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好人协会从宜章起跑

2018-11-17 01:30化定兴发自湖南郴州
清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袁老郴州好人

文_本刊记者 化定兴(发自湖南郴州)

宜章县玉溪镇长冲村6组彭长青、彭长玉两兄妹患有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症,袁贤光老人一直对他们关怀备至

湖南郴州市宜章县,有一群好人备受关注。他们不仅是宜章好人,有些还成了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中国好人、最美教师,比如李常水、刘贤玉、李建龙、李黎明、刘真茂、袁贤光、谭兰霞、谢运良等。这座湘南边陲小城,近年来向善向上的空气越来越浓厚,正应了孔子那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作为挖掘这些好人的重要推手,薛斌感受很深。他是宜章县委宣传部的退休干部,“感动宜章”十大人物之一,在职时十分注重发现身边的好人。他与《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合作撰写的《李黎明:丰碑树立在人民心上》曾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他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大改革大发展的主体是中国老百姓,最敢于担当和甘于牺牲的是中国老百姓中的好人,尤其是那些好人中的好人、英雄,而绝 非少数几个“创富奇才”和“暴发户”。

好人越写越多

宜章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人文深厚,英雄辈出。历史上有韩愈、六祖惠能、周敦颐、陆九渊、王阳明等人涉足。明朝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邓庠等廉吏也出于这块水土。据薛斌介绍,宜章历史上,耿介的、忠君爱国的人比较多。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宜章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典型人物,被称为“宜章好人现象”。

薛斌清楚地记得,他撰写推出的第一个好人典型是李常水,后来成了全国劳动模范。1951年出生的李常水是宜章县东风乡笠头村人,1982年,担任县果木场技术员的他连续向领导递出五份《自愿离职报告》,决定离职回乡。几年时间,李常水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在全村普及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亩,很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1999年3月6日,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常水作为湖南代表团一员向总理朱镕基汇报了笠头村的情况,得到了总理的赞赏。不过,报道刚写出来的时候,有些人是不信的,这给了薛斌很大的压力;但他无法解释,只是建议别人去看。十多年后,薛斌再去采访李常水,发现李常水初心未改。在一个崇尚物利、消解英雄和崇高的年代,笠头村发生的事情给了他灵魂的震撼。“好人就是好人,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自此开始,薛斌就开始了他的好人故事撰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物在他的笔下变得可敬、让人感动。“好人可以说越写越多,现在每次回宜章就有老百姓找我,说他们又发现了好人,让我去写一写。从推出一个好人,到推出一大批好人,正如从发现一滴水,到发现一个大海。”薛斌说。2006年6月26日,一辆耒阳的大巴在宜章境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时,一名普通的高速路养护工人李庆毅,冒着生命危险,用手中工具砸开车窗玻璃,救出6名乘客。宜章县3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善后处置工作。耒阳市委、市政府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特地给宜章县广大干部群众写了一封深挚动人的感谢信——“在宜章,我们学到了什么?”反复说到宜章好人群体人多能量强大。

在好人频现的背景下,宜章县委县政府于2015年提出了打造“全国好人之城”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宜章县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十个一”行动目标,即:打造一个好人主题公园、创建一条好人形象宣传街、建设一个好人展览馆、建立一个好人学习教育基地、编撰一系列宜章好人丛书、创作一首好人群体主题歌、制作一个好人形象专题片、组建一支好人事迹宣传队、完善一系列好人帮扶激励机制、传承一种好人乡贤家风。

“好人之城好人要多、好人宣传氛围要浓、好人精神要浸润心灵并发扬光大,要让宜章好人层出不穷,要让文明之花开满宜章,要让好人之城名副其实。”宜章县委书记王建球说。

好人协会的想法来源

在宜章的众多好人中,袁贤光可以说是一面旗帜。他大胆地介入大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漩涡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疏解矛盾,被当地人民称为“新时代活雷锋”“编外信访局长”。

说起袁贤光,郴州好人协会会长颜新民直言非常敬佩。他告诉本刊记者,袁老的电话簿里,有2000多群众的电话,袁老连续三年每个春节都要打1000多个电话给他们拜年。为了筹集善款,无论钱多钱少,袁老会向每个交了善款的人鞠躬。一边说着,颜新民自己站起来,模仿起了袁老的动作,话中还有一点哽咽。

为了给里田乡上里村的村民李诗丛的儿子李志勇解决骨髓移植手术费问题,袁贤光拿自己的房产证到银行抵押贷款。医院不给李志勇做手术,袁贤光扑通跪在医生面前求医生治疗。“一个80多岁的老人,为什么下跪呢?是为了群众下跪?有几个人能为了老百姓做到这个程度?”颜新民说。

袁贤光是宜章县原商业局的退休干部。1993年退休后,他长期坚持照顾47名残疾人、76名孤寡老人,先后帮助17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共筹善款120多万元。对于这位老人,薛斌再熟悉不过。他采访袁贤光,始于2010年10月,历时六年有余。有一个细节他印象很深刻。“我第一次采访袁贤光,才坐下来,他手机就响了,手机铃声是《小背篓》,他接完电话,提起身边的蓝色帆布袋就走,说里田乡有个村民找他,电话里哭得很伤心,采访下次再说。”在薛斌看来,袁贤光老人是这个时代真正纯粹的,敢于担当的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由于袁贤光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宜章县委后来成立了袁贤光工作室。“袁老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号召一些义工帮忙接待。”薛斌告诉记者,群众的诉求有很多,所以他在撰写袁贤光的故事时,分为“送暖记”“解难记”“监督记”几类。

一方面是事情纷繁复杂,另一方面是为了不断挖掘和推介好人,于是成立宜章好人协会的念头就在袁贤光脑海中产生了。“从发现一个好人到挖掘一批好人,再到成立好人平台,有一种必然性,有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链。”薛斌说。

为成立宜章好人协会,袁贤光和薛斌曾专门向宜章县委书记王建球进行了汇报。王建球向他们谈到一个上访户天天往县委机关跑。袁贤光立刻给这个上访者打电话,电话中这个上访者表示以后只找袁老解决问题,不再到处跑了。后来这个人的问题,袁老帮助解决了。经历此事后,书记王建球感受到了民间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加大了对宜章好人协会成立的支持力度。他要求成立后的宜章好人协会由三个工作室组成:袁贤光工作室、谭兰霞工作室、薛斌工作室,分别负责社会公益活动、助学助教和好人事迹采写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好人协会筹备的进展虽然很快,但对于袁贤光,没人料到,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薛斌告诉记者,他和袁老到有上访诉求的一个市民家里谈事情,这个市民家住七楼,爬到五楼的时候,袁老就喘不过气来,刚到七楼坐下就晕倒了。“这是他在我面前的第一次晕倒,吓了我一大跳。当时我们叫了救护车,不过车来的时候他醒了。后来我们要背他下楼,他始终不肯,说自己没事,几个人架着他都架不下去。”

这次晕倒后,袁贤光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去住院,而是继续扶危帮困,后来他在一个残疾人家里再次晕倒,去医院才发现他罹患急性白血病。

从宜章走向郴州

知道袁贤光时日无多后,薛斌深深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把宜章好人协会尽快成立起来,并把袁老的事迹出一本书。然而,还没等他们干完这些事,2016年11月23日,袁贤光老人就去世了。县城和乡下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组织烛光追思会,缅怀这位老人。

袁老走了,但宜章的好人事业还要继续。2016年12月28日,宜章好人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谢运良当选为会长。“到目前为止,全县19个乡镇成立了好人协会分会,246个行政村全面启动了成立好人服务工作站的筹建工作,县、乡、村三级好人工作平台构筑起‘好人之城’的运营架构和机制。好人协会会员超过1万人。我们完成了袁老的遗愿。”薛斌说。2017年4月1日,宜章好人协会组织一批宜章好人来到梅田镇上寮村袁家自然村一个山坡上,伫立袁贤光老人墓前深情缅怀和祭扫。截止2018年9月,宜章好人协会各团队会员、各分会开展各类爱心活动100多场次,帮扶救助困难群众3000多人次,帮助154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对口联系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749户,调处各类纠纷矛盾150余起。

宜章县委书记王建球说,好人在当下乡村社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正崭露头角。这是实现乡村脱贫、振兴和善治的一个极有效和有益的探索,令人振奋。

宜章好人协会成立后,不少县外的个人和团体跑到宜章来,也要求加入协会。于是,2017年8月7日,全国道德模范刘真茂等牵头向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写信建议成立郴州市好人协会。2017年8月13日,易鹏飞作出批示:“郴州好人既是郴州一道亮丽风景,也是郴州一大品牌。要培养好、弘扬好、提升好,成为我们郴州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郴州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强大正能量。”经过半年多努力,郴州市好人协会于2018年3月4日正式挂牌成立。

猜你喜欢
袁老郴州好人
郭文龙
袁老,我们想您了!
[坏蛋联盟][The Bad Guys]好人唔易做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我为袁隆平做雕像
小店主与大科学家的忘年交
耳边音犹在 如风暖心怀
西游新记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