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发展

2018-11-28 12:59阴剑芳
名师在线 2018年28期
关键词:培训改革课堂教学

阴剑芳

(山西省古交市教研科研中心,山西古交 030200)

引 言

习总书记曾说过:“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要实现这一梦想,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日渐提高;而教师是办好教育事业的基础,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古交市是山西省太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有13所市直属学校,13个中心校及5所九年制学校,有2300多名教师;但教育教学存在的差距却显而易见,家长急切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现状产生了矛盾,导致每年小升初的学生生源流失相当严重。基于以上问题,古交市教育科技局于2017年3月在全市启动了“3+1”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古交走上了一条艰难的教育改革之路。

一、问题分析

实施课改以来,古交市教研科研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课堂聆听教师们践行“学导练”,为学校教师做理论培训、课堂教学指导、集体讨论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等。通过教学考察发现课程改革仍停留在形式之上,与当时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相差甚远。

(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综观全市师资分配和教师队伍建设,不难发现几个问题,笔者将它归纳为“两失衡+一缺乏”。第一,师资分配不均衡。优秀教师倾向于市直学校,农村教师中老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比较大,教师整体梯级层次不高,缺乏课改的“领头雁”。第二,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平均年龄在42岁,导致教师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身体疲惫,工作绩效明显降低。第三,教师缺乏学习的意识,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学方法陈旧,整体教学效率不高。

(二)教师观念认识方面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步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但仍有一部分教师的观念停滞不前,老教师从思想上抵触“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认为改革是年轻教师的事,自己不愿意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年轻教师则认为所谓的课改就是用用“学乐云”平台,分分小组、让学生讨论讨论……只注重形式上的变化,而忽视了课改意义。

(三)考试成绩的压力方面

国内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以测评的成绩、达标率、总均分以及升学率为主。而评估最直接的手段则是考试,成绩和课改双方的核心转折点都集中到了考试这个环节,难免人们会为了应付每一次的考试而剑走偏锋,选择应试教育[1]。

(四)教师的培训学习方面

教师的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的高低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担负时代教师的使命。教师要想真正地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然而,当前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意识相当淡薄。即便学校要求每学期写几万字的学习笔记,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也是与学科有直接联系的,很少学习教育理论或者专著,缺乏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和教育理论的高度。

二、采取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队伍成长,中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同时,让教研员结合学科现状,针对教师的困惑和课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这样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给予教师有力的指导。

(2)积极创造“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全市“每月一讲”教育活动,请全国名教授、名校长、名教师通过理论培训、交流分享经验等形式,让教师触摸课改的存在,感受课改的幸福;另外,积极争取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让教师走出古交,欣赏学生在课改春风中的自信与微笑,感受全国上下浓郁的改革氛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指导的方法,让专家高屋建瓴地指导,助力突破瓶颈。

(二)以赛促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性推进,课堂教学大赛就是一个有效推进课改的途径。

2017年9月,古交市教研科研中心举行了“升华杯”课堂教学大赛,参加比赛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5岁,堪称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升华杯”课堂教学大赛举行的过程中,参赛教师们准备充分,精心准备大赛PPT,亲自撰写电子版教学设计。在参赛的课上充满激情,和学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有一种“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豪迈气概。无论是对教材的解读,还是对教学理念的运用,都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

2018年4月,中心组织并举行了“做时代新人,创一流业绩”古交市首届“学导练”课堂教学大赛,整个比赛过程呈现了教师们同课异构的精彩。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状态令教师刮目相看,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教师们惊叹:原来学生这么热爱学习!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竟如此强烈!他们的学习能力出乎笔者的意料。

两场比赛给教师们的震撼之大笔者无法形容,只听到他们对“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有变化了,原来课可以这样精彩!

(三)以优带新,促进教师梯队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经中心研究决定开展教师三级梯队建设工作,让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以及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教师带动近三年来新上岗的年轻教师。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独特教学艺术、较强科研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

结 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笔者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实践能力较差。通过亲自参与这次课改,笔者既有思想观念的洗礼,又有实践探索的历练;既有改革的阵痛,更有收获的喜悦,同时还有更多的反思。

对教师实施专业培训时,虽然重视理念的传播;但忽视知识的操作性,未能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对学生开展学科教育时,教师仅是让学生参与知识学习;但是存在教学目标不科学以及教学内容比较泛化的问题,存在形式化的教学问题。一些教师主要是机械模仿课堂教学,但是没有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此外,“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到底有多少大程度的发展,有没有比较理想的实践范本?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学导练”课堂教学改革是刚刚踏上的一个新征程,笔者将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体会课改之苦,品尝课改之芬芳,遇见课改之美!

猜你喜欢
培训改革课堂教学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改革之路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