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11-28 08:25吴红霞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会意识价值

吴红霞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 济南 251400 )

“同学们,近看长城,城墙是怎样的?城墙顶上又是怎样的?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上课的老师激情四射,满怀期待的问学生们。可是,却只有几个同学懒洋洋的举起了手。老师随便点了几个学生起来回答,就又开始讲解起来。整堂课,老师讲的眉飞色舞,学生一个个是昏昏欲睡。

这是今年10月份,在我校进行的县语文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评选活动中的一个小场景。这位老师普通话标准,粉笔字漂亮,课件制作精彩,可是学生们为什么一反常态,都无精打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于是我就问了几个平时课堂上特别活跃的几个学生。终于知道了答案,原来问题出在老师课上提出的“问题”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老师提的的问题,所讲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认为课堂是老师的舞台,而自己只是看客而已。

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既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最关键的一点是学习内容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真正不懂得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主动地学习。

当然,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是一个漫长而繁杂的过程。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渐摸索出了一套系统而有效地方法。

一、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一篇课文可以涉及许多领域的相关知识,若要让学生提问题,那会有很多。这里的“价值”指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学习课文的问题。(通过品读课文中的相关描写能够解决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

(一)低年级(1-2年级)向学生初步渗透问题意识。

1.在一二年级的的教材中,有的课文中的泡泡语就提出了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这样的问题: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泡泡语中的问题,并且试着来解决。并且引导学生试着也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来考考自己的学习小伙伴。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口头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这样就初步向学生渗透了问题意识,为进入中年级后提出问题做的铺垫。

(二)中年级(3-4年级)训练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经过低年级的渗透,中段有了学生一定的问题意识,因此训练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成为了本阶段的重要任务。大致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但是有些问题却没价值。尤其是三年级上学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此时,要一边鼓励学生,一边把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告诉学生什么样的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某一个词语的意思这样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自己解决的就可以不提。有些与课文关系不大的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不用提。能通过品读课文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这样进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三下就可以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了。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梳理问题。问题呈现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问题。一般可以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各小队代表读自己的小队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哪些问题是大家提的最多的,最值得大家共同讨论。。

第二步:师生共同提炼出班级问题。

1.对提出的有价值问题的小队提出表扬。

2.训练学生学会准确、清楚、简练的表述问题。

第三步:学生记录班级问题,根据生成的班级问题,课下继续预习课文,完善自己的批注,准备下节课汇报展讲

三年级问题生成课“合作探究 生成问题”环节会用很多时间,要求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发挥自己的智慧把这一环节上扎实,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段(5-6年级)要多角度提出问题。

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围绕课文从布局谋篇、材料安排、课文语言(句式)等方面的特点多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详略安排、悬念的设置、首位呼应等)。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一组:从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中能感受到什么?

二组:王熙凤为什么来迟了不悄悄的进来,还要笑?

三组:从王熙凤的外貌中能体会到什么?

四组:为什么王熙凤来迟了还要笑?

五组: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六组:王熙凤真的忘记贾母了吗?

这些问题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表达方面。可见学生确实会多角度提问题了。

二、在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问题的表述要清楚、简洁、完整、明了。不要含混其词、也不要绕圈子,力求让人一读就明白题意。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真正不懂得问题,不要为了迎合老师提一些大问题。这是我们当前课堂存在的最严重的现象。

3.生成的班级问题是一篇课文学习的主线,学生一定要根据问题来批注、标画课文的相关内容。

4.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不可就问题已解决问题。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不是为教师服务的机器。我们的课堂有时关注的是教师自己,关注的是教材,是教学流程。其实最不应忽视的就是“人——学生”的意识。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句话,把课堂还给孩子!

猜你喜欢
学会意识价值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学会分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粒米的价值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给”的价值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