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

2018-11-30 11:05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黎明小学邵明丽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数学课程小学生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黎明小学 邵明丽

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满堂灌的方式,从知识点的讲解到重点和难点的分析,一直到最后习题的讲解,都是教师一个人,学生仅仅需要做的就是听和记,整个课堂,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权和主动的意识,这也导致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所以还需要提出更好的方式,保证小学数学课程有效开展和进行,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带动小学生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的意义

数学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最为基础的学科,数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看待问题的角度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新课改要求下,还需要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有效引导”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根本上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保证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讲解过程之中,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后,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知识点,这样才能够发挥教学的根本效果,这也是“有效引导”的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最终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的实施策略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想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自身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同时,情景的设置也不能够随机,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知识相联系,以此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如果列举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的例子,学生就非常糊涂,虽然比萨斜塔的角度有科学性,埃菲尔铁塔也有自己的棱角,但是学生无法触及。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开始就引入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景,如可以选择五星红旗上的五星,还有书桌、椅子、班级的垃圾角等,这些物体和空间中都包含着三角形,这样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总结三角形的特点,后期的教学工作也会顺畅很多。如果教师在课堂时间让学生列举出自己熟知的三角形,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2.多提问题,促进思考

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课程发展的速度也是有效引导中较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引导学生思考的众多方法中,提问是最有效的一个,让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方向发展,讲课的内容才能够保证目标明确,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有问有答的氛围才最活跃,也是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例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排列成队伍,然后提出:让两个同学站在一起,一个同学加上一个同学就等于二。这样渗透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如果减去一个同学呢?教师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把同学减下去,这样也能够渗透减法的计算方法,这就是提问教学的优势。

3.找到错误,及时纠正

在小学校园和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出现犯错误的现象,教师需要及时给予纠正。实际上,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一般教师除了需要重视计算、思路、理解上的错误之外,学生自身的问题教师也需要关注,在出现错误时不要着急改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造成错误的原因,一劳永逸,以此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例如:在进行解题教学时,很多小学生认为小数不能减大数,所以加也不可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关注到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并给予解释,最终解决问题。

4.交流合作进行有效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需要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和活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这一学习目标引导其动手实践学习,探索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在这其中,培养其探索性思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在对话的阶段,学生说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需要顺藤摸瓜提出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对于学生回答不充分的内容给予详细的补充,这样根据学生所提出的内容,教师再引导教学,就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堂知识内容,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尽量减少打断学生说话的现象,需要在聆听之后进行引导,这样学生也能够学会尊重教师,更加认真地在课堂中听讲。教师和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阶段,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问题内容,调整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以此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锻炼,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在教学阶段也要求能够带领学生对于知识进行完善和有效的构建,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接受完整的教学,这样能够提高其思维能力,也能够保证教学内容和课堂逐渐走向完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交流和合作的形式相对比较多样,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分析讨论,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进行碰撞,以此得到启发,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能够看出,在小学数学课程开展中,如果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小学生丧失课堂主体地位,机械听课,完全无法发挥自身的能力,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保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够采取有效引导的方式,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内容的思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提升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以此促进小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数学课程小学生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