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小班化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2018-11-30 10:22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练习题小班化长方体

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洪 明

小班化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它的有效开展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可以有机会关注每一位学生,更加便于教师因材施教,也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践行小班化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有效参与,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数学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数学内容的模型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作为教师,应巧妙地利用数学与生活这一特点,让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经验更好地学习与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小班化教学创设生活情境,以促使学生理解新知,更好地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并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一起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内容。首先,教师在桌子上摆放了一些物品,并标上价格,如数学书:13.4元/本、英语书:14.8元/本、铅笔:0.5元/支、圆珠笔:1.5元/支、书包:50.9元/个。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们一起进行买卖交易的实践活动。很快学生们便进入到角色扮演中,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并开始了买卖交易活动。“顾客”:我想要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英语书,我应该支付给你(13.4+14.8)元钱。现在我给你100元钱,你应该找给我钱吗?“售货员”:13.4+14.8,这是一个小数加法运算,只需要求出这一算式,就能够知道你一共花费了多少钱。根据课上所学的小数加法知识内容,得出最后结果为28.2,所以你给我100元钱,我需要找给你100-28.2=71.8(元)。其他学生们也像这样一起完成这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好地体验了本节知识。学生们就这样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小数加法和减法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显现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它将陌生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可以有机会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参与。

二、注重分层教学,促使实现因材施教

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中所要求倡导的。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层教学,可以设计多层次练习,进而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差异,设计了三种层次的数学练习题、模仿性练习题:一个长方体木块的长为3厘米,宽为1.5米,高为8厘米,求这一长方体木块的上、下底面面积之和及这一长方体的表面积为多少?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利用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得出最后的结果,这一问题照顾了大部分的学生。发展性练习题:准备做一个长方体木箱,它的长为5米,宽为4米,高为10米,问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呢?如果需要做一个无盖的铁皮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呢?这一问题相较于第一个问题更深入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照顾到了中等学生。教师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将第一题中的长方体平均分割成三个相同的小长方体,请问最后这些木块增加了多少平方米的表面积?这一问题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提高。这三道问题的难度逐步加深,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学生们在这一小班化教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进步。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设计一些层次性数学练习题,很好地顺应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锻炼了每一位学生,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三、引导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在意学生们的体验学习,让学生们对数学内容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教师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不再直接将数学内容讲解给学生们,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体验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测量工具:量筒、试管、大量的自来水,并向学生们布置任务:利用这些测量工具,测量一些水的体积,从中体验升与毫升的概念。学生们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也很主动地进入到探究活动中,而教师也在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时,有一学生利用量筒测量出了10毫升的水,并将其倒入到试管中,感受10毫升这一体积分量。这时,学生们想要知道1毫升的体积分量,于是想到将这10毫升的水大致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毫升,学生将其倒在一个新的试管中并感受其体积,还有学生称量出1升体积的水,并感受其体积分量。在学生们对升与毫升有了简单的探究后,教师便适时提问:1升体积的水和1毫升体积的水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学生们在教师的追问下又进入到操作探究中,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共同合作。学生们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到升与毫升这两个概念的生成过程,并对其有了很深刻的记忆,无形中对本节内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操作活动的开展,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们体验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小班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时尚,它不仅很好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们进行体验学习,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注重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更多地让学生们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习,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练习题小班化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抓不变量巧解题
小班化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班化的“化”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