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艺:聚力攀高峰

2018-11-17 22:12张恒
当代贵州 2018年36期
关键词:剧目艺术节精品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张恒

对内凝聚“贵州力量”,对外展示“贵州形象”,贵州深入推进全省文艺创作出精品,不断打造文化艺术品牌,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蓄势聚力。

“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8月17日,《天渠》的首演拉开了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大幕。本届文化艺术节以“多彩文化 共建共享”为宗旨,以“感恩四十载,圆梦新未来”为主题,集中推出优秀舞台剧目展演、贵州珍藏中国美术精品汇展、文化扶贫优秀剧目乡村展演、2018多彩贵州歌唱活动节目展演、非遗周末聚等活动。

自2016年以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成为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多彩贵州靓丽的文化名片。

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为代表,近年来,贵州围绕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深入推进全省文艺创作出精品,不断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惠民活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唱响时代旋律

“向世界展示贵州的风采,为全国带来春天的快乐。”今年2月15日晚,除夕之夜,央视春晚贵州黔东南分会场“7分钟表演”惊艳亮相央视荧屏。

壮观的民族歌舞表演、歌手的精彩演绎以及令人惊叹的高科技手段,向世界充分展示了“美丽中国·多彩贵州”新形象。直播现场,群众高高举起的“厉害了新时代,幸福了老百姓”的横幅,更是贵州人民心境的精确写照,是贵州百姓的肺腑之音。

近年来,贵州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脱贫攻坚、交通大巨变、大数据发展、旅游形象品牌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减少776万多贫困人口,贵州正在撕下贫困的标签、贴上靓丽的名片,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贵州紧扣“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主线,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唱响主旋律,加强对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的引导与扶持,扎实推进全省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打造具有贵州独特文化标识的歌舞史诗《路兮魂兮》;重现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文朝荣带领村民,开启一场旷日持久的植树“革命”电影《文朝荣》;以“最美乡村医生”李金梅为人物原型,塑造了一个在40年间由被动到主动,扎根大山、奉献全部青春岁月的乡村女医生形象的花灯剧《云上红梅》;反映花茂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花繁叶茂》等等。

“新时代需要新文艺,渗透到各个方面的精神风貌,终将影响文学艺术的表达。”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说,精神创造格局,贵州是一块文艺创作的沃土,使命担当激发创作勇气。

如今,紧紧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将充分发挥各自渠道优势,全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力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视剧、广播剧、音乐、戏曲等作品亮相全国高端平台。

凝聚贵州力量

“一生最终已经历,生死度外何所惧,手握绳索再收紧,绝处逢生把天逆!”“我发誓,通不了水渠,我黄大发,拿命换!”在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随着《天渠》里黄大发的一声声誓言,观众席上不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的主打剧目,《天渠》以“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以黔剧的表现手法,讲述黄大发带领村民,摆脱自然贫困和思想贫困,历经千难万阻,开出一条“生命水渠”,把村民带出贫穷生死线的感人故事。

“编导团队以精心的剧本创作、精湛的导演艺术、精良的舞美制作、精当的音乐设计,精心的表演手段,塑造了一个闪耀着‘新时代贵州精神’的艺术典型。”贵州省著名评论家陈颂英点评说。

根据中宣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2017-2021年)》的具体要求,依托贵州多元深厚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山地文化、“三线”文化、阳明文化资源,贵州文艺界全心烹制文艺精品,传播贵州好故事,唱响贵州好声音。

从《此心光明》对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鲜活演绎,到《伟大的转折》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从民族管弦乐《黔韵华章》,到大型歌舞诗《多彩和鸣》;从《贵州文库》《贵州学者文丛》,到多彩贵州“双百”创作工程;从大型苗族歌舞剧《蝴蝶妈妈》到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无不展示了贵州文化发展的新成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在“构筑精神高地”大背景之下,贵州文化建设抓铁留痕,文艺创作空前活跃,生动展现了贵州这片热土上,干部群众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为实现中国梦的贵州篇章奋勇向前。

推进文化惠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贵州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特别是经过10余年的持续开展,“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贵州百姓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典。为了充分发挥文化惠民、励民、育民的作用,在历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大舞台等省内品牌文化活动中,均安排有优秀剧目展演巡演惠民活动。

在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期间,全省开展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7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100万人次。其中,《沙湾往事》《麻醉师》等近30场来自国内外的精品剧目、优秀作品走进贵州,为观众带来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

贵州还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文艺院团、文艺小分队、文艺志愿者送文化到基层、到脱贫攻坚一线,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共举办活动2200余场,惠及群众100万余人,全省65个国家级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全覆盖。

“现实题材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一泓源头活水,要把优秀的剧目奉献给百姓。”贵州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美彪介绍,今年8月至10月,将继续举办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文化扶贫巡演,通过精品剧目交流展演,锻炼文艺队伍、推出优秀作品、培育观众市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对内凝聚“贵州力量”,对外展示“贵州形象”,贵州文艺战线立足品牌塑造,正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特色民族文化强省战略蓄势聚力。

猜你喜欢
剧目艺术节精品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优秀剧目进校园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2013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