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8-11-19 02:33吴治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生长因子血肿

吴治伟

脑血管病变是导致脑出血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其诱因还包括高血脂、高血压、血管老化、生活习惯不规范,且该疾病的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临床致死致残率水平较高[1,2]。本文主要研究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 均经临床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男31例, 女24例;年龄39~75岁, 平均年龄(51.7±10.2)岁;脑出血发病时间1~29 h, 平均时间(12.3±6.8)h;血肿体积12~19 mm3,平均血肿体积(14.7±1.5)mm3。治疗组患者男34例, 女21例;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51.3±10.1)岁;脑出血发病时间1~26 h, 平均时间 (12.7±6.9 )h ;血肿体积 11~19 mm3, 平均血肿体积(14.3±1.6)mm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 主要内容包括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状态, 通过补液方式维持机体内环境, 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脱水治疗, 具体用药和干预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 10 mg/次, 1次/d,连续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 10 mg/次, 1次/d;肌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 30 μg/次, 1次/d, 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用药原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出血控制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肌力水平的提高程度≥2级,血肿量降低程度>10 ml, 血肿面积减少≥50%, 脑出血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有效:肌力水平的提高程度达到1级, 血肿量降低程度5~10 ml, 血肿面积减少20%~50%, 脑出血临床症状表现有一定的好转;无效:脑出血临床症状表现无变化,或进一步恶化, 血肿量降低程度<5 ml, 甚至进一步增加, 血肿面积减少程度<20%, 或进一步扩大, 肌力无任何提高, 甚至进一步降低。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对照组 55 治疗前 5.82±1.36 33.68±6.51治疗后 3.28±0.79a 53.70±5.77a治疗组 55 治疗前 5.69±1.61 34.14±6.49治疗后 1.80±0.46a b 67.39±7.64a b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用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3例,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 两组患者患者脑出血控制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脑出血控制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分别为(2.67±0.59)、(8.73±1.04)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1±1.27)、(13.20±2.9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脑出血控制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比较( ±s, d)

表3 两组患者脑出血控制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对照组 55 5.11±1.27 13.20±2.95治疗组 55 2.67±0.59a 8.73±1.04a t 12.92 10.60 P<0.05 <0.05

3 讨论

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发生破裂, 从而导致出血现象, 男性人群罹患该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冬春两季属于该疾病的高发季节, 呕吐、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属于该疾病患者在发病之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4,5]。近年来临床及相关领域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 脑出血最为严重, 其出现继发性病理学损伤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在脑出血发病后, 如果血肿病灶破入脑室, 会导致继发性蛛网膜下腔积血现象产生, 从而诱发继发性脑血管痉挛[6]。目前, 临床对脑出血在发病的早期阶段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和原则是对炎症反应进行控制, 充分抑制细胞的凋亡过程, 对主动神经细胞进行针对性保护, 使颅内压和脑水肿程度降低,继而有效的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状态[7,8]。

神经生长因子属于分泌型小分子蛋白类物质的一种, 将该药物用于对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中, 可以对交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生理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以对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产生帮助, 使轴突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使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所受到的损伤程度减轻, 对神经生理功能进行迅速修复[9]。

尼莫地平属于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 该药物进入患者体内后可以顺利的透过血脑屏障, 从而到达脑部组织, 对小血管产生积极的扩张作用, 使微循环状态与脑水肿程度得到显著性改善[10]。

综上所述, 脑出血疾病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 可以迅速控制出血症状, 改善脑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使治疗效果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生长因子血肿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