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8-11-30 11:05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第三小学居平高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内角长方体小明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第三小学 居平高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其抽象思维还有不足,因此需要在小学生思维发育的重要时期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出于此种目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一、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创造思维,需要使学生在掌握足够多知识的情况下,经过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各种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扩展,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不同知识的学习规律,并且需要适当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训练,使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形成较好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分数的乘除法属于比较难的部分,学生理解并且灵活运用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在讲解相关知识之后,需要提出对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其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如老师可以提问:小明比小强重那么小明是小强体重的( )?这个问题需要采用分数的乘除法进行解答,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后均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但是不能仅限于此,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小强是小明体重的( )?小明是两个人体重之和的( )?学生通过转换题目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的认识,也可以合理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不同形式的题目,从而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求知精神,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助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不但需要传授课本上的理论,还需要使学生掌握这些理论产生的过程,使学生可以了解理论出现和应用的出发点是什么,以促进学生求知积极性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创造力。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很少能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推导出理论形成的过程,因此老师需要在学生推导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可以顺利推导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涉及“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老师需要鼓励学生推导这部分理论,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老师可以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完成操作之后,询问学生是否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许多学生均会回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老师要求学生不能使用量角器,采用其他方法来验证猜想。在提出指令之后,许多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撕下来放在桌面上,使学生可以受到一定的启发。学生在看到这种操作之后,常常会跟着操作。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其通常可以用拼凑的方法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通过此种方法,老师无需进行大量讲解即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而且学生在经过动手操作之后会更好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因此形成自身的创造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力

想象力对学生发挥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数学老师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想法,如果出现错误,则可以加以引导,使其可以回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上,使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老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不断地想象当中扩大自身的思考层面,形成良好的学习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小学生对立体图形通常不够了解,无法展开对应的想象。因此老师在讲解这章知识的时候,可以展开长方体,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侧面、高、顶点的位置以及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在长方体恢复成原状之后是什么形状,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长方体不同侧面的情况,并且让学生试着将其画下来。在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学生对长方体的了解程度明显加深,而且也可以形成较好的空间思维想象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因此小学数学老师需要不断采用各种创新的方法,使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理论的产生过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等,使学生在教学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内角长方体小明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三角形分割问题
抓不变量巧解题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做不到
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