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酒吧还在否?

2018-11-21 07:07周俊芳
都市 2018年1期
关键词:蓝山沙龙酒吧

周俊芳/文

几天前,和作家白琳谈十多年前初识的情形,是她刚到山西作协上班,和时任《山西文学》主编的韩石山先生,参加我主持的一个沙龙活动。那是2005年初,我负责的三晋都市报副刊部,以男女周刊为阵地成立了一个情缘沙龙,每月组织一次活动。活动地点设在太原市文源巷的蓝山酒吧,位于山西省图书馆旧址的对面,有时也在别处。老板是和顺人,算是半个老乡,一个很帅气的年轻人,可惜早没了联系,再见也不记得模样了。但我一直念念不忘,那个雅致清净的蓝山酒吧。特别是那条并不宽,却满满文化韵味的巷子。

文源巷,听名字就让人沉醉遐想。地处太原市区中心地带,东临风景优美的迎泽公园,南接医疗便利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临文化氛围浓厚的省文化厅、晋剧院、梅兰芳剧院,北面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山西省图书馆。

单就说创始于1909年的省图,就足以令这个巷子骄傲。山西省图书馆的前身是1919年10月9日成立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其后先后使用过“山西公立图书馆(附设博物馆)”“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太原博物馆”等名称。1950年改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1953年8月又改为“山西省博物馆(设图书部)”,1957年3月成立了“山西省图书馆筹备处”,与博物馆分离。1960年8月28日正式开馆,郭沫若题写馆名。参照原北京图书馆门前街道被命名为文津街,省图旧址的巷子就被称为文源巷。2013年7月2日,省图新馆在汾河西畔的长风商务区正式建成开馆。而习惯上被称为省图书馆文源馆,现为少儿图书馆和古籍馆,经过三年修缮建设,即将对外开放。

上世纪80年代,这条街上开了不少以“文源”命名的文化商店,“文源斋”“文渊阁”“文源鲜花店”“文源餐馆”“文源小吃”等,使这条街成为人流骤增,文化气氛浓厚的所在。

很多事情随着时间淡忘,一封十多年前的信无意中被翻到,单看那字迹就流畅优美,洒脱飘逸。写信人是素有“文坛刀客”之称的作家韩石山。

“俊芳:来信收到。经常收到报纸,都是那么干巴巴的,一张报纸。您的夹了信,让我倍感亲切。那天在蓝山咖啡馆(可能是蓝山咖啡太有名气)参加您主持的“第四类情感”座谈会,感觉也很好,一群男女,放言高论,不是平日思之念之,都很少敢公开谈论的话题。那个“比亲情淡一点,比友情深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定义,实则是大可玩味的。那都是比较而言,对于此类感情,它是唯一的,也是最深的,若要加限制,只能说那一时那一地那一人。您说不是么?您来太原发展仅一年天气,就能独当一面,成为报社的一名中层主管,这说明了您的能力,也说明了您的品质。我们是老乡,愿多多联系。祝文祺。韩石山二月廿二日”

我们的沙龙活动,一般在周五下午,因为当年周六无报,周五上午开会评报,下午本来可以休息,我和搭档张旭霞每月有一次要加班组织读者沙龙。主题以生活情感为主,预先设定好选题,提前一周在周刊上发沙龙活动预告,让读者自己报名参与。那时互联网平台还不怎么发达,多半电话联系,偶尔也有读者寄信发表意见,择一二也会刊登在报纸上。每期的嘉宾则要临时邀请,提前沟通选题,来与不来都有可能。到跟前突然说不能来的情况也有,只能多手准备,以备万全。现在想来,还是很锻炼人,因陋就简,随机应变,实在不行就自己上阵……

有时要给嘉宾准备小礼物,现场摆放最新几期男女周刊的报纸,准备茶水和水果……活动有大有小,多则三十多人,少则不到二十人。有时会邀请唱歌、弹琴、吹埙的人,都是公益参与,并没有一分钱报酬。我自己花钱买水果花生等,有的读者也会带好吃的来分享,总之,气氛融洽,畅所欲言。

韩先生那次活动来,带了两个作协的女生。其中一个就是后来成为山西新锐作家的白琳。不记得他们那天发言的具体内容,就是大家都很踊跃,现场的气氛开心舒服,无拘无束,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其实,沙龙中读者的成分复杂,常常结束了我也不清楚人家是做什么工作的。正是这样宽松的环境,令参与谈论的人可以畅所欲言。等下一周将活动内容在周刊上发表出来,会寄样报给请来的嘉宾。韩先生信中所说的就是寄信的情况,我信中所写一点不记得,但想来就是感谢之类。能让那么大的作家屈尊参加一个小活动,且没有任何报酬,实在非我能力,大半是因着老乡的情谊。

下午的蓝山酒吧几乎没有客人,活动5点多钟结束,我们会帮忙清理现场,恢复原样。到年底,因报纸改版,男女周刊被撤销,情缘沙龙也随之解散。

后来,也曾路过文源巷,留心过那间酒吧,白天总是寂寂,周围多了不少新店。很多年过去了,不知蓝山酒吧还在否?

猜你喜欢
蓝山沙龙酒吧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Wine ahead餐酒吧
论《蓝山》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混进酒吧的小偷
ABC ENGLISH SALON
美酒吧枪击案13人死亡
长泰·十里蓝山
忘了自己是谁
消失的沙龙兔
健康沙龙:姜水烫脚治感冒(健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