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课

2018-11-28 12:59张俪瑛
名师在线 2018年28期
关键词:音响效果音乐课乐曲

张俪瑛

(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福建三明 365000)

引 言

记得笔者在上小学时,同学们都很喜欢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上我们可以尽情歌唱,还可以欣赏名曲,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时,面临初中升学考试,音乐课就成了美好的享受。时过境迁,如今笔者接过教师的接力棒,从事小学音乐教学二十余年,笔者发现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不同了。如今小学生缺乏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音乐教材上的歌曲很多他们早已会唱,缺乏新鲜感;二是音乐教材的内容距离小学生的生活太远;三是学校的音乐课设备、音响效果比较差;四是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不够,缺少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针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笔者不断探索总结,尝试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融合多种教学法,拓展音乐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从教材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部分歌曲与学生在幼儿园所学歌曲重复,或学生在一些活动中已经学会演唱部分歌曲。

例如,学生在幼儿园时已经学习过《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但实际上由于在幼儿园时,主要是模仿教师演唱,所以学生对乐曲的节奏和音高掌握不够准确。但是学生们认为自己已经学过,在课堂上便不再认真听讲。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多角度提升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第一步,从乐曲的节奏入手,让学生将四分音符读成“走”,八分音符读成“跑跑”,二分音符读成“走哦”,等等。教师用教鞭轻挥基本拍,学生将整首歌曲的节奏朗读一次,同时注意跟随教师的基本拍;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两组学生在读四分音符“走”的节奏时走一步,另外两组学生读到两个八分音符“跑跑”时顺着队伍小跑两步,读到二分音符“走”时全班走一步,“哦”则膝盖弯曲一次,当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用走或跑展现节奏时,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唱,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最后,当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之后,引导学生用响板和碰铃为乐曲伴奏。在这节课中笔者首先采用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中的空间动作,引起学生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打击乐的教学,也是对声部初步构建的培养,这既是对教材的深化,也能够将多种教学方法无痕地应用到一节课中,从而让学生期待下一次音乐课的到来,让学生真正想上音乐课[1]。

二、借助网络资料和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资料和学校相应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能走进教材

单一的为了教材而教,教学效果势必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对儿童歌曲的演唱不到位,还有些教师认为如今学生对歌曲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甚至有学生连国歌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学生没有真正了解和走进他所学的音乐教材,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音乐课缺乏兴趣。为了引导学生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卖报歌》《卢沟谣》等这一类有特殊年代背景的乐曲,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或微课,让学生身临其境,带着崇敬的心情和自豪的感情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而不是用拖沓的声音吼叫着演唱。一些外国歌曲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由于不是本民族的音乐,要想让学生理解其情境,就需要教师带领他们学习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这个作品。

例如,四年级上册中的管弦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是一首勃拉姆斯创作的广为人知的作品,为了让学生能够走进这个作品,笔者先将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了解吉卜赛这个民族以及它的民族音乐,笔者还在B主题节奏欢快的部分编入了歌词:“我们唱歌跳舞多么快乐!我们唱歌跳舞多么欢喜!”让学生在感受欢快活泼情绪的同时,能够轻松地记住乐曲的主体旋律,真正喜欢这个作品。

三、用其他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弥补课堂音响不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资金的不足造成教学设备的滞后是许多学校常见的问题,一些乡村学校甚至只在公开课教室配备有几台电脑,平时欣赏课只能用收音机;而城市学习的音乐教室虽然配有相应的设备,但音响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这就让平时已接触过多媒体的学生对课堂上的音乐效果不感兴趣。曾经就有学生问笔者:“老师,为什么课件里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和我听过的不一样啊,感觉我听过的那个版本更好听。”那怎样才可以弥补音响的不足呢?笔者认为可以为电脑连接小音箱,或是将音响效果优于课件的材料与之进行替换,再或是用电子琴、钢琴等教学设备现场演奏。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金蛇狂舞》,人教版教参有配套的课件资料,但音乐速度很快,教室内的音响效果不够好,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直接分段显然不容易做到。笔者将网络上音响效果更清晰的版本截取下来,再运用会声会影软件按照几个主题进行剪辑,让学生分段欣赏分析,在分段分析时弹琴辅助,让学生将每一主题的旋律记于心间。这样学生能够很清楚地欣赏《金蛇狂舞》整部作品,自然也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了。因此,教师要在备课前不厌其烦地制作音响效果最佳的课件,用于课堂上弥补音响的不足,这样就会减少课堂音响效果不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音乐教师应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实践的前沿,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专家名师任勇曾经在他的书中谈及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是为了实践现代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师生之间的活动形式,是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手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途径,是现代教学工作方式的总和。”因此,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架琴的传统音乐课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传递最先进的学习内容,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始终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步。

近几年出现了比较热门的图谱教学,这是一种优秀的欣赏课教学方法。例如,在上《调皮的小闹钟》时,用图谱标识就可以直接知道闹钟响了几次;又如在学唱《白鸽》这首乐曲时,可以直接让学生感受到这首乐曲旋律的特点;再如,笔者时常制作微课,用于解释乐理知识:什么是渐强,什么是渐弱,什么是管弦乐合奏,等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很快掌握音乐课上需要掌握的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 语

创新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收获满满,终生难忘。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节课的执行者——教师,只有用百分百的心意去备好每节音乐课,才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音乐课乐曲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喜欢的课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父与子
浅谈话剧音响的艺术效果
浅谈戏曲舞台音响的应用
浅谈潮剧舞台音响的要求
悲伤的乐曲
众生相
旧闻如何炼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