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2018-11-30 11:05江苏省丰县范楼镇范楼小学丁维新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梯形课题班级

江苏省丰县范楼镇范楼小学 丁维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实现数学高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剖析学生兴趣缺失的具体原因,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动力,在获取成功的体验中日渐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手段认识不正确,不注重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加上数学知识抽象化、复杂化,不利于引导班级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使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数学学科兴趣不高。以“梯形的面积”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呈现动态的“梯形的面积”的课题知识,便于学生在感知图片、动画中顺利走进多媒体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中,激起对于“梯形的面积”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展开关于“梯形的面积”的课题教学。在多媒体手段作用下,向学生展示“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演变过程,在具体情境中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客观呈现该章节前面学生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课题知识,和“梯形的面积”巧妙融合,在整合新旧知识中科学设置课题问题,让学生在探讨、分析中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三个知识点区分开,在巩固旧知识中准确把握新知识。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对课题内容的把握情况,进一步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补充“梯形的面积”课题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练习试题,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实践操作,在有效教学情境中亲自动手实践,在解决问题中获取成功体验,强化主动学习意识,日渐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

二、强调课堂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师生角色转变以及课堂互动,忽视了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加上作用到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不具有较高的兴趣。在解决学生兴趣缺失问题中,教师要从学生视角入手,强调师生、生生课堂互动,实时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将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巧妙融入其中,建设高效数学课堂,顺利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以“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解读、整合该课题内容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抓住班级学生喜欢故事、动画的特点,以此为背景,科学设置和“分数”相关的问题,将其贯穿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引导班级学生有效思考,在相互探索中强化数学课堂互动,增强班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其中,让班级各小组学生有效探讨、分析“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问题,不断挖掘各方面潜能,在合作、探究中探索解题思路,巧用分数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合理化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课堂问题解决情况,引导各小组学生自编“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问题,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换,在解答试题中可以进一步提出新问题,在提出、分析、解决课堂问题过程中准确理解并内化课堂知识,不断积累数学知识经验,点燃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该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法引入课后作业布置环节,尊重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难易度鲜明的课后作业,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回顾课堂上掌握的一系列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操作中完成课后作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顺利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现高效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离不开高效数学教学课堂,而高效数学教学的实现建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教师要以班级学生为导向,强调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引导学生巧用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点燃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提升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在讲解完课题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结合该章节前面学生已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课题知识,有机整合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强调数学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题实践活动,有效组织班级学生走出教室,在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亲自测量、计算等,探讨数学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巧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新旧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教师要根据小组学生在数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在合作中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将课题知识用“活”。以此,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实现数学高效教学,顺利培养班级各层次学生的数学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在夯实数学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科学培养数学学科素养,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缺失问题,根据各方面具体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科学衔接数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课堂互动中,点燃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夯实数学理论基础,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梯形课题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班级英雄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自卑的梯形弟弟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