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2018-11-28 11:13金海龙
西部论丛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践

摘 要:实践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不仅改造着自在的客观世界,也创造着属人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关键词:实践 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 自在世界 属人世界 二重化

一、何为“世界二重化”

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两个世界的划分,一个是我们可感的、经验的、现象的世界,另一个是不可感的、理性的、本质的世界。这种划分是由传统哲学本体论诉求的理论本质造成的。

“世界二重化”,从实质上讲,就是运用概念构建一个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一个超验世界。这个超验的世界,在柏拉图那里是一个纯粹客观概念的世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纯粹形式的世界,在基督教哲学那里是一个神的世界,在近代理性主义那里是一个主观思维的框架,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绝对精神的王国。

“世界在思维中的二重化是人类以哲学的方式认识世界的产物,又是哲学产生的标志。” 将世界二分为经验和超验两个部分,本质上是源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人是一种从不满足于既有存在,总在追求未来理想存在的一种存在。这通常被称作人的形而上学本性。” 两个世界的划分就是以探寻对象之外和之上的本真存在方式,来表达人的形而上学追求。“是”和“存在”正是这种哲学表达方式。这里的“存在”不仅仅指向当下的、可见、可触的存在,还可以指向过去存在或将要存在的东西,甚至也可以指向概念或只是思想上的一种虚构的东西,甚至表示“无”的概念都属于“存在”的范围。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是最高的概念,它本身不可被定义。这样,“是”“存在”便具有最高普遍性的概念范畴,它内涵最小,外延最广。在西方本体论哲学的视域下,世界被二分为概念世界和经验(现实)世界。

西方哲学中,最初的“世界二重化”理论的代表形态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和现象两个世界。柏拉图认为,象界是非实在、不真实的,理念则是真实的实在。理念是事物的原型、模板,更是事物的本质,现象是对事物的模仿。理念界与现象界有本质区别。现象界的事物因其“可感性”而成为多变易逝的,理念则因其“可思性”而成为永恒常驻的本质。柏拉图从如何划分两个世界、如何认识两个世界、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世界二重化”理论进行了详细阐释,这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关于两个世界的理论。

黑格尔认为,“假定了知识的素材作为一个现成的世界,在思维以外自在自为地存在着,而思维本身却是空的,作为从外面加于质料的形式,从而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思维才获得内容。并从而变成实在的知识。” 作为对象的内容和质料,其现实性不需要依赖于思维,是自身完满的;思维则不然,思维必须依靠对象和内容才能使其成为可能,思维与对象的一致就是真理,并且,为了获得这种一致,思维就必须适应和迁就对象。由于形式与质料、思维与对象的严格划分,使思维永远无法走出到自己以外,思维的内在性,限制了其界限,对象作为自在之物,永远是在思维的彼岸世界。由此,世界由“现象界”和“概念界”的二重化转为“现象界”和“自在界”的二重化。在二次分化中,由于“自在界”无法进入认识的视域而被隔离在“真理”之外,而“现象界”则由于能够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成为“真理”的内容。这种分化转变源于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知识论转向。

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统一

世界二重化,首先体现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上。主观世界,即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精神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的结果。主观世界体现在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形式上面,是知、情、意的统一体。客观世界,即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种形态。前者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后者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他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世界。主观世界不同于客观世界,二者具有異质性。客观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规律性。主观世界在人的大脑中,有广延性、伸张性等特征,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主观世界。除此之外,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的。主观世界一方面肯定、表现、反映着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偏离、否定和超越,二者相交织而发展。

总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既对立又统一。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的,二者具有彼此对应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方式。二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统一性,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对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的反映和升华。三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转化的。主观世界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桥梁或现实基础,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不仅是自然界自身,也改造自然界,使客观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主观世界,同时也使人的主观世界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证。

三、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统一

世界二重化,其次体现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上。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对应的两个概念。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它既代表了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的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在自在世界之中创造人类世界,在自在世界提供的质料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建造人化的自然、属人的世界。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二者的区别在于,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的是盲目自发的。而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和意志。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天然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这一分化过程也叫“自然的人化”,二者统一于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自在世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不断改造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因此,马克思以为,“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 同样地,在实践中,人类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分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

四、实践对“世界二重化”的意义

实践改造自然,不仅改造自然界的形态,而且使自然界注入人的需要,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因此,实践不仅改造世界,也创造世界。实践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它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人类世界不仅包含着自然界,也包含着人类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现的就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或“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 。

人不仅改造自然界(自然存在),而且通过实践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社会关系进入到自然界中,并赋予自然界以社会属性。作为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中的自然是被打上了社会烙印的自然,自然不仅保持着天然的物质本性,还打上了社会关系的烙印;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他从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出发,结合社会实践,通过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诉诸于比“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改造世界”。

实践作为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对人类世界的变化发展有导向性作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都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和表现的,人类世界只能在实践中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社会实践的理论来理解人类世界中的自然,把自然同实践活动、社会活动和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考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观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人类世界的现实性包含着客观性,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又进一步确证着人类世界的客观性,使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呈现出历史性。 客观性、现实性、实践性、历史性构成了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关系的总特征,其中实践性是根本特征。人的实践活动内在的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哲学正是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思发现了哲學的新领域,消除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的对立,构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史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3

[2] 顾晓峰.世界的二重化与哲学的演化——对“拒斥形而上学”的思考[J].哲学研究,1989(8)

[3] 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141-142.

[4]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3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28.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4.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5.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6.

[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6.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7.

[11]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1

作者简介:金海龙,男,(1990--)陕西安康人,重庆工程学院在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