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回归的理性思考

2018-11-25 14:55罗晚霞
运动精品 2018年6期
关键词:竞技人文精神人文

罗晚霞



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回归的理性思考

罗晚霞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文章阐述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及其表现,探讨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回归的动因,提出如何构建理性的竞技体育人文精神,旨在将人文精神传播于体育的各个领域,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理性回归

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成长。2008年中国运动员代表团领跑北京奥运会奖牌榜首,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被肯定。同时,体坛频频爆出丑闻,如伦敦奥运会上的羽毛球的假打风波,里约奥运会上的兴奋剂事件等等。不少学者发出了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声。近几年来,关于人文关怀的话题在奥运会报道中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奇怪论调,如在里约奥运会上孙杨不敌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取得1500米自由泳亚军时,有些媒体发出了“孙杨的银牌最珍贵”的言论……笔者对于如何真正传递落实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注意事项进行了一番思考。

1 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内涵

1.1 人文精神内涵

《周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这是人文二字在我国最早的出处。其中的“天文”是指时间流逝之类的自然现象或者规律;“人文”是指礼仪、伦理;“化”是教化的意思。因此,“人文”在最初是与社会的教化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当今人文概念更等同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即“人本”、“人道”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的宗教主义,同时肯定和弘扬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2]。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本质的精神,它揭示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体现出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实现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具体来说,人文精神是将人作为中心对象,为人类的心灵寻找精神的归属地[3]。其本质就是“将人作为一切的价值中心”,实现人性真、善、美的高度协调统一[4]。

1.2 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

竞技运动是以身体作为媒介表现高度专业的一种艺术,具有感受、鉴赏和评判美与审视美教育属性。它以最直接、最明了的竞争方式唤起人们内心当中想表达自己但又不会轻易暴露出的对于征服的欲望[5]。竞技的意义不仅体现于对生理上“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也在于对精神上的自我超越和追求卓越精神的表达,体现出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其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6]。 “对人的生存关怀是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基础特征,更是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7]。”它倡导在身体活动中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弘扬生命的意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宗旨,指引人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寻找发现真、善、美,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健全的自我[8]。

2 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表现

2.1. 自我意识觉醒,自立自强

最初,我国竞技体育的目的即是为国家争光,展现国家的实力,因此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各种表现都被打上了国家的烙印。在最初征战奥运体坛的年岁里,我们的运动员们总是以一种弱小的受尽委屈的心态去征战,以至于我们总是能看见运动员们泪洒赛场[9]。运动员将自我的感受压制在国家情怀之后,这样的心态之下,快乐二字似乎和竞技体育无缘。如今,运动员们不仅注重自身的成绩,也看重自身对赛场的态度。里约奥运会上的游泳选手宁泽涛止步于一百米半决赛,他在赛后采访中称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发挥出了正常水平,对于能够站在奥运会赛场上感到非常开心和骄傲。对比过往各种因未能达到预期表现的运动员们的言行,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因没有拿到金牌表示愧对祖国向人民群众致歉的吴景彪。宁泽涛的言行充分体现出奥林匹克的“重在参与”的理念。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待自身在竞技场上的评价也更加理性真实。正如奥运会之父顾拜旦所言:“参与比取胜对于奥运会来说更加重要,如同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但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对自我的追求都是运动员追求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表现。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人走向圣洁和崇高,要生命在人文价值的关怀中得到升华[10]。

2.2. 追求全面发展,解放人性

竞技体育人文精神凝结了人类文化中的美好品质,体现出对人的全面关怀,追求对人性自由的解放。近年来,运动员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里约奥运会上女排运动员们在拿到冠军后多次因各种非赛事因素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出现在新闻报道里,活跃在公众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女排运动员们不仅技术精湛而且个个都是高学历傍身,不少人都是研究生在读。运动员在非赛事时期于新闻中出现,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算发生也是一些负面报道。运动员技术的精湛和学业的突出都离不开教练领导阶层的科学指导与大力支持。里约奥运会上最吸引观众眼球之一的求婚事件——秦凯在世界观众面前求婚何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祝福。西方媒体将秦凯的行动称为“中国运动员在表达自己爱意的这项行动上有了巨大的进步”。除了秦凯何姿两人,射击运动员杜丽和庞伟二人早在2009年成为了中国第一对奥运冠军夫妇。从过去禁止运动员恋爱的规定到如今世界人民面前承诺的浪漫,这不但是规定的改变,更是对人性的解放,对自由的追求。从抑制运动员之间的正常情感需要到冠军夫妇家庭的组成,中国运动队的的领导阶层越来越人性化。考虑运动员的正常情感,着眼运动员的长远发展。中国运动队教练们正在从各个方面保障运动员权益,实现对运动员生命个体的终极关怀。

2.3 领悟本真魅力,理性包容

英国文豪奥威尔的《运动的真谛》一书中说到:“意味深长的不是参赛人员而是观众的态度,以及在观众后面所代表的各国人民的态度。”的确如此,观众对一场赛事结果的行为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国对体育精神的理解。1988 年李宁在汉城奥运会上没能续写辉煌,遭受国人痛骂,被指为“体操亡子”,后来遗憾退役;2008 年刘翔北京奥运会上的弃权行为,同样是饱受争议,被冠以骗人的懦夫骂名。国人看重的是运动员作为金牌制造机器的身份,若国人认为你若具有赢得金牌的实力,你就应该获得金牌。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在赛场上我们不再仅仅是关注成绩,更多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来自企酷的一项关于奥运会的调查报告显示,里约奥运会上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分别排名最靠前的是洪荒少女傅园慧的表情包、孙杨自由泳夺冠和秦凯向何姿求婚[11]。从看重运动员的赛场成绩到欣赏运动员的个性的转变,不再将眼光仅仅局限于金牌的获得者,体现了中国民众日益强大起来的自信心,也展现了民众日益提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在对待运动员的评价上,我们也越加理性。孙杨在1500m的自由泳的失利,微博下的留言多数都是温馨的鼓励性言论。从“去死吧,刘翔”到“别哭,孙杨”这些新闻媒体报道内容转变的背后,彰显的是我国媒体体育受众理性化的态度转变。国人不再是看客,让体育回归于体育本身,使体魄和文化共同发展。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更反映出良性思维的转换[12]。

3 人文精神理性回归的动因

3.1. 竞技体育精神的异化,“人本位”的缺失

竞技体育是人所从事的一种活动,当竞技体育中出现了某些与竞技体育相敌对的、并束缚人甚至阻碍了人的发展的问题是,竞技体育的异化出现[13]。政治的过多干预,非法的竞争,商品经济功利主义的冲击,使得竞技体育的精神被扭曲。对于获胜的欲望,部分运动员、教练员摒弃了竞技体育中的人文精神,将胜利作为比赛的唯一目标,由此产生了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采用暴力手段去窃取胜利的果实的行为;部分体育工作人员运用非法手段操纵比赛、打假球;一些裁判员为了金钱利益不顾公平公正的原则吹黑哨;部分球迷因为支持球队未能获胜而恼怒发生的流血事件......由于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丧失,现代竞技体育中对物质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体育精神的享受,“重物轻人”现象严重。

3.2 人文主义的过度宣扬,“价值观”的扭曲

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举国体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历来被人所诟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历史以来最佳成绩后,国民开始正视金牌。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新闻报道在谈及竞技体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时,总免不了把举国体制痛批一顿。在里约奥运报道的全媒体背景下,新媒体的报道着力于“看淡奖牌,彰显人文关怀”的气氛渲染;主流媒体力图还原赛事现场本身、尊重事实进行客观理性引领,人文关怀一度成为里约奥运会期间的焦点[14]。人文主义的回归,对竞技体育精神本体的完善性,对运动员来说都应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度宣扬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在人文主义的过度宣扬下,“金牌无用论”和相关报道动摇着我国运动员的奋斗之心。应该明确我们反对的是金牌所带来的过度名利,但对于金牌和奖牌自身,其代表的价值和意义从未发生过变化。无论是在何种时代背景下,我们依然赞颂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坚守的运动英雄。如此,真正的体育正能量才不会被渲染人文关怀的莫名言论所掩盖[15]。

4 构建理性体育人文精神的途径

4.1 加强教育,夯实体育人文精神的社会基础

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推动体育及社会的进步,是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社会价值意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在人的成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教育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个体层面上着手,教授给运动员们基本日常的生活文化常识,传授科学的训练方式方法,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树立“以人为本”、“身心一统”体育人文观念;二是从社会大系统上,通过创新教学和鼓励科研,形成系统成熟的体育人文学科理论体系,使体育人文精神具有牢固的理论根基支持,充分发挥体育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2 客观报道,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发展,媒体的报道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前,大众的目光大都集中于和体育活动相关的新闻和赛事报道,运动员在赛场外的拼搏、非金牌选手以及非运动员人士为体育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16]。”由此可见体育新闻媒体的报道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体育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媒体提供何种内容,大多数观众都是被动地接收处理所提供的信息。“因此,网络体育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重视挖掘人文精神”[17],给公众提供客观的新闻内容。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人文精神的表达与呈现方面,要注重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在思想上,网络媒体应树立“参与就是胜利”的理念,转变“唯金牌论”的思想,弱化体育新闻报道的功利性,向公众展现出体育运动的真实魅力[18]。”

4.3 注重实践,构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体育人文精神是竞技体育良好发展所要坚守的价值信念。所以,在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中,必须要使其具有现实的载体——物质化。实践是沟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在竞技体育人文精神与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将竞技体育人文精神融合于现有的政策体系,这样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在相应的体育法规、体育规则、体育习惯等体育文化的现实运作当中有落实的可能[19]。从而才能使体育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明确的体现,使体育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具体的载体。

5 结语

竞技体育以其竞争过程的激烈行为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吸引着人们的眼光,人文精神的回归使竞技体育在激烈比拼的魅力之外更增加了一抹柔美色彩。人文精神注重人本体的感受,倡导对人的尊重和欣赏,对生命意义的关怀。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将推动竞技体育更好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1]慧超.试论《周易》的人文精神[J].中州学刊,2005(4):147-149.

[2]田祖国.人文精神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伦理教育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6.

[3]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4):10-12.

[4]高鹏华.现代奥运会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181-182.

[5]孙玮.论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竞教结合”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3):112-114.

[6]李树旺.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1):51-52.

[7]谢琼桓.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6):461-469.

[8]唐韵.理性思维转化——里约奥运会折射出的人文情怀[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23-27.

[9]庞建民,林德平,吴澄清.对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47-49.

[10]李晓彦.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J].出版广角,2016(22):83-55.

[11]李中文,李天骄.人文关怀也应有平常心——以里约奥运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6(10):94-96.

[12]程海霞,朱昆荣.网络体育报道中人文精神的表达[J].新闻战线,2016(20):154-155.

[13]刘芳.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体育人文精神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6.

Rational Thought about the Regress of Humanistic Spirit of Competitive Sports.

LUO Wanxia

(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罗晚霞(1995—),硕士生,研究方向:全民健身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竞技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人文社科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