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心”,为童年存档

2018-11-28 11:27郭武松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武松心灵学会

郭武松

带第一届学生办作文报,取名《金色童年》。我们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囧事、糗事、趣事、乐事、委屈事、屁大点儿事,为童年存档,一件件事成为金色的回忆。

就这样,学生一届一届地教,作文报一期一期地办,渐渐醒悟:我们能用文字留住童年生活,生活却不是我们写作的源泉。生活,写与不写,它就在那里,鲜活生动,又稍纵即逝,能化为写作的素材,靠的是“入心”。管建剛老师说,“留心观察”重不在“观察”,而在“留心”,说的就是这个理儿。佛家有人生三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偈语中的禅机,没有“心”的内视与内省,是无论如何都参不透的。

儿童写作“入心”的根本是阅读与写作。阅读,打开“心眼”;思考,用“心”发现。捧着一颗心去阅读、去思考,儿童的写作生活也就轻舞飞扬起来。

“入心”的生活,最能贴近自我、放飞自我。只是,儿童缺乏对生活表象的感受与发现,更不要提自我的表现与存在了。儿童的“入心”意识需要培养,偶尔创设情境的训练,能唤醒对自我的关照,减掉条条框框对儿童写作的束缚。

上课铃响了,我故意晚进班一两分钟,随后,故事上演。且看邓骏驰的记录:

凶神恶煞的武松老师阴沉着脸走进教室,手里抱着一叠试卷,那感觉就像死神手里抱着死亡名单。他用犀利的眼光扫视着全班,班级立刻鸦雀无声。这时,我全身都在打冷战,从头到脚都感觉有一阵冷风嗖地飞过,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忽然,武松老师将试卷重重地摔在讲台上,刚刚还在打瞌睡的同学像被炸弹炸醒一样,连小动作最多的“肥猪罗”也被炸得头昏脑涨、七窍流血、震耳欲聋、双眼翻白、屁股开花……(以上全为想象,并不出于私人恩怨)当然,我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通常这样都不会有好结果。我下意识地用手将屁股给护着,以防从哪冒出一记打虎掌……不对,是打猪掌,来奖励某人的屁股……

可是,这时,武松老师居然诡异地笑了,笑得如此奸诈,我开始胡思乱想:外星人遥控地球?!世界末日预言是真的?!不!不!不不不!我都在想些什么呢?于是我又瞟一眼武松老师,依然在那儿诡异地痴笑。这是什么情况?难不成武松打虎打懵了?还是武松被老虎给打懵了呢?!

无疑,邓骏驰的记录不仅贴近了生活,更贴近了自我的心灵世界。这种对心灵敏感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了捕捉,学会了丰富,学会了解放,学会了想象。潘新和教授说:“表现自我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生命化、心灵化,是一刻也离不开想象力的。”写作有了想象,心灵的疆域无限扩大,言语也就有了家园。

“入心”的写作生活,单靠训练显得孤立、局限,更需要心灵的丰富与升华,需要下意识的写作自觉与敏感。可惜的是,我们心灵的丰富度无增反倒有减,正如王鼎钧先生所言,心还是那颗心,只是有时候心乱,有时候心死,有时候心浮。于是,写出的文章丧失了写作必备的那种敏感、丢失了写作必需的那份灵性。反之,心不乱,心不死,心不浮,敏感在,灵性有,儿童的写作随时发生,并且不是外在力量的作用,而是内在的自觉在流泻,那么,该是何等美好的遇见。

武松老师已经两天没和我们见面了,我很想念他,也很牵挂他。就在此时,一群人大喊着:“武松老师!”唉哟,我的天啊!说武松,武松就到了!那个充满笑容、颜值爆表的武松老师终于回来了!武松老师,您又去哪里打老虎去了?为什么不叫上我们一起去呢?我很想念您啊!觉得奇怪,前两天好好地上了一节早读课,怎么又那么突然地离开我们呢?谢天谢地,您两天后还是回来了。再来看看班上,全班同学的叫声掀翻了天,像要让上帝听见似的。宁静,被我们这疯子般的噪音给“杀”了。

外出学习回来,迎接我的是学生纯真的思念与依恋。于是,这一刻的美好被定格,这一刻,学生的心灵丰富而令人动容。

生活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每个人的生活又不一样,喜怒哀乐愁,酸甜苦辣咸,百般滋味上心头,我们引导学生要写下来,要写生活,更要写内心,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也就能写出不一样的好文章。

笔记本里,我一直保持着梁烨彤写给我的便笺:

武松老师,这,是我第一篇表达自己心声的作文。我认为作文是一种能释放自我的表达方式。从上小学到现在,你是我最好的一位老师,在我心目中。以前的作文内容都是爸爸知道,可唯独这一篇是不知道的。小时候,我也曾试过写,可因为读的书不是很多,难以表达,所以我想借助这个机会对您说:谢谢,您让我敞开了心扉!

烨彤

2018年4月15日8点15分左右

打开周记本,看到烨彤的这段文字,特别是最后精确到分钟的记录,一下子让我感动起来,这是最真挚的情感倾诉啊!这是对我极大的信任啊!

是的,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座丰富的写作矿藏。

是的,儿童需要一个安全的写作环境。

唯有此,学生才会真正敞开心扉,写真话诉真情,写出属于儿童的“情绪作文”“放胆作文”。

试想,学生拥有了丰富的敏感度,本应该能写出贴近自我、表现自我的文章,但是,没有勇气写出来——缺乏自由的、安全的写作环境,写作的野性与个性便会泯灭,儿童的言语生命也将断送。这多么可怕。难怪叶老振臂疾呼:“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一个人的童年,需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文章,至于一些写作的规范、技巧——写着写着就有了。

为童年存档,处处都是“入心”的地方。

猜你喜欢
武松心灵学会
我家里的武松
动物论反腐
学会分享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武松的醉与不醉
心灵小语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