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数学教学研究

2018-11-28 04:30朱淑娴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是为了不教字母笔者

朱淑娴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江苏苏州 215228)

引 言

纽曼说:“完美就是不断变化。”变革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等的变革,让教学趋于完美,使课堂充满活力。在历时多年的课程改革进程中,许多教育思想如同汪洋中的灯塔,照亮了课改航道,为各科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识,他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思想,颠覆了传统教学观念,让课堂教学发生巨变。“教是为了不教”是一种辩证思想,是一种终身发展理念。该思想是针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提出的,是对传统课堂的审视,是对师和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的重新梳理,“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教基于学、教为学服务的思想,为了达到“不教”的宗旨,必须变革传统课堂,构建“学”的课堂,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笔者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秉承“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实现五个转变,在变中求进,让数学课堂日臻完美。

一、蜕变教学思想,化师本为学本

“思想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教学思想左右着课堂的走向,影响着教学的质效,决定着课堂的高度。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要与时俱进,果断蜕变,以新的教学思想为指引,开启新的航程。传统课堂是一种教师为本的课堂,教师是课堂主人,学生如同傀儡,任由教师操纵。课堂中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是专注讲授的“经师”;学生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没有自主权,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切围绕教师转,完全是师本课堂。

“教是为了不教”是一种教育境界,是一种终身发展理念,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理解。“教是为了不教”的课堂既不是完全教师的教,也绝非丢失教师的教,而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少不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相长”,即教和学双方相互影响与促进,师与生都得到和谐发展。化“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嬗变。

为了彰显“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让出课堂位置,从传统权威者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主角转为配角。教师退居幕后,将学生推向前台,让学生唱主角,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例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其教学的重点目标是“理解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为了使学生在经历中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真正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笔者在教学中没有采取讲授的方式,而是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字母的兴趣,引发产生字母表示数的需求,继而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活动经历中体验感悟。整堂课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二、转变教师职能,化教学为助学

新课程赋予教师新的使命:“教师不应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应该是学生生命的牧者”。这与“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对教师职能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再也不能一味地教书,而要从“教学”的职能转向“助学”职能,从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学生的合作者。

“为了不教”,教师要转变教师职能,化教学为助学。教师不能专权独断,不能对学生高压管制,而要平等放权,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平等对话、友好交流,要主动扭转完全由教师教的局面,变“教本”为“学本”,让“课堂”成“学堂”,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积极地让学引思。教师要做“知识的产婆”,不要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要简单机械地教,而要启发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知识。

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激励和助推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课堂中时时处处是学生的身影,笔者只是充当了一位助学者的角色。课堂中几乎没有教的痕迹,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会出现笔者的影子。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笔者进行适度点拨,帮助学生跨越思维天堑;当学生精彩表现时,笔者及时点评夸赞,为学生增添成功的自信;当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笔者及时为他们铺路搭桥,引领学生继续探索前行。笔者职能的转变,让学生赢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空间,知识的形成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均得到真实有效的提升。

三、更变教学指向,化授鱼为授渔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国古代道家的哲言给我们以启示,启迪我们在课堂中“教什么”。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要“授之以渔”。“为了不教”的目标,需要教师的“教”,教师不能做袖手旁观的座上客。“为了不教”的理想,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不要只教学生死的知识,而要教给学生活的学习方法。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果断更变教学指向,化授鱼为授渔,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化为立体的三维目标,从注重知识转为关注方法,从重书本知识转向重实践能力。教师要“善教”,不是简单地赠予知识,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提升学习战斗力,使得今后没有教师的教,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习得知识。

“授之以渔”要求教师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本领,在数学中主要是数学基本思想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迁移类比、举一反三,懂得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譬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笔者在进行“字母式子的简写”内容教学时,没有直接向学生介绍字母式的简便写法,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份自主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预学。材料中介绍了一些字母式的改写规则和范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资料中分析归纳出各种字母式改写的方法,并根据改写规则自己举例说明。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只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材料,搭建了获取知识的平台,而知识的获取则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效果颇为理想。

四、率变教学模式,化先教为后教

传统数学课堂是以教师、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非常简单,是“先教后练”的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听完后再练习。该模式机械低效,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平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该模式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漠视了学生主体地位。该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效,改变原有滞后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为了不教”要求教师变革“教”的模式。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许多可贵的教学模式,有“亮标—自学—交流—检测”模式,有“预习—展示—反馈”模式,有“三导四环”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体现了“生本”“学本”理念,彰显学生主体,总的思路是先学后教,改变了原有灌输式教学局面,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率变教学模式,化先教为后教,创构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预学—研学—展学—练学—教学”。该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完全体现了教基于学的理念。教学既止于课堂的终了,又贯穿于学习的全程,属于边学边教,学而后教。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在情境导入后,笔者让学生自主预学,然后开展小组合作研学,集体展示问学。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碰撞,不断完善提高认识。接着,笔者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练习中巩固消化。在最后的教学环节,笔者组织学生回顾反思,分享收获,点评归纳。笔者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提炼,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为该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五、变革学习方式,化独学为群学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不仅促进了教与学的关系转变,同时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让学生会学,提高了学习的质效。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教师就要考虑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怎样学”是学习方式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是否会学,只有会学方能学会。

传统课堂中,教师对学习方式较少重视,只关注教的方式,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习,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少考虑学习的效率。传统课堂中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指导过多,学生思考较少;学生纸上实验较多,实践操作较少;学生独立活动较多,合作学习较少。传统课堂中的学生闭关自守,导致“独学无友,孤陋寡闻”。

鉴于此,笔者积极变革学习方式,废除传统弊端,基于小组合作,变独学为群学。群学的目的是借助学生群体的力量与智慧。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增强了学生主体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省却了教师的“教”,让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实现合作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效。例如,《用字母表示数》一共有三个例题,在每个例题的教学中,笔者都采取合作学习,让小组内互相讨论研究,然后将各组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笔者发现学生之间互相教授,学优生帮助学困生指点迷津,为同伴答疑解难。真是“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小组合作让学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化独学为群学,激活了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结 语

“当今世界唯一最巨大的力量是变革的力量。”改变一点点,课堂大不同,让我们勇立课改潮头,在“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烛照下,使数学课堂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教是为了不教字母笔者
老师,别走……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字母派对
“教是为了不教”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浅论“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论下的幼儿园礼乐情境教学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