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大阅兵看中国海军成长之路

2018-11-19 23:00北洋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9期
关键词:远洋建军舰艇

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8艘战舰、76架战机和1万余名官兵参加了海上阅兵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自2015年启动军改之后的首次海上阅兵以及在南海海域的首次阅兵,标志着中国海军矢志走向深蓝。

历史上的四次海上大阅兵

中央军委这次在南海海域举行的阅兵,对于和平时期的中国军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能提升民众对军队建设的关注、统一建军思想和促进军队战斗力生成,并向国内外展示装备建设的最新成就。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2015年启动军改后,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阅兵。之前的两次大规模阅兵分别是2015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简称9·3阅兵) 和2017年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历史上,中国海军曾进行过4次海上阅兵,每次都发生在中国海军建设和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着特殊的标志或里程碑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之际,第一次海上阅兵于1957年8月4日举行。周恩来总理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在青岛黄海水域检阅了海军部队。当时,中国海军还处于初创阶段,在检阅中担当主角的是北海舰队四艘从苏联进口的舰艇,分别是鞍山舰、抚顺舰、长春舰和太原舰,当时它们号称是人民海军的“四大金刚”。这次阅兵标志着中国海军初具规模、初显战力。

1995年10月19日,中国海军在黄海某海域进行了一次海上战役演习,随后又举行了一场宏大的海上阅兵。这次海上阅兵是建国建军以来海军动用舰艇和飞机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一次海上大阅兵。它发生在中国海军大规模军事现代化的前夜,也是中国海军刚开始尝试从近海走向远洋、从黄水走向蓝水。

十年之后,中国海军举行了第三次海上阅兵。2005年8月18日,中俄两国海军结束了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后,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分列式。当时正值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多场海上阅兵。此次阅兵规模虽不大,但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精锐尽出,展示了军事现代化十余年来的成果。演习之后,广州舰、武汉舰、兰州舰、海口舰被军迷们称为人民海军的“新四大金刚”。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黄海举行了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方25艘舰艇和31架飞机参阅,俄罗斯、美国等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也参与其中。此次受阅的海军武器装备全部为中国自行制造,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成就初显。

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

与前四次的海上阅兵相比,此次南海阅兵除了规模空前之外,还有如下特点:

一是新式装备集中展示。一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接受检阅,党的十八大后列装舰艇占受阅舰艇一半以上。受阅舰艇中首次出现了航母、052D导弹驱逐舰、最新型大型登陆舰、舰载机等新式装备。

二是体系能力受瞩目。此次阅兵,受阅舰艇按作战编组组成战略打击、水下攻击、远海作战、航母打击、两栖登陆、近海防御、综合保障等7个作战群。受阅飞机组成舰载直升机、反潜巡逻作战、远海作战等10个空中梯队。这标志着中国海军“近海防御、远洋护卫”的战略得到了极大实现,中国海上力量开始以作战集群接受检阅,充分体现了军改后海军体系化建设的成就。

三是“蓝水海军”初成气候。此次海上阅兵,中国海军展现出了脱胎换骨的远洋作战能力。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海军建设的策略是空、潜、快,有远洋行动能力的主要就是潜艇,水面舰艇的战斗力基本局限在近海。如今,局面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航母战斗群、052D导弹驱逐舰(装有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中华神盾)、054A护卫舰、空中编队等已经形成规模、形成体系,中国真正做到了可以在远洋有所作为,开启了“蓝水海军”时代。

猜你喜欢
远洋建军舰艇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庆祝建军95周年
海战中的蒙面杀手——隐形舰艇
古建军
无论等多久
“两横一纵”远洋综合补给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