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篇

2018-11-28 02:58刘庆忠朱东姿王甲威公庆党辛力
落叶果树 2018年6期
关键词:蓝莓山东省面积

刘庆忠,朱东姿,王甲威,公庆党,辛力

(1.农业部黄淮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经济林站)

蓝莓(Blueberry)原产于北美[1],是一种新兴的世界性小浆果类果树,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青果组(Vacciniumsect.CyanoccusRydb.)一类植物的统称。越桔属植物有400个物种,分为34个植物学组(Section),在果树分类学上主要包括蓝莓类(Blueberries)、蔓越桔类(Cranberries)、欧洲越桔类(Bilberries)、越桔(又称红豆,Lingenberries或Cowberries)、笃斯越桔(Northern bilberry)等。蓝莓的代表种为高灌蓝莓(V.corymbosum)、矮灌蓝莓(V.angustifolium)、兔眼蓝莓(V.ashei)和常绿蓝莓(V.darrow)。高灌蓝莓适应北美北方气候特点,又称北高灌(Northern highbush)蓝莓。在品种选育中将北高灌蓝莓与南方常绿蓝莓杂交,选育出了适应南方气候特点的品种称之为南高灌(Southern highbush)蓝莓。将北高灌蓝莓和矮灌蓝莓杂交形成的栽培品种,称之为半高灌(Half highbush)蓝莓。在北美,矮灌蓝莓成片野生于田间,集约化管理、机械化采收、速冻,主要用于加工食品,又称野生蓝莓(Wild blueberries)[2]。矮灌蓝莓非中国原产,中国种植很少,所以文中统计数字所指的蓝莓(除特别声明外)主要是北高灌蓝莓、南高灌蓝莓和兔眼蓝莓。

蓝莓果肉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果实中含有花青苷、熊果甙、黄酮类等多种具有抗氧化生理活性成分的物质,其抗氧化活性在40多种水果和蔬菜中最高,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症、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3],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将蓝莓列为“最佳营养价值水果”,极大地提升了世界蓝莓及相关加工产品的消费能力,推动了蓝莓种植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对蓝莓需求基数庞大,消费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加强产业现状调研对丰富完善国内蓝莓果品市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世界蓝莓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论述,此篇对中国的蓝莓产业现状进行介绍,以期为中国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国蓝莓分布、栽培面积及产量

商业蓝莓品种原产于美国,中国各研究及教学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别从美国引进蓝莓栽培品种试栽[4-8],2001年在山东省泰安岱岳区范镇谷家庄建园进行产业化生产,2006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全国高灌蓝莓观摩会,使中国蓝莓引种栽培进入产业化开发的新时代。2017年中国蓝莓栽培面积达到5.59万hm2,总产量15.43万t(表1)(数据来源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理事长)。

目前中国种植蓝莓的省市有27个,北至寒温带气候的黑龙江,其中大兴安岭和小兴安被称为“中国笃斯越桔(野生蓝莓)之乡”;南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海南;西到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均有分布。20年间,中国蓝莓从无到有,到现在星罗棋布。其中山东省、贵州省和辽宁省蓝莓规模化种植最早,也是目前中国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列前3的省份。山东省是中国蓝莓产业化发祥地,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位列全国第1位,2017年种植面积1.37万hm2,产量5.43万t。近年来贵州省蓝莓栽培面积迅速增加,2017年达到1.3万hm2,产量达到了3万t,跃居全国第2位。2017年辽宁省栽培面积5000hm2,列全国第3位。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省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果实品质优势,栽培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蓝莓种质资源研究开始最早的吉林省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蓝莓种植规模和产量发展较为缓慢,2017年栽培面积仅为1994hm2,产量2800t,列全国第9位(表1)[5]。

表1 中国各省份2015~2017年蓝莓栽培面积及产量现状

注:山东省数据来源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其它数据来自于李亚东[5]。

2 中国蓝莓设施栽培状况

中国蓝莓设施种植有日光温室塑料保温大棚和无保温被覆盖的塑料薄膜冷棚两种模式。设施栽培蓝莓,从时间上提早并延长了中国蓝莓果实的供应期。目前中国蓝莓设施栽培面积最多的省市是山东、辽宁、天津、江苏、吉林。2017年全国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325hm2,产量为1.70万t[5]。辽宁省日光温室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分别为400hm2和3000t;山东省居第2位,分别为300hm2和2000t,天津居第3位,分别为200hm2和2000t(表2)[5]。辽宁省东南部由于秋季进入低温的时间较早,可以较早满足蓝莓的冷温需要量,棚内可提早升温,使果实提早成熟,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而黑龙江和吉林省冬季温度过低、保温效果差、成本高,日光温室生产难度大、蓝莓面积和产量很难保持长久。

山东省蓝莓冷棚栽培面积和产量列全国第1位,分别占全国的75%和82%[5]。蓝莓冷棚生产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冷棚造价低、便于操作、果实提早成熟15~20天、单果重较露地栽培的大、商品果率提高,同时也可预防越冬抽条、倒春寒,预防裂果、真菌病害和果蝇危害,效果明显[9-10]。

表2 2017年中国蓝莓5省市设施栽培面积与产量

注:数据来自于李亚东[5]。

3 中国蓝莓产区及种植的蓝莓品种

根据生态因子不同,将中国蓝莓种植地划分为4大主产区:寒地蓝莓(吉林、黑龙江)、温带蓝莓(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亚热带蓝莓(长江流域)和西南高海拔蓝莓。四大产区依据地理区域布局、采用露地和设施栽培相结合,实现了全国3 月中旬~9 月中旬6 个月的鲜果供应期,并形成了各产区的优势和特色。

4大主产区经过多年试验、筛选、比对,逐渐形成适应本区的特色蓝莓品种,北陆、蓝金、都克、喜来、蓝丰、伯克利、德雷珀、埃利奥特、自由、泽西、钱德勒、爱国者、奥罗拉等北高灌蓝莓品种主要在温带地区露地栽培和寒地地区冬季埋土防寒区种植;夏普蓝、奥尼尔、薄雾、密斯梯、莱格西、明星、绿宝石、追雪、珠宝、私人、比乐西、双丰等南高灌蓝莓品种适合亚热带(长江流域)和西南高海拔地区的露地微酸性砂壤土,也可在温带地区设施栽培;灿烂、奥克、梯芙兰、灿烂、贝克蓝、粉蓝等兔眼品种适合亚热带(长江流域)和西南高海拔地区露地微酸性较粘的土壤,兔眼品种对土壤的适应性好于南高和北高灌蓝莓品种[4-8]。

4 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山东省青岛崂山和烟台昆嵛山长有越桔属植物腺齿越桔(V.oldhamiMiq)[11],泰山、沂蒙山和青岛大珠山存在野生杜鹃花。山东省胶东半岛和中部山区有大面积的微酸性砂壤土,山东省年均气温10~14℃,最低气温高于零下20℃,降水量500~900mm,很多地区气候土壤条件适合蓝莓生长发育。1995年,山东省政府向美国派出访问学者,学习考察蓝莓种植并引进蓝莓组培繁育技术。1999年山东省科技厅立项资助,将蓝莓新品种引进及组培技术研究立为科技攻关项目。2006年国家外专局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全国高灌蓝莓栽培现场观摩会。2008年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了山东省蓝莓产业化发展研讨会,成立了山东省蓝莓协会。2008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4个高灌蓝莓品种通过专家验收,并通过了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9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刘庆忠团队的“高灌蓝莓新品种组培快繁研究及产业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极大推动了山东省蓝莓产业的发展[12-15]。到2015年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产量5.99万t,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1.37万hm2,产量5.43万t,有12个地市种植蓝莓。种植面积最多的是青岛市,有6347hm2,其次是日照3720hm2,临沂2160hm2(表3)。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占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的29.2%,占世界蓝莓种植面积的9.5%,产量占中国蓝莓产量的47.3%,占世界蓝莓产量的7.9%。总的来说,山东省蓝莓种植产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蓝莓产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表3 2015~2017年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及产量

猜你喜欢
蓝莓山东省面积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怎样围面积最大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最大的面积
蓝莓建园技术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