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大学生培训模式探索

2018-11-30 10:39尤立红杨建新
科技与创新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入考核培训

尤立红,杨建新

(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天津 300000)

入职培训又称岗前培训,是企业将新入职员工由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企业环境,了解工作职责,与企业相互认识、相互适应,帮助他们在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提供平台。

1 入职大学生培训现状分析

1.1 新入职大学生现状

这些曾经是学校里的高材生们,如今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操作岗位员工,带着好奇、激情、活力来到工作岗位后,由于业务的不熟悉,往往被上级指派做一些简单性、重复性、流程性工作,让他们无所适从,心态浮躁;他们对工作、对未来的期望都比较高,渴望企业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由于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大,心理准备不足,导致他们对职业目标的选择犹豫不决或经常变动等。从他们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陌生感、紧张、高期望值、喜变不喜稳、独立自主、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情绪化、低“抗压”度、求公平等。

1.2 入职大学生培训管理现状

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培训大多采用以下2种方式。

1.2.1 岗前脱产培训

岗前脱产培训主要有以下2种形式:①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新入职大学生集中培训,主要以课堂培训为主。这种培训具有普遍性,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概况、业务范围、企业现状、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企业制度规范、安全教育等。②由基层单位组织本单位新入职大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职责、简单的操作规程、形势任务、一般安全应急处置等。这类培训时间短、知识面宽,着重了解。

1.2.2 工作现场培训

新入职大学生进入岗位实习,由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单独盯岗,必须由有经验的老师傅现场教授。这类培训在一段时间内增加了班组的工作量,有些班组认为实习员工会的少,只让他们干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目的在于平安度过实习期,造成实习人员学到的内容少;一部分实习员工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不可能一直在一线操作岗位,实习就是走个形式等。虽然培训时间长、内容具体,但种种因素均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2 大学生入职培训需要把握的几项原则

对于新入职大学生,在工作上难免会出现忙乱、迷茫等现象,因此,作为企业来说,入职培训便是重要一环,在培训组织上,需要把握几方面的原则。

2.1 实用性强的原则

从目前大港油田采油五厂的入职培训来看,主要采取的是上岗前集中培训和岗位轮换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上岗前集中培训的内容重点围绕企业概况、企业文化、油田开发基础、安全管理以及团队精神培养等方面展开,赢得了应届毕业生的认同。但在实用性原则的把握上,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企业组织架构的介绍方面,从实用性上考虑,应当帮助员工了解谁是他的平级,谁是他的上级,谁是部门的负责人,有事找谁沟通解决。

在轮岗实践期间,引入导师带徒制度,师傅可以是班组负责人或者是其他指定的人选,以技能专家、技师、骨干为优,为入职大学生答疑解惑,详细介绍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事项,帮助入职大学生更快地融入班组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在缩短岗位适应期的同时,更能增强入职大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2.2 关注长期效应的原则

目前,关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模式大多是基于满足企业的利益和需要,甚至为了培训而培训。这种模式是一种单向的教育,忽略了新入职员工的利益和需要,从长远考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培训新员工的主要目的是让其符合企业的用人期望,这就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愿意接受什么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入职培训,达到企业培训的目的。

2.3 实习期考核量化的原则

实习期考核是衡量入职大学生实习效果的关键环节。考核形式上应体现量化的原则,使新入职大学生不仅有参与培训的动力,更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压力。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只要能真实地反映新入职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就是最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采油五厂通过员工绩效考核系统,将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指标分解,量化考核。考核人为日常一起工作的同事、直接领导,每个月均形成个人量化考核分数,与业绩资金挂钩。这样能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目标明确,被考核者能重点针对考核项目提高试用期的有效性。

3 大学生入职培训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入职培训,应从企业因素和新员工因素2个方面,考虑建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差异化的培训模式,让入职培训能更加符合新员工的特点,也更有利于企业人才储备的需要。

3.1 企业的因素

3.1.1 培训前的周密准备

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师资力量选择等要认真考量,统一筹划。可根据企业需求规定好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教师队伍选择要慎重,可以是部门主管、技能专家、劳动模范、技术骨干,但均应经过事前培训,相互之间有沟通,使授课内容统一、规范等。

3.1.2 注重入职培训的过程控制

入职大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内,经历了三四个不同岗位的轮换,企业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入职大学习要定期总结在该岗位期间学会了什么,工作感受、想法和建议等,并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交流,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轮岗制度。

3.1.3 严格培训考核与效果评估

在入职大学生实习期间,要定期对指定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由实习岗位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测评,保证轮岗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作为入职大学生考核、评优、晋升的依据之一,也作为所在班组管理的考核指标之一,通过加强培训部门与企业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

3.1.4 强化培训后的跟踪评估和反馈

亲身经历了入职培训的大学生,对入职培训组织方的满意度、建议或意见,是推进入职培训模式的重要方式。通过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明确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订与实施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3.2 应届大学生的因素

要使新员工的行为规范、态度、价值观等符合企业的要求,几天的集中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将企业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给予新员工以心理影响。采油五厂的企业文化是“劳模文化、金牌精神”,在宣传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鼓励新员工积极参加“讲劳模故事”活动,并组织新员工与劳模座谈、交流,让新员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并让劳模、先进者成为新员工的师傅,让新员工亲身体会他们的工作作风。这样,自然会拉近新员工与他们间的距离,并使新员工自觉自愿地把他们作为榜样,引导新员工把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当作自己的价值观,尽快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的一份子。

另外,随着培训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化,企业和新员工对入职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交叉式进行是比较符合应届大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在安排入职大学生到基层实习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次跟进式培训,培训内容结合各专业的生产实际,开设现场管理、实际操作、工作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课程,帮助入职大学生对实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提供给入职大学生交流的机会,这样理论联系实际,责任与压力共存,势必会增进实习效果,缩短工作适应期,促进入职大学生的职业化转变。

4 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入职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成功地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将会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是实现员工发展与组织效益双赢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入职不能浓缩在三五天内完成,还应进行后续的跟踪培训,保证入职培训的延续性,在对入职培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后期的培训项目,以保证入职培训的效果,增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第2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斯胄.新员工入职培训模式的不足与改善[J].生产力研究,2008(23):156-158.

猜你喜欢
新入考核培训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