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如何融入音乐教学

2018-11-28 12:59季丹红
名师在线 2018年28期
关键词:旋律课本素质

季丹红

(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江苏海门 226100)

引 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对教育的理解不再仅仅满足于语数英等主要学科的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尤为关注的话题。其中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小觑的重要部分。因为音乐旨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它通过各种不同的旋律,传递给学生不同的情感思绪,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对新时代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一、熟悉课本知识

教师的教学,不管如何,都不应该离开书本知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本是经过多名权威学者联合编撰的,其使用价值不言而喻。教师们要擅长从课本中挖掘出对学生音乐学习有帮助的案例以及知识点,通过化繁为简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课本从来都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一大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全面熟悉课本知识,从课本的案例中悟出德育,再将这些例子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能做到每节课之前都认真备课,熟悉课本中隐藏的德育知识,那么笔者相信这对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领会德育是非常有帮助的。书本知识是学生第一愿意接受的内容,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挖掘,更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这时插入德育教育就更容易使其被学生接受。就比如书中一些歌颂祖国的例子,教师就要学会穿插一些祖国无限美好的思想;在一些描写幸福的例子中,教师就要学会穿插类似这些幸福是前人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换来的果实,幸福来之不易,大家要好好珍惜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在潜意识中积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等情感[1]。

二、教学不离生活

为了迎合现代的快速发展,音乐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课外乃至生活的教育也尤为重要。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再加上小学的学生天真活泼,本身就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对学生音乐的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固定的上课模式,更要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自己感受的方式去更好地理解音乐;更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音乐知识。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与其用固定的教条和教学上课模式去固定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叛逆心,倒不如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天性,让他们在玩中获取更加深刻的学习记忆和理解,这样带来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一定是事半功倍的。这些跳出课堂的教学方式,使音乐知识的教授不再是抽象死板和难以记住的,而是充满神秘与乐趣的,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在这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通过肢体与思维,将音乐理解透彻,获得更加完美的歌曲体验;这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友好和平相处的一大方式。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有提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来体现。”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的音乐教学,它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引导他们发展正确的审美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乐曲的旋律、节拍等以及曲目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的表现,正确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曲的深层内蕴,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要求学生唱的同时,要让他们充分理解歌曲背后的背景知识和深刻内涵等。如教授类似爱国歌曲时就要注意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爱国情怀,从而促使学生在心中树立起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激情[2]。

四、注意积极向上情感的培养

如今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变好,新时代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平坦。这也导致了如今一些学生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弱,一些小小的挫折就足以将他们压垮一蹶不振,从而引发一些无法挽回的结局。这一切,归根究底就是现在德育教育的缺失,学生只知道安逸地学习,没有其他方面的引导就会很容易走上歪路;而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学生情操、让他们在音乐旋律中获得情感认知的学科,必须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就是在培养他们对音乐中丰富情感感知的过程。而这些情感感知体验更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音乐可以通过其旋律中独有的美感激发出学生自身情感。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解读熟悉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正能量;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更加轻松快乐地学习与享受音乐的熏陶和学习。

五、教师素质的培养

为人师表,教师的心理和教学素质一定是要过硬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今社会正在快速发展,通过新闻、电视和网络,不难发现,当今教师素质的提高问题还是值得大家给予重视的。为什么幼师虐童事件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些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教师自身素质不过硬所导致的。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做到为人师表,那这不仅是他的悲哀,也是新时代学生的悲哀。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相当重要。一名教师,要真正能做到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毫无保留地、像爱自己的学生一样爱自己的学生、教自己的学生,才能教出思想观念正确的新时代幼苗,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小学音乐的教学是千变万化和不拘一格的,笔者认为,小学音乐的教学应该切实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创新教育。唯有这样才能在不破坏学生童真天性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加完美的学习体验。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自己就要对职业抱有一份热爱与忠诚。唯有这样,教师才会愿意为学生付出心血,全心全意地教导他们;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不被固有的教条束缚,多做功课,深入了解课本知识,力求以最有效有趣的方式带给学生最美好的学习体验;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向与生活。唯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且第一时间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为他们寻找到解决之法,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与误区,从而实现德智体全面正确发展。

结 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的提高,还要让他们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得到音乐的熏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美的体验,得到审美的提高,解放自我愉悦身心。在音乐独有的旋律与形式的感染下,力求把学生培养成情操高尚、思想积极、热爱祖国、充满热血、追求真善美和有正确是非善恶观的人。

猜你喜欢
旋律课本素质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给你的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7月,盛夏的旋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