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18-11-21 03:13朱养婷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吊运预制构件灌浆

朱养婷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4

新形势下,为满足人们与日俱增的住宅需求,装配式住宅建筑应运而生。而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新技术运用的过程中碰到难题,而通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在技术应用领域碰到的一些技术难题,从而也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1.1 预制构件的制备、验收及堆储

(1)制备及验收。目前国内较为流行采用的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并且广泛应用于标准化住宅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现场后浇混凝土及水泥基灌浆料等来进行连接,由于建筑构件都是由生产车间做好预制,作为施工单位而言在预制构件制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根据施工技术及时与生产车间做好沟通,而重点工作是预制构件到场后要进行严格的现场验收,例如根据《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的9.2.1规定,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家生产的预制构件,应在进场时检查其质量合格文件是否齐全,并对其进行质量验收;按第9.2.2条的规定,对于进场时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预制构件,质量证明文件尚应包括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关键验收记录。在做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应该在构件进场时进行,但是为确保工程实际与检验工作的便利,目前项目常见的是在各方参与下在预制构件的生产场地完成检验工作。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还要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

(2)堆放及仓储。构件通过验收后,施工单位要充分做好堆放及仓储工作,以便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及施工进程;而预制构件的存储过程中也要参考国内相关规范来执行,例如对于一些预应力构件的堆放要根据反拱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且为确保安装作业的便利性,预制构件的堆储应该按安装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安排堆放场地,并且要确保吊装设备的施工范围不能受其他施工作业的影响,亦不能影响其他作业工序。而所有这些工作需要施工单位结合自身经验,提前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中进行细化和部署安排。例如外观复杂的墙板一般采用直立堆放,可借助插放架或靠放架,要保持受力平衡,对称靠放,为保持墙板饰面完整性,还应将饰面朝外,倾斜角度不宜小于80°。

1.2 构件吊运

装配式住宅构配件吊运要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手册的有关规定。在吊运预制构件之前,需根据预制构件的参数,按要求选择经济合理安全保障的吊具及起重设备,另外要注意预埋吊件的安全系数,加强对承载力的试验。目前预制构件的吊装方法主要有平吊(主要适用于受弯构件)、直吊(主要适用于墙体等竖直方向构件)以及翻转吊。而吊运方案需要通过施工的验算方能确定,在相关吊运模型的计算时,要与实际的吊运方式相结合,并且要及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调整(如图1)。

图1 吊运方案技术调整

1.3 构件现场安装连接

目前,国内外对于预制构件的安装方法较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可以因地制宜的选用,例如高层建筑采用现浇内筒加预制外墙的建筑体系,而楼面梁与内筒及外墙的连接采用铰接的方式,部分预制外墙的竖向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而关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规范与图集,例如:《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2012)、《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等等。严格按照我国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来进行接头的施工、检验,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施工工艺的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及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一方面为了下一步吊运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施工安全,而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等工作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以免引起质量或安全事故。

1.4 接缝及防水处理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接缝处及节点处防水处理不当,导致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受人诟病。尤其对于住宅类建筑,防水问题关乎着住宅的舒适度,所以对于装配式住宅,要加强对接缝处及节点处的防水处理措施。例如对于PC预制外墙的板缝处,在施工之前就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并且按技术章程的规定对接缝运用高分子密封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同时,也要做好内部防水的设计,做到内部防水与外部防水相结合,从而保障装配式住宅的防水性能。

1.5 安全与质量保证

目前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的主要相关标准有国家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等,以及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等。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以及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质量及安全性,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做有力保障。

1.6 项目验收

重视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收尾工作,其中验收就是重中之重的一环。对于装配式结构施工的质量验收,通常从主体验收、资料验收等方面入手,加强验收管理,做好观感验收与技术验收相结合,做到生产过程有迹可循,对出现的质量缺陷或偏差进行及时的整改与纠偏[2]。

2 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建议

2.1 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是相对落后的。因此,作为施工企业,更要重视自身施工技术的提高,并通过不断发展预制预应力技术,调整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使得装配式施工工艺不仅仅适用于住宅、公寓等建筑类型,更要扩展到停车场、办公楼、学校等各种类型的建筑。例如适当扩展干式连接工艺,将干式节点运用于不同的结构需要及造型需要,提高干式节点的多样化。

2.2 加强人员培训

人、材、机、环境、方法作为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关键因素,作为施工从业人员都不陌生,而其中“人”是施工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会直接反映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水平上,而对于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各项因素中,对于“人”的不可控风险是最大的。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各级安全教育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员的责任意识、重视质量、重视安全、增加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加强继续教育及岗前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及技术考核等方式来巩固和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或奖惩机制,将质量保障的外部动机转化成人员的内部动因,从而有效降低“人”的不可控风险,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保障。

2.3 提升管理水平

在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具有全局意识,提前做好相关规划及应急预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有序施工,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及时检查与记录相关施工流程,形成工程资料,并且按照标准完成验收程序。而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想要获得稳定而长足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加强组织管理,重视管理流程等方式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能够使企业在竞争的激流中逆流而上,砥砺发展[3]。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装配式住宅的建设标准也越来越完善,建筑工艺也逐渐趋于成熟稳健。而对于住宅需求量巨大的今天,施工企业要做的就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从而在确保居住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前提下,促使自身技术实力得以加强。

猜你喜欢
吊运预制构件灌浆
英国装备的CH-47正在进行野战吊运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石横特钢吊运废钢用挂梁起重机设计
榴弹炮吊运准备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小满过麦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