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江南水乡打造森林平湖

2018-11-29 19:38撰文邱志根
浙江林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平湖绿化森林

●撰文//邱志根

平湖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素有“金平湖”之美誉。2015年,平湖提出了用3年时间创建省森林城市的目标,着力打造江南水乡美丽“金平湖”。“创森”工作启动以来,平湖将森林城市创建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程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平原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联动 凝聚合力

政府主导,构筑创森“统一战线”。召开创建省森林城市动员大会,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市政协主席牵头的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与关注森林执行委员会。不断强化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督导的领导机制,层层签订绿化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创建体系。提出了构建“一核、二轴、三区、多点”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规划。2018年,在市三级干部大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高标准创建省森林城市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全市上下“创森”氛围更加浓厚。

广泛宣传,掀起创森全民风潮。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等主流媒体开展“创森”宣传,在每日的黄金时间段播放“创森”宣传片,开办“创森”专栏,3年来发布“创森”信息200多篇次,印发“创森”宣传手册3.5万份。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栽植“亲子林”“青年林”等纪念林活动。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91.98万人次、植树335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3.2%,形成了一批“政协林”“巾帼林”“青年林”“志愿者林”等纪念林和示范林,营造了共创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精准发力,实施创森工程。推进城市绿化实现新的突破,实施完成明湖公园、市民文化中心等绿地1000余亩。推进通道绿化凸显新亮点,实施主干公路、河道绿化美化彩化工程。改造新华北路、平廊公路等主要道路绿化2180亩,建成了杭平申、嘉善塘等市级以上航道绿化1400余亩。推进入城口绿化工作,打造新看点,高标准建设金平湖大道8.3公里、绿化面积1400余亩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推进村镇绿化呈现新面貌,实施农田林网新建和补植造林,开展珍贵彩色树种、乡土树种赠送下乡活动。新建改造农田林网200余公里,嘉兴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占全市村庄总数的65.2%。推进生态片林增添新景观,建成樱花公园、枫叶公园、茶花公园、桂香园等生态片林2000余亩。开展“一片生态林建设”活动,各村积极建设乡村生态休闲林、休闲小公园,新建、提升公共休闲绿地面积2200余亩。推进林业产业打造新品牌,推进林业精品园、休闲采摘园建设,构筑集生态、经济功能于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

创新机制,突破创森制约。针对土地制约,充分挖掘绿化空间,统筹利用零星闲置土地,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分别采取征用、土地流转、联合绿化的形式解决绿化用地;积极探索林粮结合新方法,推进绿化用地落实。针对资金制约,实行“政府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积极整合省以上及本市各类绿化建设专项资金。对市级重大绿化项目,市财政确保足额安排专项绿化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绿化造林,发展高效水果和高档绿化苗木。针对管护制约,积极探索创新绿化造林管护模式,制定印发《平湖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办法》等,成立镇级绿化园林管理所(公司)。市财政安排城市绿化养护资金2400余万元,农田防护林管护资金500余万元,乡镇(街道)按1∶1配套,有效解决了绿化管护难的问题。

生态优先 融合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体系日益完善。平湖绿化造林3.48万亩,新建城区绿道22公里、市域绿道72.1公里,创建省森林城镇3个、省森林村庄10个、嘉兴市绿化示范村11个。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0.8%,建成区绿地率达32.1%,绿化覆盖率达36.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3平方米。建成了环东湖、海盐塘、葛家塘、曹兑港等城区绿道48公里,市域绿道102.1公里。

城市生态产业经济迅速发展。以桃、梨、樱桃、无花果等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形成了“金丝娘”“金稼园”“秒农缘”等水果采摘品牌;以榉树、朴树、香樟等乡土树种为主的苗木种植面积达1.05万亩,以盆栽草花、鲜切花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造林树种不断优化丰富,乡土树种种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3.1%,初步实现了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城市生态文化氛围不断深厚。建成了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澳多奇农庄、市民文化中心3个森林科普教育基地,定期组织“科普活动周”“爱鸟周”“世界地球日”等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建立了东湖景区案山公园、当湖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3个认种认养基地,营造了共创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公众对创建森林城市的知晓率达到86.5%,支持率达到92.3%。

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更加规范。各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了村级绿化养护队伍,绿化造林成活率达到92%,保存率达到91%,古树名木保护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林政执法持续加力,3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破坏森林事件和森林火灾,无大型非法捕捉、杀害、经营、出售野生鸟类的行为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断加强,全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2%以内;编制了《平湖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等,东湖湿地等3个湿地列入第二批省重要湿地名录。

趁势而为 干在实处

坚持绿化工程“项目化”。按照城乡统筹、点线面结合的项目式绿化方式,每年确定20个以上重点绿化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推进实施城市、通道、主要节点、村庄城镇等绿化美化彩化工程,努力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彩色健康森林。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监理制和报账制,加强全过程监管,把握项目进度质量,创新绿化造林新机制,持续有力地推进绿化工程建设。

坚持绿化投入“多元化”。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充分整合城市建设、美丽通道、美丽乡村、河道整治等项目资金,强化工程带动,综合施策,上下联动,持续加大绿化投入。采取政府以奖代投、部门单位扶建、引导土地流转、群众义务植树等措施吸引民资发展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实现多元化融资、多方位绿化。

坚持管护机制“市场化”。探索引入市场化养护机制,与专业园林管护公司合作,成立镇级绿化园林管理所。严格落实一种管3年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新建绿化工程的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种一片、成一片、绿一片”。以“认种认养”“纪念林”“小手拉大手”等形式,推动广大市民自觉参与护绿、爱绿活动,切实保护和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坚持督导监管“常态化”。将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列入乡镇(街道)和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继续发挥关森委、绿委办牵头引领、组织协调的职能,按“谁主管、谁负责、谁担责”原则,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在市内新闻媒体开辟绿化专栏,及时曝光问题短板,集中宣传先进典型,持续保持绿化督导监管常态长效。

做好三篇“绿色”文章。做好“扩面”文章,2018年计划再增绿化7000亩,实施绿化重点项目20个,新建市域绿道25公里。加快形成“林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森林“绿肺”与湿地“蓝肾”相互配套的“大绿化”格局。做好“提质”文章,2019年提升改造绿化2000亩,以造景的理念,提升绿化的丰富性、人文性、景观性;以融合的手段,加强绿化与治水、拆违的结合,使平湖成为更具魅力的江南水乡。做好“增效”文章,结合平原绿化建设,提升发展新型农业,大力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把平湖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发展的“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平湖绿化森林
卓越平湖晴翠售楼处
浙江平湖:现代“植物工厂”春意浓
朱屺瞻《绿化都市》
吟荷
网剧《平湖往事》开拍
哈Q森林
我爱绿化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