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Cartoon time板块的运用

2018-11-28 04:30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板块动画笔者

叶 菲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2011年的新课标中倡导英语课堂教学应逐步走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乐于探究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新教材中的Cartoon time板块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适宜的教学资源。

一、Checkout Time 板块探究性教学的价值

1.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Cartoon time板块中的故事情节简单,非常适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大多都能读懂故事的基本内容,自主探究的难度适宜,不易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2.语言实用,切合目标

Cartoon time将语言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故事之中。教学材料围绕单元主题,以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为主,并适当拓展,突出了单元的学习重点,便于情景式、连贯性地探究。

二、Checkout Time 板块探究式教学现状

尽管Cartoon time板块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素材,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没有从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1],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偏差,探究机械

Cartoon time出现在教材的第三部分,不少教师备课时,针对Cartoon time板块的设计往往是一笔带过。各种教学参考书也很少涉及此板块的教学探讨。

2.内容偏差,探究肤浅

Cartoon time板块通常被教师放在课堂的最后5~10分钟教学,往往是完成了Story time和Fun time两部分教学后,再考虑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有时因时间有限就草草了事。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探究,而没有扎实的探究过程。

3.教法偏差,片面整合

由于对Cartoon time板块的探究式教学价值缺乏认识,教师的教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很被动,教学方式以机械性的重复跟读为主。一般开始用Flash动画展示一遍故事情节,学习新单词和句型,学生造句练习,跟读纠音,师生问答加深理解,最后再表演一下。教师在纠正发音、教读句子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更谈不上发散思维和创新运用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三、重构提升,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笔者尝试把Cartoon time板块的内容进行深化,设计了一种新的英语Cartoon time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感知—理解—模仿—突破”这四个环节,让学生真正理解故事,提高学生的理解答疑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1.通看全图,初步感知,激发探究兴趣

Cartoon time板块中的图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笔者认为Cartoon time板块教学的第一步可以是PPT出示或直观的简笔画呈现故事的主要场景或元素,让学生自由想象故事大意并从图中了解故事人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3下Unit2In the libraryCartoon time板块时,笔者将Cartoon time板块中的六幅图利用PPT翻页效果制成一本故事书,然后设置阅读任务Task1:Look and observe看图观察Bobby和Little Mouse的表情。学生看完图片后,便能说出文章的人物及人物的表情,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掌握文章总体意思的能力,同时学生也有兴趣去自主探究故事。

2.自读全文,合作交流,指明探究方向

Cartoon time与Story time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更强调自主探究式的阅读理解。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后,让学生带着简单的任务去学Cartoon time,领会其幽默风趣,并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故事内容完成各种任务,在全班交流反馈。

以3下Unit2In the libraryCartoon time板块为例,在学生观察完图片后,笔者给出第二个阅读任务Task2: Read and circle自读课文,圈出Little Mouse做了什么?Bobby又是怎么说的?培养学生自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反馈时,让学生模仿Bobby的口气,鼓励学生大胆说,放开演,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这样的阅读任务是基于文本,但又高于文本,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

3.重点突破,模仿巩固,真实体验探究过程

Cartoon time板块的动画很有趣,学生都很感兴趣,因此Cartoon time板块教学的第三步,笔者常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欣赏动画,感悟其中的幽默,从整体上进一步理解故事意思,了解文章的内涵,初步体会其中的幽默。学生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前完全做好规划。如果能在计划里给课堂意外预留较多的空间,就更能够体现探究式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更有利于促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出现,也能使课堂探究活动的气氛更活跃[2]。

例如,在3下Unit3Is this your pencil?Cartoon time板块中,学生在自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后,笔者给出第三个任务Task3:看动画并想一想Bobby为什么不喜欢这些蛋糕?并且小组演一演。因为有了老师给出的任务,学生在欣赏动画时很快就发现因为蛋糕很像一只老鼠,所以小老鼠Bobby是不会愿意去吃这样的蛋糕的。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并自己探究可能的原因。在自主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会体会到文中的幽默,体会到读故事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

4.发散创新、培养探究能力

Cartoon time板块的故事虽然短,但都有主题,所以很适合让孩子给故事起名字或者续编故事。由于受语言的限制,学生起的英语题目不可能像语文一样有深度、发人深省。但笔者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从不分高低,只有发自真心的、精彩的表扬,不在乎质量,对于学生的种种奇思怪想,从不批评指责。

比如在3下Unit3Is this your pencil?Cartoon time板块设置最后一个阅读任务时,笔者让学生为故事起名,故事的名字不必一致,尽可能鼓励学生起得丰富、生动些。学生给出很多题目:Anaughty mouse, Little mouse, A funny mouse,Bobby and the Little mouse,让笔者感到惊喜的同时,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结 语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模仿—突破”这四个环节重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只要教学方法上把握到位,将教学融于探究中,让探究充满乐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小皖.小学英语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付春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板块动画笔者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老师,别走……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我的动画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