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税制改革背景下《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之研究

2018-11-22 02:36王艳丽
商情 2018年48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税收筹划混合式教学

王艳丽

【摘要】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税收征管力度和措施会进一步加强,也对企业的税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税务会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阐述《税务会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税务会计》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最后研究《税务会计》考核评价的改革。

【关键词】税收筹划 税务会计 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税务会钊伪是依据税法对纳税人涉税活动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监督和筹划,以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门专业会计。它融合了税收法律知识和会计理论于一体,是税务中的会计,亦是会计中的税务,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及企业的会计人员都需具备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其教学目标是培养熟知会计理论和税收法规,能正确计税、报税、缴税,能帮助企业依法纳税、规避纳税风险,获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专业人才。因此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需对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一、《税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在《税务会训今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師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讲授法,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能被激发,自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第二,重理论轻实践。《税务会训今的实践课时往往被用于理论的讲解,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不能很好的运用理论知识处理企业的实际涉税问题。

第三,教材内容滞后。近年来我国税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税制改革,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而《税务会计》教材的相关内容往往无法及时更新。

二、《税务会计》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税务会计》的教学过程要“弱化老师、突出学生”,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项目,真正做到“走出去,引进来”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产教融合。

首先,运用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打开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处理思路对企业纳税结果产生的巨大影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且会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会计理论与税收政策在应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然后,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分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把班级学生分为了不同的小组,并选出小组的组长,负责促进和监督本组同学的课下学习。对于主要税种的学习,直接让学生对于相关内容进行课前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课件;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选出小组代表上台进行讲授;最后老师根据小组的讲授情况进行点评,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突出重难点,而且能够强化同学们对于内容的理解,实现最佳的预习效果。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税务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税收筹划意识的实践性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0”对接,应该对《税务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首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并分清主次。企业涉及的税收可以分为初始设立阶段与正常经营阶段,不同企业所涉及的税种也会有区别。比如,一般企业在初始设立阶段会涉及印花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正常经营阶段除涉及以上税种外,还会涉及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企业还会涉及消费税,房地产企业还会涉及土地增值税等。在教学过程应该让学生对税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有个整体把握。要明确企业税务岗位的工作内容,按照企业的涉税流程安排税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并结合一般生产企业的主要业务涉税情况,分清《税务会计》教学内容的主次,重点内容重点讲解,像流转税和所得税就属于重点内容。

然后,结合税制改革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税收征管力度和措施会进一步加强,相关税种的法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教材的滞后性,无法对相关内容做到及时更新,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权威网站或期刊,引导学生进行关注。

最后,强化实践教学。以菏泽学院为例,《税务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会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学分为2,总课时为32,其中16课时理论、16课时实践,针对税务会计涉及的众多税种,理论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为保证实践课时不被理论课时占用,一方面需要将教学内容划分主次,重难点税种做重要讲解,简单税种简单介绍;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以保证理论教学。另外可以通过引入合适案例让学生讨论、思考,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走进企业,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结合。

四、《税务会计》考核评价的改革

《税务会训伪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应在单一的期末测评的基础上增加过程评价,将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测试评价,其中过程评价成绩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三部分组成,占期末成绩的30%,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固定的小组,对于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分组进行,不仅在有限的课时内兼顾全体同学,而且有利于提高同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另外期末测试占期末成绩的70%,期末测试包括了客观题和主观题,通过客观题的测试了解同学们对《税务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主观题的测试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税法逐步完善,企业经济活动引起的计算、报税会更加规范。因此,高校必须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税务会训今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人才,推动我国财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珩.《积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师,2017,(6).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税收筹划混合式教学
有关事业单位税务会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统分关系影响因素的探究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