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018-11-28 08:25李长春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布置创设儿童

李长春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鲹鱼河镇中心校,四川 凉山 615200)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浸润,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了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驱动力,帮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而根据笔者对儿童行为和心理的客观分析来看,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和创设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以下本文就结合笔者对情境教学的认识,简要分析几点情境教学与小学课堂融合的具体措施,希望同仁斧正。

一、关于情境教学的若干解读

我们都知道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游戏和活动的探究、参与兴趣越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他们常常会出现窃窃私语、摇晃桌椅或者交头接耳的现象。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有来自儿童行为活动天性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来自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原因。一位多年教育工作者曾经说过:“当学生已经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其实这样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了。”所以说,我们提倡润物无声的教育,而不是“机械化”的教育。基于此,情境教学的思想引入。它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所谓的情境教学,指的就是通过创建符合儿童数学学习自主探究需要的情境,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发散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智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实施路径。简单来说,它的核心观念就是布置环境,让环境去影响学习和求知的欲望。笔者在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情境教学法做了一些简单的尝试,分享于此。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导合作探究,创设小组学习情境

我国古典著作《礼记·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对合作学习的一种倡导,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先贤早已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实施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布置合作学习的目标、设计合作学习的过程和内容,对儿童进行合理、科学规划学习小组,进而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克服困难,提升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知识时,为了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我们可以将儿童进行科学分组,3-4人为一个学习单位,共同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给定本课的合作学习任务或者问题,“第一,知晓三角形的基本分类;第二,知晓三角形的高如何寻找(怎样做辅助线);第三,学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第四,学会应用三角形面积求解方法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布置这样由浅入深的问题,划定明确学习方向,这样我们的教学轨迹就能够保证处于正确的位置,优化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不可分割,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般。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结合生活中的问题、现象和实践等进行环境创设,让外在的情境触动儿童对数学知识深入探究和学习的情绪、态度,满足素质教育的指导要求,促进儿童综合健康发展。比如,在指导儿童锻炼数学计算能力时,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口算、心算能力呢?笔者利用生活中的菜市场买菜情境对课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购买了一些环保PVC材质的道具,然后运用画笔、剪刀等工具,将一个小小的“菜市场”转移到课堂上,教师来扮演菜市场的商贩,出售各种瓜果如,“苦瓜”、“南瓜”、“苹果”、“西红柿”等。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顾客,如此,在挑选商品、称量瓜果、计算总价和付款找赎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孩子的数学思考和临时反应能力,这样的生活教学情境,也是最贴近儿童生活的,便于激发计算兴趣。

(三)利用媒体技术,展示生动图画情境

小学数学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要让数学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不能仅仅考虑到当前,尤其是数学学科,它的思维锻炼和拓展意义非常大,所以,重视数学情境教学,就是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如今便利、快捷的信息技术进入了千家万户,也渗透到了小学各个班级,基于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逼真、趣味、生动的图画情境势在必行。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时间认识和计算知识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组关于“学生起床上学”的动态图画,“妈妈,几点了?”、“妈妈,我要迟到了!”、“妈妈,还有几分钟才能到学校呀?”等等,这些贴合儿童生活的“语录”,相应定能触动小学生,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构建多媒体教学情境下的寓教于乐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概言之,数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抽象性、复杂性,对此,我们就需要结合情境教学的布置和创设来一一化解。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简要分析了几点情境布置的拙见,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同仁。

猜你喜欢
布置创设儿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