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勒克莱齐奥的《沙漠》中语言的主观性

2018-11-29 08:38王尚彧
文学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主观性第三人称叙述者

王尚彧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话语总是承载着说话人的主观意识成分,如立场、态度、情感等。法国语言学家埃米尔·本威尼斯特Émile Benveniste在1958年出版的《心理学报》(Journal de Psychologie)中探讨过语言的主观性。根据其语言学理论,语言的主观性存在于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之中。在文学作品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在勒克莱齐奥的长篇小说《沙漠》中,作者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用插叙手法讲述了以表现对自由幸福的渴望为主题的两个故事。这种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这位身份不明的旁观者,如同一位智慧的局外人可以了解过去和预知未来,甚至可以进入故事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作者试图通过这一叙述方式保持客观性,但是读者仍会感受到这位“旁观者”的存在。在小说中,语言的主观性以隐晦的方式体现出来,我们将主要从叙述人称的使用、指示代词的使用以及法语的动词时态等方面来分析其语言的主观性。

不管在哪种语言中,“人称代词”一定不会缺少。人称代词“我”每个说话人在使用时代表自身,相对于“你”“他”而存在,建构了陈述者的自我意识,体现着语言的主观性。在整个故事中,叙述者一直使用第三人称,如小说开头中蓝面人的出场:“他们像梦似的出现在沙丘上,脚下扬起的沙土像一层薄薄的细雾,将他们隐隐约约地遮起来。他们沿着一条几乎看不出的小道慢慢地往山谷走去”[1]。这里叙述者用第三人称“他们”,将“我”与小说人物的区别开,而“我”则是叙述者,故事的观察者。人称代词“他们”将故事主角的身份模糊化,在小说的开头就设置了悬念: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要去哪?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读者只能从接下来的故事中寻找答案。“沙丘”“沙土”“羊皮大衣”“蓝色面纱”“单峰驼”,这一系列意象就指向小说的标题“沙漠”,而主人翁的身份也渐渐清晰,他们就是沙漠里的“蓝面人”。在小说的另一个独立故事中,同样以第三人称叙述“拉拉”的故事,“拉拉沿着灰蒙蒙的沙丘小道慢慢行走。她不时地挺住脚步,在地上看着什么东西,或摘下一片肉质植物叶,在手中揉碎,嗅一嗅职业带有胡椒味的馨香。”[2]人称代词不是“你”“我”,而是“她”,“他们”,叙述者的“主观视角”以这样隐晦的方式在故事中体现出来,因为只有存在“我”,“她”和“他们”才会相对地存在。在小说中,沙漠是是一个远离现代世界,原始而自由的土地,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而对于来自于现代社会文明中的读者们,这也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叙述者选用第三人称,在读者和小说人物之间创造了一种天然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也增添了沙漠的神秘色彩和异域情调。

根据埃米尔·本威尼斯特的理论,除了人称代词,还有指示代词,如时间指示代词、地点指示代词等也发挥着标志语言主体性特征的作用。故事的叙述者不仅仅要塑造小说中人物形象,也需要运用各种叙事技巧来营造出故事的时空背景,而指示代词就发挥着这样的记叙功能。通常当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点时,则通过“这里”或“这儿”确定自身的主体性,而以“我”为参照物的其他对象的位置则一般用“那儿”或“那里”来表示。《沙漠》中有多处出现地名,有具体地名如“斯马拉圣城”,“哈姆拉山谷”,也有抽象的如“沙漠”,“南部绿洲”等。这些沙漠的地方对于读者来说是陌生而遥远的,以读者所在的地方为起点,沙漠理应是遥远的“那儿”“那里”。然而在小说中高频出现的地点指示代词是“这儿”“这里”。

“这儿,似乎没有名字,没有语言。大风抹去了沙漠的一切,乱走了沙漠的一切。”[3]

“然而,这儿却可能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自由的土地,一个使人类法律变得无足轻重的国度,一个沙石、大风、蝎子、跳鼠的王国,一个在暴热的白天和寒冷的黑夜善于藏匿和逃亡的人们的国家。”[4]

“大沙漠是个自由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是可行的,人们自然而然地走向自己死亡的边缘而不留下任何踪迹。”[5]

这在这三句引文中,叙述者巧妙地运用其主观性对故事空间的支配权,用“这儿”“这里”将读者与沙漠的距离拉近,虚幻与现实的界线被打破,从而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同样,在时间指示代词的使用中也体现了叙述者的主观性。在《沙漠》中,有多处明确的客观时间点帮助读者构建小说的时间背景,如“1909-1910冬”“1910年6月18日”,这些客观时间也正对应了北非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时期。尽管时间是客观流逝的,但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主观时间,以“我”所在的“现在”为起点,时间轴延伸展现“我”主观上对时间的体验,就有了“昨天”“今天”“明天”。所以,和地点指示代词一样,时间指示代词也体现着叙述者的主观性。

“此时,他们已经来到哈姆拉山谷的上方,正缓缓地走下沙坡。”[6]

“这时,石山脚下的巨大山谷,突然在面前出现了。”[7]

“此刻,山谷间又出现了另一伙男女,好像是从山谷里冒出来的。”[8]

在这些引文中,“此时”“此刻”似乎和小说所指向的历史客观时间相矛盾,然而每个“此刻此时”,仿佛是叙述者在更新时间轴,一次次将读者置身于故事所正发生的“当下”,营造出一种即时的现场感。

在法语中,说话人用法语动词变位来描述各种时间条件下的行为动作或状态,也就是不同的时态和语式。在《沙漠》中,不同的法语时态的转换也体现出叙述者的主观性。如小说的开头:Saguiet el Hamara,hiver1909-1910 Ils sontapparus,comme dans une rêve,au sommet de la dune, à demicachésparlabrumede sable que leurs pieds soulevaient.Lentement ils sont descendus dans la vallée,en suivantla piste presque invisible.… Ils marchaient sans bruit dans le sable,lentement,sansregarderoù ils allaient.[9]

在法语文学作品中,一般选用简单过去时来描述过去的事,并且这件事已和现在没有联系。在给定了时间背景“1909-1910”的情况下,叙述者仍选择了法语中的复合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虽然这两种时态都是叙述过去的事,但复合过去时所包含的时间概念是从“现在”着眼的,表明动作与说话的时候还有联系,可以表示在说话时已经或者尚未完成的过去动作,而未完成过去时也就是“过去进行时”,仿佛是故事的旁白,描绘着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两种时态使故事中“过去”同叙述者所在的“现在”产生了联系,仿佛把小说的时间重新调整到了“现在”,让故事如一幕幕话剧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语言的主观性在《沙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方面,叙述者运用语言主观性勾勒出故事发生的背景——沙漠的神秘感和异域风情;另一方面,语言的主观性打破了虚构和现实界线,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和主人公一起感受到了沙漠的艰苦和魅力。

注 释

[1][法]勒克莱齐奥(著).许钧,钱林森(译).沙漠[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页

[2]同上,第51页

[3]同上,第5页

[4][法]勒克莱齐奥(著).许钧,钱林森(译).沙漠[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6页

[5]同上,第13页

[6]同上,第6页

[7]同上,第6页

[8]同上,第7页

[9]J.M.G.Le Clézio.Désert[M].Éditions Gallimard,1980,p.7.

猜你喜欢
主观性第三人称叙述者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记叙文写作之记事(三)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