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粉彩艺术的符号特征解析

2018-11-20 02:09柯蔚芳邹晓松
陶瓷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粉彩纹饰景德镇

柯蔚芳,邹晓松

(景德镇陶瓷大学 陶瓷美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粉彩,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以“粉润柔和、高雅绚丽”的艺术品质蜚声古今中外。高档粉彩瓷曾经是权势、地位、身份的象征,欧洲贵族曾经对拥有粉彩瓷引以为豪,国外知名艺术博物馆一度也以收藏景德镇粉彩瓷器为荣。19世纪初,法国人认为只有象征富贵高雅的玫瑰才能与粉彩相提并论,并赋予粉彩“玫瑰族瓷器”的雅称。

美国符号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将符号学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其中语构学是研究符号之间结构关系的学科[1]。粉彩作为景德镇的特色,在绘制材料、工艺、技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特征。应用符号学中语构学的方法,可将景德镇粉彩艺术划分为材料、工艺、色彩和题材纹饰四个符号结构。

1 粉彩艺术的材料符号

1.1 不透明颜料、透明颜料

不透明颜料顾名思义不透明,烧成后表面凸起,光泽度好,具有粉润亮丽的效果,由珐琅彩颜料演化而来。它多被用于粉彩锦地、图案填色等,主要有:玻璃白、锡黄、粉黄、翡翠、淡翡翠、松翠绿和宫粉。其中,玻璃白为不透明的白色,由三氧化二砷、氧化铅、二氧化硅等成分组成,是粉彩最常用的颜料之一。釉上彩装饰中,只有珐琅彩和粉彩使用玻璃白,大明五彩、古彩及后面出现的浅绛彩、新彩都不使用,因此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陶瓷粉彩用料,在一定意义上,玻璃白是粉彩艺术的一个突出属性符号。

透明颜料具备良好的透明性和玻璃质光泽,在康熙五彩颜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透明料主要有:雪白、粉大绿、粉苦绿、石头绿、淡苦绿、淡水绿、淡赭石和深赭石。透明料的绘制,前期主要是平填,后慢慢发展为接填,使画面呈现逐渐过渡、渐变、色相丰富的艺术效果。

1.2 珠明料、油料

珠明料是粉彩绘制的主要画料,其作用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墨,在画面中主要起勾线稿、染层次、画叶茎和山石布景中的点染皴擦作用,在750—850 ℃烧成后呈偏紫的灰黑色。因珠明料中不含低温溶剂,画面完成后还须用雪白或其他透明颜料填盖线条,否则经低温烧烤后无法附着会从瓷器釉面脱落。

用于粉彩的油料有乳香油、樟脑油、煤油及用乳香油和煤油按一定比例调制成的嫩油。它们在粉彩工艺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为调料、打料和渲染等。

1.3 净颜料

净颜料由珐琅彩颜料演变而来。净颜料附着力强,但一般不单独使用,用于玻璃白上渲染或者打底色。主要包括洋红、净大绿、净苦绿、净黄、麻黄、广翠、茄色和胭脂红。

2 景德镇粉彩艺术的工艺技法符号

2.1 二次烤花烧成

粉彩属于釉上彩艺术,需要在烧成的瓷胎釉面上进行绘制填彩,绘制好后还须入烤花炉于750—850 ℃二次烧烤而成。在烧制过程中温度升高、下降的速度控制都有讲究,而且决定了粉彩的成瓷率。

2.2 油性及料性

因粉彩颜料需要油作为媒介进行调制及稀释,所以油性与料性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颜料的油性和料性是绘制好粉彩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搓料、打料时的用油及用量等。例如,搓料时画料中乳香油含量过多,会导致勾勒的线条和块面晕散,再烧烤易引起颜料皱色,还易沾染灰尘杂质,影响烧成后画面效果。相应地,乳香油用量少会影响其粘附效果,同样会影响画面效果和导致工艺缺陷。因此,用油量正所谓“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嫌少”,必须适量与适度、谨慎、科学、合理地用量。油性及料性是粉彩工艺十分重要的符号特征。

2.3 “作坝”、标水的把控与填料

填水料时透明料溶液浓度(标水硬度)要适宜,太薄太厚都会造成工艺瑕疵,熟练的粉彩创作者能凭一种特殊的技艺“作坝”控制好标水软硬。填水料要求标水不能过硬,过硬易堆砌成团填不均匀、平整,烧成后画面会开裂发惊,同样太稀也会影响烧成效果。

填透明料的方法分为平填和接填,平填只需要填平整、均匀,接填除此要求外还需要使接填的两种颜色渐变、自然过渡。还要求填制过程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方能填平整。由于粉彩透明颜料在烧成前后色相呈现很大的差异,且烧成后效果不确定,给填色带来不少困难。

3 景德镇粉彩艺术的题材纹饰符号

通过对粉彩艺术题材纹饰符号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可知,早期粉彩艺术,特别是御窑粉彩艺术的题材纹饰主要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艺术品位占主导地位,受官窑粉彩艺术的影响,民窑粉彩艺术纹饰题材多效仿官窑粉彩艺术。明国后期,大批能书善画且具高水平艺术修养的文人画家参与粉彩艺术创作,浅绛彩艺术的盛行,绘画题材纹饰在粉彩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例如汪晓棠的浅绛彩秋雀图瓷板,潘匋宇的渔家图等。20世纪20年代,浅绛彩被”新粉彩”所替代。这时期的“珠山八友”,主要以中国画作为粉彩艺术题材,以瓷代纸,以料代墨,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建国后,涌现了一大批歌颂祖国秀丽景色、劳动丰收喜悦等的现实主义题材。当代粉彩艺术摒弃了以往歌颂才子佳人、神话人物题材,受西方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及极简主义等艺术思维的影响,创作者对传统进行反思与审视,自由发挥,关注的重心转向自我个性、观念、情感,是于全球化的语境下展开的一种自发式的、带有文化自觉意义上的语言重构和再造过程[2]。

4 景德镇粉彩艺术的美学解析

粉彩技艺具备非常典型的符号属性。景德镇粉彩艺术是粉彩匠师们孜孜不怠追求的材质美、工艺技法美、纹饰题材美、色彩光泽美的结晶。粉彩艺术独特的材料、工艺、技法、色彩光泽的符号特征,不但构成了粉彩外在的艺术形式美,而且使其具备丰富的内涵意蕴,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社会意识和审美心理的外在体现,折射出中华民族生活环境、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制度习俗、风土人情等社会属性,是中华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应用语构学的方法对景德镇粉彩艺术材料、工艺技法及题材纹饰符号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与其他陶瓷装饰方法虽有共同属性,但更多的是其突出的个性特征,可总结为粉彩艺术符号的语言层次结构[3],如表1。

4.1 材质美

材质美是粉彩艺术符号非常典型的美学特征。如果说古彩艺术是“气量胆识非凡、铁骨铮铮的汉子”,粉彩艺术则是“极具修养品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粉彩透明颜料烧成后呈现玻璃质般光泽,温润如玉般高雅美丽。粉彩洁白的瓷胎,渲染于玻璃白上的净颜料和不透明颜料烧成后粉润柔和、高雅绚丽的艺术效果,与透明颜料的温润如玉般的光泽质感、质地共同铸就粉彩艺术魅力非凡的材质美。

表1 粉彩艺术符号特征的语言层次结构Tab.1 Language hierarchy of artistic symbol features of the Rose Porcelain

4.2 工艺美

纵然工艺的复杂性,烧成效果不可预见性及不确定性增加了粉彩艺术制作的困难,传世的粉彩艺术依然映射出粉彩创作者精湛的技艺、匠心独运和对工艺极致追求的工匠精神。粉彩精品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人和多元因素达到最佳状态共同促成的结果。粉彩独特的工艺技巧要求对油、料性的把握,标水的控制,填色时平填、接色的技巧掌握,渲染时洗染、点染、分染的熟稔,各种工艺(如水点桃花、落地彩等)的处理,二次烧烤时温度等,都对粉彩的艺术效果有影响。特殊的材料、工艺蕴涵了时代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康熙五彩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珐琅彩技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清代康熙晚期粉彩被成功创烧,从此,粉彩艺术享誉海内外。又如,当代对新型无毒环保陶瓷粉彩颜料及呈色机理的研究,这些成功实践不但是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而且体现了中华儿女对工艺技术的不懈追求。

4.3 色泽美

粉彩艺术对物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线描来实现的,粉彩线描色调淡雅,运笔流畅、均匀、线条细腻,注重对细部的刻画,风格柔和。粉彩淡雅柔和的线条与于玻璃白上渲染的净颜料和透明颜料烧成后玉质般光泽及与洁白的釉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整体粉润柔和、玉质般莹润、高雅清丽的色泽美。再则,手触粉彩瓷有明显凸起感,使其具有层次分明的三维空间感,立体感强感官丰富,具有视觉、触觉的双重体验,易使观者形成丰富的想象。

5 结 论

(1)景德镇粉彩艺术“粉润柔和、高雅绚丽”的艺术风格,具有典型符号特征,总结为材料、工艺技法及题材纹饰符号特征;

(2)根据景德镇粉彩艺术符号特征总结了粉彩艺术符号结构;

(3)景德镇粉彩技艺是粉彩匠师们孜孜不怠追求的材质美、工艺技法美、纹饰题材美、色彩光泽美的结晶。粉彩艺术不但具有外在的艺术形式美,而且具备丰富的内涵意蕴,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社会意识和审美心理的外在体现,折射出中华民族生活环境、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制度习俗、风土人情等社会属性,是中华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标志。

猜你喜欢
粉彩纹饰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蜡染的纹饰探讨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雕漆纹饰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