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锻造文艺精品
——访贵州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玉广

2018-11-17 22:12袁燕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8年36期
关键词:精品文艺贵州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袁燕 李思瑾

多元化:文化自信的底气

张玉广:多样化即为贵州文化的特点。我们尝试将贵州的多样文化归纳为三大类:民族文化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三线文化、山地文化及生态文化。

民族文化是贵州文化最突出的亮点。苗、侗、水、仡佬、布依、彝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贵州,为贵州大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也可分为四大部分,包括诞生于“耕田有邑聚”环境下的夜郎文化,发源于贵阳修文龙岗山的阳明文化,起于唐宋的土司文化,及明初江南随军或经商移民至黔而留存的屯堡文化。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贵州红色文化分布广、影响大。贵州是红军长征历时最长、发生历史事件最多、留下革命遗址遗迹最多的省份,76个县有红军足迹;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贵州遵义演绎了转危为安的传奇。三线文化成就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贵州工业建设史上和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空前。因此贵州在近现代发展历程中,孕育出“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大关精神”等力透纸背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贵州是山的王国,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大杂居小聚居”“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文化特点,在独特的山地中形成。山地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山地文化,同样山地文化也赋予了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人文意义。农耕文明时代,平原最值钱;工业文明时代,沿海最值钱;生态文明时代,山岳最值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成为贵州绿色发展、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的重要支撑。大生态战略的任务中,贵州生态文化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美美与共”的和谐观正履行着自己的重要使命。

贵州的“贵”字拆开,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生态优势则是贵州的宝贝,贵州文化自信的底气就源于此。

艺术节:精神力量与文化支撑

张玉广:今年8月17日开幕的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通过精品剧目交流展演,锻炼文艺队伍、推出优秀作品、培育观众市场:

从6月至12月在贵州美术馆举行“发现文化贵州·品味真迹藏画”贵州珍藏中国美术精品汇展,每次展出时间约1个月;

组织国内外30多部精品剧目进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其中,省内文艺团体及大专院校18部,邀请国内外精品剧目来黔展演12部;

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书画作品创作展览暨贵州省第四届美术专业比赛(中国画、书法年度展);

选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中艺术水准高、切合乡村振兴主题的优秀剧目10部左右,深入贫困县、乡、村进行展演;

以“展示时代风采、筑梦幸福中国”为主题,各市遴选出的优秀队伍将参加全省展演,优胜队将赴北京展演;

6月至10月的每个周末,主会场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每周举行非遗展示展演、非遗周末课堂、地方特色产品展示、地方文化旅游推介等活动。目前已举办了开阳、修文、水城、绥阳、余庆、关岭等县市非遗活动。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文化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参与性、对外开放性、资源整合度,将以更加丰富的文艺形式和精彩的活动内容,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文艺精品:推动文化繁荣

张玉广:新常态下的贵州文艺发展与繁荣,除了需要深入基层的扎实作风,更需要开阔的视野和持续的激情。而文艺创作的原动力,在于丰富的现实生活的激发,在于整个社会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在于管理和服务部门的主流价值引领。未来五年,贵州省文化系统将有以下工作目标,为打造文艺精品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支持、鼓励创作1000部优秀文艺作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22年,努力实现市(州)有“四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县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全覆盖。

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民族非遗集聚区整体性保护,积极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国家级、省级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到2022年,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10项(160处),省级非遗项目达到700项(900处),提升改造省非遗博物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遗博物馆,加快非遗数据库建设;

加快民族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与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精心打造苗族姊妹节、侗族吃新节等原生态文化系列节庆,打造体验式、互动式民族文化旅游及赛事升级版;

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民族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博考古为重点,选派文艺演出、展示展览、培训交流、学术研讨等团体“走出去”,以参访、文化推介、座谈会等形式,将外国及港澳台嘉宾“请进来”,共谋发展;

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文军”作用。实施好《贵州省文化厅文化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贫困地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文化保护,广泛开展品论地区文化惠民活动。

猜你喜欢
精品文艺贵州
1942,文艺之春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精品画廊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釉光青精品欣赏
贵州古驿道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