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海南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2018-11-21 11:08沈通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移动互联网

沈通

摘 要:旅游业是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传统旅游模式下的海南旅游业存在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破坏生态、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南生态资源优势的分析,总结了海南各生态资源区域和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以移动电商带动生态旅游发展的设想,明确了建设智慧型全域化生态旅游模式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海南生态旅游开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策略上的探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生态旅游;智慧型全域旅游;移动电商

一、“互联网+旅游”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之一。“互联网+”的发展概念被提出后,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跟进出台具体的地方行动计划,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互联网关键词不断出现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中,旅游业和互联网相加所能引发的产业融合的前景变的不可限量。从全球经济增开看,旅游业已经连续5年领跑经济增长率,旅游业对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海南省,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行业经济增长率超过其他行业增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主力军。2017年海南省接待游客总数6745.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旅游总收入811.99亿元,增长20.8%。按照海南省2017年末常住人口925.76万人计算,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获得旅游业收入8770元。预计未来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优良的生态自然环境,另一个是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二、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條件

海南旅游业在传统模式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传统模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影响了生态环境,例如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开发,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以及旅游设施的过度膨胀,都损害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使海南旅游业持续、协调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旅游模式的限制,大力倡导绿色和谐的生态旅游模式,保护和永续利用海南的生态环境,形成自身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以生态养生态”、“以生态促生态”、“以生态促经济”。

三、移动互联网+旅游大势所趋

旅游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是偶然的。传统旅游吃、住、行、游、娱、购都是在移动中进行,我们倡导的生态旅游也是在不断的移动中得到体验,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随时随地使用”,正符合了旅游出行的需求。旅游消费者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网上匹配旅行信息,寻找更优惠的门票和廉价的机票以及性价比高的酒店产品,通过阅读目的地信息和旅行指南来提前安排行程。4G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随处可用的免费无线网络等,都为旅游业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让旅游者变得“耳聪目明”。旅行中“移动”着的旅游消费者们也乐于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所有旅游产品和服务,尤其对于不少年轻的游客群体,他们甚至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获取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唯一选择。消费者使用旅游移动客户端参看游客的评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旅游的习惯,这种改变正是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重要体现。从目前移动客户端的下载量、激活使用量以及预订成交量的情况来看,无线预订逐步成长壮大成为主流,伴随着身份认证、移动支付等各种配套服务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必然会改变旅游消费模式。

四、移动电商助力旅游业打造智慧型的全域化旅游

网络经济时代,移动电商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改变。2018年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达5.12亿人,2017年移动网络购物占整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81.3%,较2016年增长4.6%,移动网购和支付已成为最主流的网购方式和消费方式。无线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端智能程序开发产生了更加符合消费场景化的消费模式,使用户不断向移动端转移,用户线下的消费行为通过移动端得以数字化、渠道化、系统化,并为产业活动参与者提供所有环节的信息和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精准营销。旅游业借助移动电商的优势形成“旅游移动电商”新的业态模式,解决了消费入口的问题,激活大规模的潜在用户,积累客户消费行为数据,完成预测、消费、分享、点评的消费闭环。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完善经济协调发展、产业体系融合、社会共建共享,更好地解决传统行业问题,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在设施、要素、功能上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生态、绿色、持久、和谐的智慧型全域旅游。

五、海南生态旅游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1.在资金投入和政策层面解决移动电商覆盖的问题

移动电商的实现必须依靠移动网络才能实现,在4G网络覆盖方面海南省目前还有所欠缺,偏远山区和大部分海岛甚至2G网络都没有覆盖,这就导致某些生态旅游项目在旅游服务、管理、营销、分享等方面无法实现智慧化。因此,必须先从资金投入和政策层面解决移动电商覆盖的问题,例如增加偏远地区基站数量,政府职能部门释放更多通信频段并颁发给移动通讯运营商承建移动网络的牌照,在有条件的区域尝试建设5G网络等解决措施。

2.从地域层面摒弃旅游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共下全域旅游一盘棋

从海南传统旅游布局来看,整体出现了各行政区域各自为战、争抢资源、争喊口号、恶性竞争、同质化严重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起到整体调控的作用,以全域旅游的思路重新进行资源调配和规划,摒弃各行政区域的门户之见,砍掉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的旅游项目,倡导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各项目。同时旅游企业也要配合全域旅游思路,强强联合重新规划旅游方案,向生态旅游靠拢,适当下放数据、营销、宣传和信息服务给下游的移动电商行业,并与电商行业共同把海南旅游的“大蛋糕”做大,实现产业链的共同受益。

3.逐步将移动电商的“去中心化”的特性引入到旅游电商体系中去

在整个旅游电商的格局中,携程、途牛、去哪儿这类大而全的平台是中心和主流,这种平台获取客户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且客户选择某个中心平台只能被动接受,想要个性化、自主化的订制旅游规划更是难上加难。中心化的电商平台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流量多、竞争大,需要投放广告的形式才有收益价值,而且客户基本是购买后就流失了,不能沟通,很难找回客户。而去中心化的旅游电商表现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宽泛了,进而导致依附于信息流而产生的营销行为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消费者有了自己的视角,避免了某些旅游网站的选择依赖,更加适合有个性化追求的用户,最大限度上留住用户,让每一个客户都成为营销宣传上的自媒体个体。显而易见的是,旅游电商实现去中心化必须要借助移动电商的支持。

4.发挥移动电商的优势整合传统旅游产业链,打造全域旅游

移动电商优势显著,基于位置服务信息获取更加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提供更私密性的个性化服务,且支付便捷。传统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应顺应时代,接受和支持移动电商,在“吃、住、行、游、购、娱、分享”等方面全方位参与全域旅游。

5.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建设面向旅游产业集群的全域旅游云技术服务中心

建设一个全域旅游云技术服务中心。面向游客打造以人为本的全域智慧旅游新体验,推动游客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的消费模式的转变;面向企业为企业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全域营销矩阵,促进旅游企业营销模式向精准营销转变;面向政府為政府打造多级一体的全域智慧管理体系,促进行业管理由被动事后管理向向全程实时管理转变。同时还要落实智慧旅游的保障机制,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运营应用平台,全域旅游营销宣传平台,全域旅游智能服务平台,全域旅游认证监管平台。

6.构建生态指标体系,重构生态新格局

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各行各业要树立起绿色海南的建设思路:构建生态指标体系,确定规划目标;尊重原有生态基底,重构生态新格局,落实生态指标;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保证生态规划顺利落实。

参考文献:

[1]赛娜.“互联网+”让生态旅游潜力加快释放[J].人民论坛,2016(12).

[2]陈涵肖.“互联网+”视域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7(09).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移动互联网
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探讨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京津冀将共建两大生态旅游协作区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