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抓手,“抓”好数学空间观念

2018-11-30 11:05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津小学陈晓雨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三角板现实生活正方体

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津小学 陈晓雨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唤醒小学生的逻辑和抽象思考能力,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空间观念作为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抓”好数学空间观念,不仅对于学生们形成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记忆、锻炼大脑的灵活运转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更是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们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建立出实践中所需要的各种具体模型至关重要。

一、联系生活,触摸真实模型

阿累尼乌斯曾说:“一切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需要中得出来的。”以往学生们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并结合黑板上的板书进行想象,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体、真实的模型,有助于学生们增强对空间的理解能力。

以教授学生们学习“角”的知识为例,我发现单纯地在板书上画出不同角度大小的角来进行教学,显得空洞、难懂且脱离实际,学生们往往懂皮毛的知识却不懂到底什么是角、哪里有角。因此,在学生们进行自主预习后,我首先拿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橡皮擦、球、三角板等等,让他们近距离地观察并指出物体之间的不同,学生们很容易地指出球是没有棱角的,而橡皮擦和三角板都有棱角等。接下来,我在板书上详细地讲解钝角、锐角、直角等不同角度的角的知识,让学生们通过量角器指出有棱角的物体分别有什么样子的角、多少角度的角。比如:一个三角板拥有一个直角90°、锐角30°和60°;橡皮擦的角都是直角90°……最后,我安排了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角的小任务,让他们走进生活,发现数学知识。

数学的公式定理乃至数学的符号(点、线、面等)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意识并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只有联系生活、走近生活,从生活中找到真实、具体的模型,才能够形成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认知,发展好学生们的空间观念。

二、结合情境,处理特殊问题

数学的本质是要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以往依赖于数学公式、逻辑思路的算法并不一定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因此,教学时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创设出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从而解决数学实践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灵活地培养学生们的空间观念。

比如我们经常会碰见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根木头分成10段需要81分钟,那么分一段出来需要多长时间?”不少学生们往往不经思考,仅仅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进行简单的乘除计算得出“81÷10=8.1”,即分一段出来需要8.1分钟的结果。我以PPT的形式施加一定的动画效果,模拟出将一段木头分成两部分只需要一次的过程,学生们经过观察恍然大悟,获得正确答案:“81÷(10-1)=9。”之后我又带着学生去感悟另一个特殊的问题:“一共有30个学生去参加春游,每个老师只能带4个学生,需要几个老师?”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们通过构造空间观念,懂得了单纯的计算应该更贴近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最后得出“30÷4=7……2”需要“7+1=8(个)老师”的正确答案。

空间观念的培养不应只从表面上教授学生一个个角、平面或者是一次次单纯的计算,更应创设出贴近生活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们突破常规去感悟特殊的情况,从而立体化、高效地塑造自身的空间观念。

三、动手操作,转化具体物象

正如萨迪所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动作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们设身处地地获得对空间知识的第一感受,对于将抽象的知识逐层逐步地转换为具体、可视化的文字、物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立方体”的时候,我发现仅仅让学生们观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物体或者听取有关立方体的板书知识介绍是不够的。学生们在学习平面时已具有一定的难度,倘若不能够继续打好立体知识的基础,将会对之后有关空间知识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我在板书上规划出正方体的几种平面图,然后将学生们分成两两一组,让他们选择一种方案,利用彩纸、胶带等制作出一个正方体,并对正方体的6个平面进行标注,再与小组成员探讨在正方体中哪个数字对着哪个数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调动着自己的多种感官,亲身通过动手操作顺利地实现了具体物象的转化。只有经过实践、动手操作,才能真正参与到空间观念的建构过程中,促进空间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要多元化地“抓”好学生们的数学空间观念,引导、鼓励学生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学习技巧,利用已有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努力地寻找、探索数学与生活的互动与结合,灵活地抓牢空间观念,这样学生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三角板现实生活正方体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给正方体涂色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拼正方体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三角板“牵手”直尺
假期归来
三角板的作用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