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8-11-30 11:05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三宝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结合律交换律多媒体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三宝中心小学 刘 铭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成为一线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传统的利用一块黑板与一支粉笔进行教学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变得枯燥乏味,这种单纯的“接受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实效性有不利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呈现中深入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与内涵,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感悟,希望对一线同仁有所启发。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多媒体数学教学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更好的平台。小学数学教师在树立正确多媒体教学观的基础上,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丰富的知识结构,这其中不仅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还要具备多媒体操作技术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课堂开始授课前,通过网络查找需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并整理有效信息,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转变过度重视和使用多媒体的现象,将其当作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看待,只有运用平常心,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完美整合。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新课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注意力不稳定,且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教师与小学生进入数学课堂心理准备的重要环节与纽带。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开启学生思维,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优化课堂氛围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学习关于运算定律中“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相关知识时,我通过导入旧知识,让学生回顾加法的结合律算法,启发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根据运算定律,看看横线处应该填哪些数:352+(168+76)=(352+ )+ ,你们知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吗?请你想一想,在乘法中会有这样的规律吗?”这样,通过复习旧知,利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之间的相似性导入新课,新旧知识间关联性强,内容契合度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实际探究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偏重生活化,更加注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及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在课下对班级同学喜欢阅读的书籍分类整理成数据并制作条形统计图或自拟一个调查项目展开调研,注意让学生将自己的选题报备以免产生重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调研中发现数学的实用性。又如在学习《这月我当家》时,我让学生利用在课上掌握的百分数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家庭一周的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将百分比的知识应用到表格统计中。再如在学习“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时,让学生充当“小小设计师”,将自己的屋子好好装修一番,通过测量自己小屋各个面的面积计算所用的装修涂料。这样,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了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从既学的知识经验出发,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了现实问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动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不断丰富自我教学理论知识,在课堂导入、探究新知与习题设计方面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深入融合,最终实现新课改倡导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结合律交换律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数数”求源,叩问本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对“运算律”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建构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探究求和问题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
巧用乘法结合律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