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引发的探究

2018-11-26 11:53章丹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雌雄两棵树银杏叶

章丹

这一天午饭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散步。透过幼儿园的栅栏,可见小区内几棵挺拔的银杏树已满树金黄。一阵风吹过,许多金黄色的“小扇子”从树上飘落下来。孩子们惊呼起来:“叶子金黄金黄的,好美。”“叶子像小扇子。”“叶子飘下来像蝴蝶在飞。”……看到孩子们对银杏叶的喜爱溢于言表,我便带领他们走出幼儿园来到银杏树下。孩子们一边捡银杏叶一边交流自己的发现:“我以前没有注意到它,现在看到了,因为它变黄了,飘了下来,很美。”“看,有的叶子掉了,有的还在树上。”“我的叶子比你的大。”“我的叶子也很大,不过它们好像颜色有点不一样呢!”“我的这片叶子颜色是金黄的。”“我的也是黄的,但是比你的要淡一点。”“我想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变黄的。”“我想知道这些叶子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决定把银杏叶带回活动室研究一下(见图1)。

●与银杏叶的亲密接触

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把银杏叶放在科学区、美工区等区域,同时提供小纸条、放大镜、笔等材料和工具。由此,孩子们与银杏叶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在科学区里,孩子们最喜欢拿着放大镜观察叶子,他们很快就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比如,银杏叶的大小不同、颜色有深浅;银杏叶的厚薄不同,有的较薄、手感柔软,有的较厚、手感稍硬;银杏叶的表面有一条一条的线;有的银杏叶中间有一道长长的裂口(见图2)。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逐条记录在纸条上,并自发地交流着各自的发现。

与此同时,他们运用绘画、符号、画出来的汉字等表达自己对叶子的疑问。比如,为什么银杏叶有的黄色有的褐色?为什么银杏叶边缘像波浪线?银杏叶上的“线”是什么?为什么银杏叶长得不一样……从上述表征中,我看到了孩子的好奇和问题,于是在活动室设置了一面话题墙,供孩子们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疑问。

在美工区中,孩子们用银杏叶拓印,直接感受到了银杏叶纹理清晰的特征。孩子们在“借形想象”的美术添画游戏中感知了银杏叶的独特外形。比如,他们用银杏叶表现公主的伞、女孩的裙子、大炮的炮筒(见图3)、美人鱼的尾巴(见图4)等。正是“美人鱼”的尾巴让孩子们意识到用中间有裂纹的叶子做尾巴最漂亮,于是他们纷纷寻找带有裂纹的银杏叶。与此同时,他们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有的银杏叶裂纹深,有的裂纹浅甚至没有?”

●银杏葉分雌雄吗

在两个不同区域里游戏的孩子均提出了关于叶裂的疑问:为什么银杏叶有的有裂纹有的没有裂纹,有的裂纹深有的裂纹浅?其实,开始我也不知道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通过查找资料才明白这种叶裂现象蕴含着许多植物的知识,其中之一是与树的雌雄有关。

我想了解孩子会对叶裂现象做出何种解释,于是问他们:“为什么银杏叶有的有裂纹有的没有或裂纹较浅?”一个孩子说:“叶子就和人一样,人也有长得不一样的,有白种人、黄种人。”“这跟花鸟市场买来的种子有关系,因为种子不一样,所以它长出来的叶子也不一样。”“也许是叶子落到地上的时间长了就裂开了吧?”孩子们的猜想很丰富,大多是从已有经验迁移过来的。带着猜想,我带领孩子们第二次走到银杏树下。这时,孩子们找银杏叶的目的性更强了,他们一边寻找一边问:“这些有裂纹的叶子到底是从哪棵树上掉下来的呢?”“地上有两种叶子,是从两棵树上掉下来的呢还是一棵树上就长着不一样的叶子?”孩子们开始观察,但由于树太高无法看清叶子的细微差别。有的孩子想爬到树上去看,但是没有成功。有的孩子便尝试走到幼儿园二楼平台,用长长的晾衣杆把两棵树的树枝勾过来进行观察,发现两棵树上的叶子确实不同。根据前期为花儿做标记的经验,他们把取自这两棵树的叶子样本分别贴到相应的两棵树干上,以示区别。

接着,我又问:“除了叶子不同,这两棵树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吗?”有孩子说:“树干的粗细不一样。”“树枝的长法好像也不一样。”“分别是怎样长的呢?可以用身体动作表示一下吗?”孩子把手臂向上举起表示树枝向上生长,把手臂平举表现树枝向外生长。于是,孩子们观察得更加仔细了,他们发现叶子裂纹深的树干细长、高大,树枝往上长;叶子无裂纹或裂纹浅的树干粗矮,树枝往四周伸展。“两棵树除了叶子不同,树枝、树干也不同,真奇怪呀!”“是它们的年龄不一样吗?”“是它们的品种不一样吗?”孩子们又有了疑问。于是我们请来幼儿园的种植顾问王爷爷。王爷爷问孩子们:“你们看,这两棵树谁比较高?”孩子们说:“叶子裂纹深的那棵树高。”王爷爷再次问:“你们家里爸爸高还是妈妈高?”孩子们回答:“当然是爸爸高。”“难道树也有爸爸妈妈?”王爷爷点头表示认同。王爷爷又问道:“现在你们知道手上拿的是‘男孩树叶还是‘女孩树叶了吗?”因为中班幼儿对雌雄这一词比较陌生,所以王爷爷借助男孩女孩的不同性别帮助他们理解雌雄的含义。

孩子们对树有雌雄十分好奇,回到活动室继续交流新发现和新收获:原来银杏树也跟我们人一样分男女(雌雄),“男”银杏树比较高,但树干较细,树枝大都向上生长,它的叶子颜色比较深,摸起来比较厚、硬、粗糙,中间有一条深深的叶裂;而“女”银杏树比较矮,但树干较粗,树枝一般都向四周生长,它的叶子颜色比较浅,摸起来比较薄、软、光滑,中间没有叶裂或只有浅浅的叶裂。明白这些后,有的孩子马上画了“男孩”和“女孩”标志,并把它们分别贴到相应的树干上,使得用来区分雌雄银杏树的标志更形象了。

●银杏叶的生长方式

银杏树分雌雄的发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他们常常拿着望远镜去幼儿园二楼平台、银杏树下观察,希望有更多的发现。果然,孩子们有了新发现,他们发现银杏叶的生长方式很特别。银杏叶是典型的簇生,中班幼儿除了辨别和比较叶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特征外,是否可以初步了解叶子的生长方式呢?经过思考,我决定尝试引导幼儿观察银杏叶的生长方式。

于是,我剪了一些银杏树枝带回活动室投放到科学区,供孩子们近距离地观察叶子的生长方式。“其他的树叶也是这样长吗?”他们产生了新的问题。当天,我们就去幼儿园及小区寻找其他的树,如枇杷树、樱花树、桂花树、茶树等,回来时也收集了一些树枝放至科学区(见图5、图6)。孩子们发现不同树木的叶子生长方式不一样,他们自发地用绘画的方式做了记录。

几天后,在孩子们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我组织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他们先分小组对不同的树叶进行比较观察,然后分享交流。他们总结出有的树叶像人的耳朵一样一对对地长,有的一圈一圈地长,有的下面长一片上面紧跟着长一片。孩子们除了记录树叶的生长方式,还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理解给这些生长方式取了名字,如把“对生”命名为“人生”(见图7),把互生命名为“上下生”(见图8),把“轮生”命名为“圈生”(见图9),把“簇生”命名为“点生”(见图10)。我接纳幼儿的解释,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事物的积极性。最后我出示了对生、互生、轮生、簇生等叶子生长方式的图例,请孩子们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对应、分析,最后得出了银杏叶的生长方式是“簇生”的结论。

●银杏叶大变身

美工区中,银杏叶始终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材料。我看到孩子们在用打孔机和压花器给银杏叶打孔、压花。很多孩子因为雄叶比较厚,雌叶比较薄,所以打孔、压花时用的力度不一样,从而进一步感知了银杏叶的特征。为了引发幼儿更多的创意行为,我又投放了各类粗细不一的线绳、一次性浴帽、塑料头箍、发夹、毛根等。看到这些材料,孩子们有了很多想法,他们把银杏叶制作成耳环、帽子、项链、手链、戒指、头箍等(见图11)。制作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一些困难,比如有的孩子对线绳长度估计不足,有的孩子不会打结,但他们都通过反复尝试或同伴互助解决了问题。

后来,这些自制的饰品被运用到了表演区。表演区的女孩将这些饰品穿戴在身上,说自己是“银杏公主”,张罗着要给大家表演走秀(见图12)。其他女孩也纷纷表示要一起表演,小小的表演区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孩子了,于是他们更换了场地,选择了便于走模特步的走廊进行表演。男孩则用银杏叶把自己装扮成印第安人,自然地投入到了情景游戏中。

●为什么树枝顶端的叶子不见了

因为制作的需要,孩子们经常去银杏树下捡落叶。一天,孩子们发现银杏树枝最顶端的叶子不见了,而中间却很茂盛。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根据已有经验展开了各种猜测、想象,并且画了下来(见图13)。比如,可能是银杏树像人一样生病了,掉了头发;可能顶端的叶子最容易被风吹走;可能是顶端的叶子被雨打落了或被雷电劈落了;可能是营养不够就像爸爸一样秃顶了……我在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植物的这一自我保护现象呢?为了解释抽象的概念,我借用自己的身体向孩子们形象地展示银杏的枝条就像打开的手臂,秋天,气温降低,土壤里的水分减少,树为了保护自己,开始减少对叶子输送水分和营养,离树干最远的叶子最有可能得不到水分和营养,所以就先变黄并掉落。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我还设计了“吸管”实验(见图14):将餐巾纸搓成条塞进透明的吸管,然后将吸管绑在一起代表树干,红色颜料水代表水分和营养,过了一段时间,纸巾条的大半截已经渗透了红色颜料水,而最前端则没有变化。这一实验让孩子理解了為什么银杏树的顶端先落叶。

●留住银杏的美

渐渐地,银杏叶已快掉光了,孩子们感到深深的遗憾:“这么美的银杏叶我们马上要看不到了,怎么办呢?”于是关于“如何留住银杏的美”的讨论产生了。有的孩子提出可以去写生银杏,有的孩子提出可以将银杏叶做成书签,还有的孩子提出可以制作一棵立体的银杏树留在活动室。为了支持孩子的创作,我有意识地提供了少儿百科全书,孩子可以阅读其中有关银杏树的内容,回顾之前习得的知识经验。

第一组孩子带上作画工具来到银杏树下,寻找自己喜欢的角度和位置进行写生活动。因为孩子的已有经验、写生角度不同,呈现的作品也各不相同,但孩子的表达都是源于对真实银杏树的关注和热爱(见图15、图16)。他们有的表现银杏叶飘落的场景,有的除了表现银杏树还添加了周围的其他植物,还有的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把飘飞的叶子画成了蝴蝶,着实让人惊喜。

第二组孩子尝试用银杏叶做书签。他们挑选自己最满意、最喜欢的叶子,有的把叶子擦干净夹在自己的绘本里,有的请教师帮忙把叶子塑封再沿轮廓剪下。

第三组孩子决定制作一棵立体的银杏树。他们提出要把捡来的雌雄银杏叶分别粘贴到树上去,所以需要两棵“树”。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去幼儿园的花园找来一高一矮两根枯树枝,分别代表雄树和雌树。孩子们将银杏叶按雌雄分类,将雄叶粘贴到高一点的“树”上,将雌叶粘贴到矮一点的“树”上。但在粘贴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问题,他们用透明胶水、双面胶、白胶等粘贴树叶都不成功,一时陷入了困境。这时,我有意识地在一旁用轻质泥粘了几片叶子,孩子们马上就明白了,并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轻质泥确实能很好地固定叶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借助百科全书上的图片将银杏叶簇生的形态表现得十分形象。

一天早上,一位孩子的妈妈带来的一盒银杏果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它很像开心果。”“我在百科全书上看到银杏树先长花再结果。”“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不到银杏果?”……虽然现成的银杏果容易获得,但是为了让孩子获得直接经验,我决定等到来年银杏结果时再抓住机会带领孩子们探究。

在上述活动中,我们立足儿童视角,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回应。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幼儿都投入热情,体验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相约,来年春天,从银杏树长出第一片叶子开始观察,与银杏花、银杏果来一次亲密接触,不再错过它的生长。由银杏叶引发的探究活动还将继续。

猜你喜欢
雌雄两棵树银杏叶
两棵树
水果也分“男女”吗
我养了两棵树
与银杏叶的约会
银杏叶离天空很近
黄菠萝雌雄植株间形态特性差异研究
书的怀抱
金色的银杏叶
两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