分泌量、屈光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治疗前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眼数 BUT(s) 泪液分泌量(mm/5 min) FI(分) 视力 屈光度(D)实验组 40 4.17±0.12a 5.18±1.58a 0.95±0.69a 4.34±1.77a -2.09±0.58a对照组 40 4.01±0.94 5.20±1.37 1.02±0.85 4.28±1.80 -2.12±0.43 t 1.04 0.06 0.40 0.15 0.26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眼数 BUT(s) 泪液分泌量(mm/5 min) FI(分) 视力 屈光度(D)实验组 40 4.37±0.32a 5.22±1.61 0.99±0.78a 4.53±1.93a -2.12±0.43对照组 40 3.03±1.30 5.05±1.61 2.02±0.85 3.28±1.80 -2.12±0.43 t 6.33 0.47 5.71 3.00 0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实验组20例(40眼)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表3 实验组20例(40眼)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I、视力及屈光度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时间 BUT(s) 泪液分泌量(mm/5 min) FI(分) 视力 屈光度(D)治疗前 4.17±0.12 5.18±1.58 0.95±0.69 4.34±1.77 -2.09±0.58治疗后 4.37±0.32a 5.22±1.61 0.99±0.78a 4.53±1.93a -2.12±0.43 t 3.70 0.11 0.24 0.46 0.27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电脑、手机等普及而产生视疲劳等以及近距离工作时间增长, 在门诊发现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与我国日益增长的近视患病率一致[7,8]。临床干眼症主要为视力波动干燥感、疲劳感、不适感等, 干眼症会导致泪液质或量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 泪膜对维持角膜上皮的新陈代谢、防护和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泪膜稳定性对眼睛的视力、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因此干眼和屈光不正关系相当密切。临床上, 屈光状态会与干眼症的发病和症状互相影响, 很多屈光不正患者均有干眼症[9-11]。干眼症在休息和对症使用人工泪液后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是, 在临床上对于干眼症对屈光不正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涉及, 屈光状态对干眼症的影响也尚不明确, 干眼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而视力下降又能加重近视的进展, 两者间到底何为因果以及相互影响的程度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 重视干眼症引起的泪膜变化及视力屈光变化也给临床屈光不正控制带来良好的思路, 本研究在立足临床的基础上采取诊断性治疗的方式对伴有视疲劳的干眼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干眼少年屈光不正人群为研究对象, 探讨干眼症对屈光不正及视力的影响, 预期能通过临床干预干眼症而控制近视的进展, 改善视觉质量。

总之, 近视青少年儿童, 足矫屈光不正, 减少干眼症引起的视力下降, 预计长期可以对近视的控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分泌量屈光度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干眼患者基于泪膜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时间及分泌量的影响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荷尔蒙决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