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融媒体背景下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改进途径

2018-11-19 14:26雷雨
记者观察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内容

文 / 雷雨

新媒体是科技的产物。在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高速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新兴科技与各行各业深化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枢纽的新媒体科技改变了传媒业态的传统格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移动电脑等新媒体媒介成为了广大受众了解新闻信息、感知外界动态的重要工具,凭借着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快捷性、互动性迅速获得了受众的青睐和关注。2014年,我国步入了媒体融合元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级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纷纷吸纳新媒体技术优势,通过与新媒体互融合作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

新闻报道能够帮助受众了解周边重大事件和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是各类媒体的核心栏目,也是党和政府传达政策思想、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要平台。融媒体背景下,各类媒体新闻栏目需推陈出新,顺应时代特征,在宣传渠道、内容、形式上创新改进,才能巩固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县级电视台特点

(一)权威性

虽然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布信息与言论的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常常抢先于主流媒体报道出新闻的部分内容,但这些新闻内容并未经过真实性、全面性的严格审核,可能存在虚假、失实信息,产生负面影响。县级电视台作为主流传媒的重要一环,始终传播主流价值观与正能量,新闻栏目报道权威、真实、准确。

(二)贴近性

县级电视台是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主流媒体中最贴近基层民众的一个层级。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内容相对于其他层级电视台而言更加关注民生、民情,受众因为能够透过荧幕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体会与自身生活极为相近的新闻氛围而热衷于关注县级电视新闻报道。

(三)单一性

受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限制,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形式比较单一,远不如新媒体新闻灵活丰富。此外,县级电视台播报的新闻中,会议、领导视察等题材占据了绝大部分,使受众感到千篇一律,加之对于相同的题材常采取套用模板进行采编处理,以简单的“画面+配音”的粗制作呈现,在新时代传媒市场上自然落于下风。

二、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改进途径

(一)提高民生类新闻报道力度

内容是新闻的内涵,融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要寻求创新和进步,首先应将内容作为改革重心。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媒体,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内容应当紧抓“定向宣传”的法门,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优化配置,突出发挥贴合当地受众的优势。民生类新闻包括“三农”相关问题、民俗文化、教育、旅游等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消息。县级电视台应当围绕农村、农民和民众身边事展开新闻报道,提高民生类新闻的报道力度。

(二)积极与新媒体合作

牢牢把握当地忠实受众是县级电视台在融媒体时代最关键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县级电视台应积极与新媒体合作。例如,当前很多基层传媒单位都开办了微信公众平台,粉丝中大多数为当地受众。县级电视台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粉丝意向征集,通过互动了解他们对新闻节目的需求与喜好,增加受众关注的新闻在播报中所占比例,从而不断优化受众感受,强化粉丝粘性。

(三)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融媒体背景下,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的质量提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创新观念,打破过去陈旧的、单一的新闻报道模式。例如,在节目中添加观众现场提问环节、嘉宾电话指导环节等丰富节目视角;其次,优化制作,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及时了解媒体环境变化趋势,在使受众了解节目内容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比如在画面剪辑中,镜头的衔接、场景的转换、段落的构成都是影响观众欣赏和艺术表现的主要因素。在处理新闻消息时,首先要注意不影响新闻信息的传达,尽量减少空间的频繁切换,使镜头更加连贯;其次要注重借助镜头使整体背景更加协调,适应受众欣赏的心理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融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应将创新的理念不断融入到节目的改良制作中去,扩大节目的宣传平台,使电视节目更贴近大众的生活,制作出更多高质量、受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媒体竞争取胜之宝——谈新闻报道策划
主要内容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