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留白,点亮数学课堂

2018-11-30 21:37江苏省滨海县第二中学陈月玲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数轴教者解决问题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中学 陈月玲

一幅画因画得满满而失去了艺术性,只有适当留白,才能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一堂课也是如此,教师如果灌得多、问得多,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就会如同待装的容器,没有探究的动力、创造的乐趣。教师只有适时留白,根据学情适时调整策略,才能在师生交往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点亮数学课堂。

一、创设适宜留白的环境

学生是创造的主体,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才会更高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有些学生因性格、认知水平等因素而不敢说,生怕说错而被其他同学笑话,因而生生之间缺少交流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包括对问题的想法、对题目的多元解法。如在苏科版八上“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一课教学中,教者以“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用直尺量一量边的长度、用量角器度量一下角的大小,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它们的数量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通过说理等方式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可能会答错,教师也不立即予以否定,而是先肯定他们的大胆表达。如果学生言之有理,教者应为他们点赞。有些学生知道如何解题,但表达不能抓住要害,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让他们掌握表达的技巧,学会如何抓住关键词,如何类比学过的同类问题,如何变抽象为具体,如何找寻条件,如何建立模型,这样学生在表达时就会有话可说,就会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很多教师在分组时会随意将几个学生分为一组,导致讨论不够深入,缺少异议的表达。教师在分组时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要为学困生留有位置,还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因而分组需经过自己的精心策划,要通过不断的磨合,使他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二、在问题处适时留白

数学知识与问题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也离不开问题,教师是要面面俱到地为学生“授鱼”,力求帮助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还是要“授渔”,教给他们探索求知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教师也给不了学生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与学生一起沟通信息、交流体会,擦出思维的火花,提升思维含量。教师要让学于生,为学生留有充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咀嚼、慢慢消化,促进知识的理解内化,感受数学的真谛。如在苏教版七上《数轴(2)》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自学课本20页至21页,思考问题: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1℃与-3℃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1℃与0℃相比,哪个更高一些?这个关系在温度计上是怎样的情形?将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好比一条数轴,从中能否发现在数轴上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形结合起来,引领学生讨论、交流,探寻数轴上点的位置与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

三、在错题处留白

每次批改作业,总会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主要包括概念性错误、审题性错误、习惯性错误等,教师不妨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概念性错误是学生对规律把握不牢、表达式认识不清,教师如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强灌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主消化的时间,会阻碍他们的能力发展,影响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如:已知方程2xm+n-6-3y3m-6n+1=1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这是一个关于概念应用的题目,学生拿到题目后如果不能找到突破口,就会建立m+n-6=0、3m-6n+1=0的等量关系,这样的解法肯定是没有道理的。教师要适时留白,让学生再次阅读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抓住“次数都为1次”这个关键信息去理解题目,不难正确地列出方程组,从而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速度会有快有慢,有的学生能很快抓住重点,把握数量关系,如果教师再为学生进行细细的分析,学生就会无心听课。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小组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当前初中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适时留白,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师要让标准答案的讲解转化为让学生自主探学、合作共学、探究深学,让数学学习变成有趣的学习之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有问题给小组,让他们再读概念,厘清易于混淆概念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面对自己的错误,查找出错的原因,深化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小组交流、生生互动、教师引导,帮助他们顺利解决问题。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讨论、交流,使理解更加深入。

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在阅读中常顾此失彼,教师要让学生全面认识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的环形跑道有400米长,小明每分钟行110米,小华每分钟行90米,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问多长时间后他们第一次相遇?”学生经过思考后,有一位学生设出他们x分钟后第一次相遇,列出方程:110x+90x=400;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110x-90x=400。面对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教者没有评判他们,而是把他们的解法投到屏幕上,让他们针对同向还是背向展开交流。经过讨论,大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分类讨论题,如果审题不清,就会导致漏解。学生的不良书写、阅读、检查习惯也会导致学生错答,教师要留时于生,让他们找准自己的错误,或让他们在指定时间内相互纠错。如在合并同类项计算中常会漏写常数项,教师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记号去标识同类项,再依项进行合并,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总之,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讲解知识、直接传授方法,导致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困惑越来越多。教师要善于留白,为学生的思考让时,让他们去充分感悟,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数轴教者解决问题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如何学好数轴
“实数”检测题
数轴上的小数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