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阅读回归实效

2018-11-28 12:59张晓霞
名师在线 2018年28期
关键词:黑板个性化课文

张晓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江苏南通 226300)

引 言

教师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上,往往都是起着主导者的作用。通常学生都是通过教师对重点句子的讲解和分析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从长期的教学经验看,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的效率较高;却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制约,不利于阅读视野的拓宽。为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刺激他们积极发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一、凸显主体地位,让个性阅读有实效

(一)激发阅读兴趣,凸显主体地位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教师就必须有效地引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以便他们阅读中体会其中的乐趣所在。故而在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就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刺激他们,从而保证他们对阅读产生真正的热爱,从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1]。

以教学《黑板跑了》一课为例,这个题目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他们会想:黑板钉在墙上,怎么还能跑呢?对此,教师可不作回答,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这样的悬念刺激下,学生的阅读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更投入地进行实践阅读,之后教师再发问:“你们读了之后觉得课文中所说的黑板是我们教室这类黑板吗?”在阅读理解的支撑下,学生就能斩钉截铁地说:“不是!”教师:“那它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它可以跑呢?”学生就利用刚刚阅读获取的知识,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因为文中的主人公看错了,以为马车车厢后背是一块‘黑板’,所以才会出现会跑的黑板。”对此教师进行追问:“那他为什么会看错呢?”这就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观点:“是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在科学研究之中。”对此教师就可进行总结:“那我们以后也要像主人公一样在学习时达到忘我的状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产生较强的阅读兴趣,还有利于更深入地体会文意。

(二)引导自主阅读,凸显主体地位

开展自主阅读,不应只注重表面形式,而要积极地营造适合自主阅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尽力确保学生在课堂阅读中体会到:学生才是阅读教学的主人,只有主动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主动进行思考,才能真正通过读课文的内容深刻领悟文中意蕴。所以教师教的阅读方法不是最重要的,要保证自己明白如何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实现阅读目的。

以教学《木兰从军》一课为例,教师需先提问,以便学生边读边进行思考:古时候的人一般都认为女子是比较柔弱的,所以她们基本上都不能出门抛头露面,只从事一些家务;而接下来要学的课文中,描写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女子,她为替父从军而不畏违反法律要求,即便与常理不符也坚持代父出征,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呢?有了问题的指引,学生就能以问题为导向去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进行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自由地对花木兰的做法进行讨论。随即,学生就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通过表达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表现出很高的讨论热情。在某些学生眼里,花木兰这样做体现出了她对国家的热爱,敢于为了国家安全而奉献;也有部分学生觉得,穿针引线这类活才是女子应该做的。可见,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尽管如此,还是营造起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出了他们在阅读中的个性化体验。

二、引导理性思辨,让个性阅读有实效

(一)情感浸润,生发个性智慧

课本中所编排的文章基本上都有着精巧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表达。不仅如此,其包含的人文情怀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都可以称得上典范。为此就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初读、细读和精读的阅读方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领略其中的感情,渐入课文佳境,这对学生积累精神文化底蕴而言具有极大的意义[2]。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课时,抓住“愁”这一诗眼,让学生在这一感情基调上对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情感进行领会,从而触碰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这一经典作品中的内涵。

(二)哲思结合,激荡生命情怀

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学生对文中所叙述的叶欣永远地离开人世感触颇深。为此,教师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训练:当叶欣微笑的照片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她的家人会说____;当叶欣微笑的照片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她的同事会说____;当叶欣微笑的照片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她的病人家属会说____……

从学生的自我意识出发,去体验阅读文章的生命情感,是个性化阅读的终极关注。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所以,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对传统“一言堂”和“霸权主义”教学的改革,努力创造合适的环境供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以收获个性化的体验。

三、关注个性差异,让个性阅读有实效

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鲜活灵动的;不光是爱好有所差别,在阅读能力上也有不同的层次。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保护,通过搭建自由、和谐的阅读平台,发挥学生的个性所长。

(一)选择个性化阅读内容

阅读课堂上,常会出现某些学生害怕自己的理解是错误的而不敢表达,只敢对他们的正确观点进行认同,没有实现个性化的阅读。通过批注阅读学习,能让学生敢于写下自己的感想、问题和阅读所得,推动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发挥,从而真正落实个性化阅读的作用。

以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为例,一位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读的过程中对个人感悟进行批注。从学生阅读来看,对于这篇语言生动、内容新颖的课文,表现出了较强的阅读兴趣。大部分学生都通过阅读和思考从文中发掘出不懂之处,比如:课文中所写的“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对于人类而言,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呢?对于海洋中的宝贵资源,应以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教师借助这些问题,激发学生主动、自发地和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在这节课上,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自由表达中激发起阅读热情,实现了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效果。

(二)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

对于课堂阅读方法,教师不应进行规定,而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开展个性化阅读,不仅强调在理解上,还强调“学无定法”,以便学生的个性特色得以充分发挥,自由地对阅读方法进行确定。

以教学《夹竹桃》一课为例,一位教师就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方法进行自由选择,读完后对夹竹桃的特点进行介绍;课后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与夹竹桃相关的图片等其他资料;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对夹竹桃进行绘画;又或者组织学生在感悟课文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后,教师再让学生汇报个性阅读体验。学生在这样开放的学习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点,还能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结 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动阅读的个性化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黑板个性化课文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长在黑板上的诗
背课文的小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黑板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同桌宝贝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